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纱,笼罩着陈家洼村后的青崖山。林深树密,藤蔓如网,野兽潜行,村人畏之如虎。可今日,一道瘦削的身影却背着竹篓,手持削尖的竹杖,悄然踏入山林。
是陈默。
他昨夜又梦到了那个地方——云海翻腾,仙山缥缈,一位白须老道盘坐于石上,手中捧着一卷《灵枢医经》,轻声道:“医道在心,不在术。救一人,可延一脉;救一村,可续一命。”
梦醒,他汗湿枕巾,却记下了那几味药:天麻、川芎、丹参、白芷。
他将梦中所见绘成草图,又翻出家中残破的《本草纲目》抄本,一一对照。他告诉母亲:“娘,我梦里有神仙授我医术,说山中有药可治我脑疾。”
李氏半信半疑:“梦里的话,也能当真?”
陈默只笑:“可我这几日头不晕了,话也利索了,不是神仙保佑,是什么?”
父亲陈大山皱眉:“莫要胡说,惹人笑话。”
陈默不争辩,只道:“爹,信我一回,让我进山采药。若无收获,我再不提。”
一、凭经验寻药,以梦为掩
他进山,不靠神识,不靠修为,只凭经验。
他记得老药农说过:“天麻藏于腐土,喜阴湿,多伴朽木。”他便专寻古树根旁的黑土,用手扒开落叶,嗅其气味——若有淡淡菌香,便是天麻所在。
他蹲在一处老槐树下,手指轻刨,果然挖出几块状如小芋的块茎,表皮粗糙,有环状纹路。
“是天麻。”他低语,小心包好。
他又依记忆寻至溪边石缝,见一丛羽状复叶的植物,茎紫红,叶细裂,掐叶一闻,辛香冲鼻。
“川芎。”他点头,“梦里神仙说,此药可活血通络。”
他采药时,动作轻缓,不惊动草木,不毁其根。他记得原主记忆中,老药农常说:“采药如取粮,留根才能再生。”
忽听草丛“沙沙”响,一条青鳞蛇窜出,三角头颅高扬。
他心头一紧,却不动声色。
他记得经验:竹叶青喜湿热,性躁但怯,若人不动,它亦不攻。
他缓缓后退,从怀中取出雄黄粉,撒于身前。又点燃一小段干姜,烟气升腾。
蛇嗅到气味,缓缓退去。
“不是我厉害,是经验告诉我,怎么和它‘讲道理’。”他自语。
雨来得急,他避于岩洞。洞中,他将药草用油布包好,贴身存放。他望着雨幕,心中盘算:
“这山里药多,若能教家人识药,日后有个病痛,也不用求人。可不能显山露水,更不能开药铺——树大招风,财多惹祸。”
他想起洪武年间的律法:私设医馆者,杖八十;聚众行医者,流三千里。
“我不能犯禁,只能‘悄悄教’。”
雨停后,他返家,将药草洗净晒干,又取来家中旧银针,磨锋利,用沸水煮过。
夜深,他盘坐于炕上,回忆《针灸甲乙经》中“百会”“风池”诸穴,又结合自己脑中淤血的位置,决定试针。
“梦里神仙说,针要慢进,气至而止。”
他深吸一口气,刺入百会。脑中剧痛,冷汗首流,却咬牙坚持。
片刻后,拔针,针尖带出一缕暗红血丝。
“成了。”
他感到头脑清明,记忆如潮水般涌回。
第一针,破瘀。
他不声张,只对父母说:“神仙托梦,教我针法,我试了,果然有效。”
父母将信将疑,见他神色清明,言语条理,终是信了几分。
二、梦授医术,只传家人
三日后,母亲李氏腰痛难忍,弯不下身。
陈默道:“娘,我梦里神仙教了我‘腰痛三针’,您让我试试?”
李氏犹豫:“你……能行?”
“神仙托梦,岂有虚言?”他笑。
他取针,刺“肾俞”“委中”“阳陵泉”,手法沉稳,进针如丝。片刻后,李氏忽觉热流自腰间蔓延,疼痛渐消。
“好了!真好了!”她惊呼。
陈默只道:“这是神仙之力,非我之功。”
自此,家人信他“梦授医术”。
他便借机教母亲识药:“娘,这车前草,可治小便不利;那金银花,可清热解毒。您记着,日后有用。”
又教父亲辨草:“爹,这丹参,根红如血,可活血化瘀。若您日后胸口闷,就煮点水喝。”
父亲陈大山起初不信:“这些野草,能当药?”
可陈默坚持:“神仙梦中说的,错不了。”
他甚至教妹妹陈小梅学女红时,顺带讲草药知识:“小梅,你绣这朵菊花,可知道野菊花能清热解毒?你绣这株兰草,山里就有,叫‘佩兰’,能祛湿醒脾。”
小梅一边穿针引线,一边听得出神:“哥,你咋懂这么多?”
“神仙梦里教的。”他笑,“你绣的每一针,都像在记一味药。将来你出嫁,这些本事,比金镯子还值钱。”
小梅脸一红:“哥!谁要出嫁了?”
“傻丫头,”他轻声道,“女孩子不能考秀才,但可以懂医理、会女红、知药性。这才是真本事。”
小梅低头,继续绣那朵菊花,针脚细密,仿佛真把药性绣进了布里。
三、铁矿之秘,藏于梦中
一日,他带父亲进山采药,故意绕道至铁矿所在。
“爹,我昨夜又梦到神仙了。”他指着岩缝中的赤色矿石,“神仙说,这石头里藏着‘铁精’,若能炼出,可打锄头、镰刀,咱们家就不用年年买铁器。”
陈大山蹲下,用手抠了抠:“这石头硬,烧不化。”
陈默道:“神仙说,需用黑石(煤)同烧,再加石灰,鼓风三日,可成铁水。”
他取出一小块矿石,敲碎,观察断面:“您看,这石有金属光,比重沉,必是铁矿。”
陈大山震惊:“你连这都懂?”
“梦里神仙教的。”他笑,“可神仙也说,此乃天机,不可轻泄。若官府知咱们私采,必遭大祸。”
陈大山点头:“那咱们……悄悄试?”
“对。”陈默低声道,“只咱们一家人知道。炼出几件农具,自用。不卖,不传,不声张。”
父子二人用石头掩好矿脉,悄然下山。
西、药庐不立,医术暗传
村中有人听说陈默治好了母亲的腰痛,纷纷来问。
“陈默,你真会医术?”
“是神仙托梦。”他总这么说。
有人求他看病,他不拒,却从不收钱。
“神仙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若收钱,便是亵渎神恩。”
他只在自家院中,摆一张小桌,为乡亲诊脉。开方,也只用常见草药:车前草、蒲公英、益母草、野菊花。
有人问:“你不开药铺?”
他笑:“我这点本事,是神仙赐的,不是拿来赚钱的。若开了铺子,神仙怪罪,我岂不遭殃?”
众人信了,只道他“得道之人”,不敢强求。
他趁机教人识药:“这蒲公英,开黄花,叶如锯齿,可清热解毒。您家孩子若长疮,就采些煮水洗。”
又教老人晒药:“天麻要阴干,不可暴晒;川芎要切片,密封保存。”
他不立药庐,不挂牌匾,只在闲谈中“不经意”传授。
可渐渐地,村里人病了,不再急着请大夫,而是先来问陈默。
“陈默,我头疼,咋办?”
“去采点野菊花,加点川芎,煮水喝。”
“我腿肿呢?”
“用赤小豆和茯苓熬汤,再按按脚踝的‘三阴交’。”
他总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转述神仙的话”。
可村里人病好了,都记他的好。
五、夜话:只为家人
夜深,陈默坐在院中,望着星空。
妹妹小梅递来一碗热汤:“哥,喝点吧,驱寒。”
他接过,轻啜一口:“小梅,哥问你,你想不想以后不愁吃穿?”
“想啊。”小梅笑,“可咱家穷,咋办?”
“哥有办法。”他低声道,“可这办法,不能让人知道。”
“为啥?”
“因为人怕出名猪怕壮。咱们家,太弱了。若让人知道咱们能炼铁、能制药,必有祸事。”
“那哥打算咋办?”
“猥琐发育。”他笑,“先教爹炼铁,打几件农具,自用。再教娘制药,晒干存着。你呢,好好学女红,把药方绣进帕子、手绢里,将来出嫁,这些本事就是你的嫁妆。”
小梅低头:“女孩子不能考秀才,可我也想帮家里。”
“你己经在帮了。”他轻声道,“你绣的每一针,都藏着救命的方子。这才是真本事。”
小梅眼眶微红:“哥,你真好。”
陈默望着父母在屋内说话的剪影,轻声道:“我穿越而来,不是为了称王称霸。我只有一个念头——让这一家三口,活得安稳,活得有尊严。”
他想起前世在三界,万人敬仰,却孤身一人;如今在这小村,粗衣淡饭,却心有所依。
“我嘞个去!”他忽然笑出声。
小梅问:“哥,你笑啥?”
“笑我终于明白了——真正的道,不在九天,而在灶台;不在轮回,而在家人笑颜。”
六、伏笔暗埋,静待春风
他依旧每日进山,采药、识矿、记路。
他将铁矿位置画在一张油纸上,藏于墙洞。
他将药方写成“神仙口诀”,教家人背诵。
他甚至开始教父亲如何建小炉、引风箱、控火候。
“爹,咱们不求大富,只求自给。若有一日,官府查得严,咱们就停。若风平浪静,咱们就慢慢来。”
陈大山看着儿子,忽然道:“默儿,你真的只是梦见神仙?”
陈默一笑:“爹,您觉得呢?”
父子相视,心照不宣。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不当老实人了,黑化吧》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P5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