......
第二天一早,庆国皇宫。
李承安穿着一身黑色锦袍,背挺得笔直,脚步沉稳地走在宫廷的长廊中。
昨天庆帝已经传话,今天的早朝必须要参加。
李承安很清楚,这是庆帝在提醒他:你是安王,不是来看热闹的,该你出力的时候,就得上场了。
皇位之争,早晚要下场,哪能置身事外?
“见过三皇子殿下!”
“安王殿下有礼。”
一路走来,宫中的文武百官纷纷行礼,态度恭敬。
李承安虽然并不认识他们,但这些人认识他就够了。
他心里很清楚,宫里的人他不需要一个个都记住,只要牢牢记住几个关键人物......宰相、军方老大、六部尚书和侍郎......其他的不过是陪衬。
大殿中,百官陆续到场。庆帝还没现身,官员们都在三三两两地聊天,气氛轻松。
等李承安一出现,原本热闹的朝堂立刻安静了下来,众人纷纷对他行礼。
这是他第一次上朝,自然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三弟,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很久了啊!”
太子一脸热情地迎了上来,笑容满面。
“臣弟参见太子殿下。”李承安微微行礼。
“咱们自家兄弟,还讲什么礼数?”太子摆摆手,亲热地拉着李承安朝前走。
朝堂上的官员纷纷低头,但眼神却在不停地观察。
这太子和三皇子这么亲密,是不是要联手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二皇子可就麻烦了。
太子这边的人高兴得不行,二皇子的阵营则个个脸色不太好看。
宫里就是这样,表面和气,暗地里波涛汹涌,谁拉个手、说句话,都会被人解读出无数弯弯绕。
李承安跟着太子来到殿前左侧站好,再往前就是龙椅所在的位置,中间隔着一层轻纱。
庆帝不喜欢坐龙椅,说太硬,腰疼,所以换成了普通的椅子。
可大家心里都明白,只要是皇帝坐的地方,不管什么椅子,那都是“龙椅”。
皇子站左侧,右侧则放了两张椅子。
一位老人坐在其中,脑袋仰着,嘴巴张着,正睡得香,还打着呼噜。
李承安认得这人......秦晔,庆国军中第一人。
别看他年纪大,实力可是一等一的高手,九品上的强者,即便老了,也能一敌多。
他年轻时战力更是恐怖,如今还稳坐军中第一的位置,实至名归。
在他旁边坐的,是林相,也就是宰相大人,百官之首。
林相注意到李承安的目光,起身微微一礼,李承安也礼貌回礼。
朝堂上能坐着的,除了皇帝,就只有三人。
如今陈萍萍没来,自然只剩林相和秦晔。
一文一武,两根擎天柱。
这时候,二皇子也终于到了。
“哎呀,三弟来的挺早啊,看来是我晚了一步。”
二皇子匆匆赶来,先向太子行了礼,表面上礼数周到,实则两人早已是死对头。
但在宫里,戏总得做全套,这就是所谓的......表面兄友弟恭,背后刀光剑影。
“今天你第一次上朝,有什么不懂的,二哥罩着你。”二皇子拍拍李承安的肩膀,笑得一脸亲切。
太子自然不甘落后,马上附和:“上朝嘛,说多错多,说少错少。你先看看怎么回事,我们都护着你。”
李承安面色端正,语气诚恳地说:“两位皇兄的好意,臣弟感激在心。”
这时,内侍尖细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寒暄:
“陛下驾到......!”
庆帝身穿朝服,缓缓步入大殿。
文武百官立即跪拜行礼。
和私下里洒脱随性的模样不同,此刻的庆帝威严十足,霸气外露,俨然一代帝王的风范。
庆帝走上龙椅,坐下后,轻轻挥手:“都起来吧。”
百官起身,但谁也不敢大意。
因为他们都知道......昨晚城外发生了惊天血案。
皇帝已经震怒!
刚才庆帝的脸色,就像压着一团雷,随时会爆。
整个大殿安静得可怕,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连一向嘴碎的文官,这时候都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
庆帝坐在龙椅上,眼神冷峻,扫视着满殿大臣。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压迫感:
“昨晚京都城外的事,各位都知道了吧?”
话音刚落,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官员们一个个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谁都不愿先开口。
他们心里清楚,昨晚那事动静太大,谁敢乱说话,万一说错,砸的就是自己饭碗。
反正自己没参与,震惊一下、惶恐一下就行了,真要让他们发表看法,那还是算了吧。
庆帝看着底下没人接话,脸色一下沉了下来:
“皇城脚下,竟然有人敢设伏杀我庆国的将领,还干掉了上百精锐骑兵,这不是小事,这是奇耻大辱!”
“你们身为庆国的官员,居然一个个都哑巴了?没有一点想法?”
这一席话简直是杀人不见血。
谁敢说“没想法”,那就是对庆国安危不上心;谁敢乱说,又容易踩雷。
果然,听到皇帝发火,官员们纷纷跪地请罪,连连喊冤。
......君辱臣死。
既然皇帝都说“国耻”了,那他们再无动于衷,就是大罪了。
庆帝不再看他们,而是将目光落在了林相身上:
“林相,你怎么看?”
林相微微拱手,语气平稳:
“皇城安危,情报监察,历来是鉴查院的职责。”
“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而鉴查院却毫无预警,这是极大的失职。”
“臣请陛下,追究鉴查院的责任。”
这话一出,很多人心里一惊。
林相这是把火全丢给了鉴查院?
庆帝眯了眯眼,语气变得意味深长:
“哦?林相的意思,是要重重惩罚鉴查院?”
林相不慌不忙,继续说道:
“鉴查院虽然失职,但也只有他们才有能力查出幕后真凶。”
“臣建议,责罚当然要有,但更应让他们带罪立功,彻查此案,还将士一个公道。”
这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交代了责任,也留了余地。
朝堂上下都佩服林相老辣。
太子、二皇子,甚至李承安自己,嘴角都露出一丝笑意。
先痛斥,再放话让其立功,这手段堪称“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庆帝也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中暗骂一句:
......这老狐狸,滑得不行,真拿他没办法。
他挥挥手让林相坐下,又看向秦晔:
“秦将军,你怎么看?”
秦晔站起身,语气直接:
“陛下,臣不会玩那些文官那一套,只懂带兵打仗。”
“这案子要么是私人恩怨,要么就是北齐或东夷城的人干的。”
“若是前者,自有鉴查院去查;若是后者,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马上出兵,踏平敌国,为兄弟们报仇!”
庆帝点点头,脸上第一次露出满意的神色:
“不愧是朕的老将军,说得朕心里痛快!”
秦晔赶忙低头,“这是臣的本分。”
庆帝又问:“你觉得,是北齐的可能性大?还是东夷城的可能性大?”
秦晔沉声回应:
“这个要看鉴查院怎么查了,相信他们会给陛下一个交代。”
听到这里,李承安在一旁冷笑。
他看得分明......庆帝已经准备拿这次事件做文章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WOY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