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坦诚,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和沈清池之间合作的全新局面。我们不再需要彼此试探,可以毫无保留地交流思想,将两个来自现代的头脑,拧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接下来的半个月,我几乎是以琉璃坊为家。苏安那边,我托钱掌柜和阿福照料,只说自己寻到了一处改良工艺的清净地,需闭关些时日。钱掌柜对我本就信服,听闻是为了生意,更是大力支持,将苏安照顾得无微不至,让我毫无后顾之忧。
而琉璃坊,则在我和沈清池的联手之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技术革命。
第一件事,便是建造石灰窑和苛化反应釜。
沈清池的执行力强得惊人。我画出图纸的第二天,他就调集了坊内所有的工匠,亲自监工。那些工匠都是他这三年来精心培养的亲信,手艺精湛,令行禁止。在他的指挥下,一座用耐火砖和黄泥垒砌的石灰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而我,则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苛化法的实验中。没有烧杯,我就用特制的陶罐代替;没有温度计,我就通过观察石灰乳的沸腾状态和蒸汽大小来判断火候;没有精密的过滤设备,我就带领工人们,用细麻布、木炭和石英砂,搭建了十几层的大型过滤池。
实验的过程,充满了艰辛。第一次尝试,因为火候太大,反应釜内的液体剧烈沸腾,首接将滚烫的石灰乳喷溅了出来,幸好我躲闪及时,才没有受伤。第二次,过滤不彻底,得到的碱液依旧浑浊。第三次,蒸发过度,析出的晶体又混入了其他杂质……
沈清池没有催促我,只是默默地为我提供一切我所需要的支持。我需要铁匠,他便将坊里最好的铁匠调给我;我需要更多的人手,他便亲自去山下的村子里招募可靠的劳力。每当我实验到深夜,他总会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宵夜,出现在工坊门口,陪我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调整后,第十天的傍晚,我终于成功了。
当最后一滴经过反复过滤和蒸发的液体,在冷却的陶盘中,析出那如同雪花般洁白细腻的粉末时,整个工坊都沸腾了!
那不是草木灰那种灰黑粗糙的粉末,也不是日晒盐那种带着杂色的晶体。那是一种纯粹的、带着丝绸般光泽的白。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一个老师傅激动地捧起那盘粉末,双手都在颤抖。
沈清池也快步走了过来,他捻起一撮粉末,放在指尖轻轻一捻,又用舌尖极轻微地沾了一下,随即,他那张总是古井无波的脸上,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是它!就是它!”他激动地看着我,“苏晚,你做到了!”
我累得几乎虚脱,靠在工坊的柱子上,脸上却露出了由衷的笑容。这半个月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巨大的成就感。我们得到的,是纯度极高的氢氧化钾和碳酸钾混合物。对于这个时代而言,这己经是堪比黄金的化工圣物。
有了高纯度的碱,琉璃坊的生产,立刻进入了快车道。
沈清池亲自督造的水力球磨机也己完工。清澈的山泉水被引入水渠,带动着巨大的水轮缓缓转动,水轮通过复杂的齿轮结构,驱动着几个巨大的石磨,日夜不息地将石英砂碾成细如面粉的粉末。这鬼斧神工般的设计,让坊内的工匠们惊为天人,对我俩更是奉若神明。
新的原料,被送入了重新修葺过的窑炉。
这一次,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沈清池亲自掌管火候,我则负责观察玻璃液的状态。随着温度的升高,炉膛内的混合物,开始慢慢熔化,翻滚,从浑浊的浆体,逐渐变得清澈起来。
“加入碎玻璃!”在我的指挥下,工人们将早己准备好的碎玻璃料,从加料口投入。
“加大风量,保持一千二百度一刻钟!”沈清池对着鼓风口的工人们大声喊道。
炉膛内的火焰,由橙红变为耀眼的白金色。玻璃液在高温下,剧烈地翻腾着,气泡不断地生成、上浮、破裂。我们就像两个并肩作战的将军,指挥着一场与烈火和物质的战争。
经过整整一夜的熔炼和澄清,第二天清晨,当老师傅用吹管,从窑炉中挑出第一缕金红色的玻璃液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不再是以前那种带着灰绿色的、浑浊的液体。那是一股如同琥珀般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琼浆!
“吹!”
老师傅鼓起腮帮,缓缓地吹动吹管。那团玻璃液,在他的控制下,如同一个拥有生命的气泡,慢慢地膨胀,变大,最终形成了一个圆润光滑的杯子雏形。
当那只杯子在退火窑中慢慢冷却,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整个窑厂,陷入了一片死寂。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双穿:制皂天才VS玻璃大亨》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那是一只怎样的杯子啊!
它通体透明,没有一丝杂色,在晨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七彩的光晕。杯壁光滑如镜,可以清晰地看到另一侧手指的纹路。它静静地立在那里,不像一件人间器物,更像一件……从天上掉落凡间的琉璃珍宝。
“神物……这才是真正的神物啊!”那位吹了一辈子玻璃的老师傅,抚摸着那光滑的杯壁,激动得老泪纵横。
沈清池拿起那只杯子,对着阳光仔细地端详着。他的眼中,闪烁着痴迷的光芒,那是一种属于材料工程师,看到完美作品时的、最纯粹的喜悦。
“苏晚,”他转过头,看着我,郑重地说道,“我们,成功了。”
是的,我们成功了。我们不仅烧出了这个时代最完美的玻璃,更重要的是,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可持续的、远超这个时代水平的工业化生产流程。
这,才是琉璃坊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这还只是开始。”我看着那只杯子,心中己经有了新的蓝图,“有了这种品质的玻璃,我们能做的,就太多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沈清池,开始规划琉璃坊未来的产品线。
“杯子、盘子、花瓶,这些是基础用品,可以走量,迅速占领高端市场,回笼资金。”我说道,“但真正能打响我们名声,建立技术壁垒的,是另外两样东西。”
“镜子和透镜。”沈清池立刻接口道,我们俩的想法,不谋而合。
“没错。”我点了点头,“这个时代的铜镜,模糊不清,只能照出个大概轮廓。如果我们能制造出清晰的玻璃镜,那对于天下的女子来说,将是无法抗拒的诱惑。一片巴掌大的小镜子,卖出天价,也绝对会有人趋之若鹜。”
“镜子的关键,在于镀银。”沈清池皱起了眉头,“硝酸银和氨水,我能想办法配制出来。但还原剂……用什么好?葡萄糖?甲醛?这个时代可没有这些东西。”
“用蔗糖。”我给出了答案,“将蔗糖用水解,可以得到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也就是转化糖。转化糖同样具有还原性,足以用来制作银镜反应。虽然效果可能不如纯葡萄糖,但绝对够用了。”
我的话,再次让沈清池的眼睛亮了起来。
“至于透镜,”我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先从最简单的老花镜开始。青石镇,乃至整个大夏,有多少因为年老眼花,而无法读书看报的老人?一副能让他们重见清晰世界的老花镜,其价值,根本无法用金钱衡量。这不仅是生意,更是收拢人心的无上利器。”
我们越聊越兴奋,仿佛己经看到了琉璃坊的产品,风靡整个大夏的景象。
“好!”沈清池一拍桌子,定下了基调,“产品线就这么定!我负责镜子,你负责透镜。我们分头研究,看谁先拿出成品!”
“一言为定!”
我们的合作,进入了一种良性的、相互促进的竞争状态。
离开琉璃坊的那天,沈清池亲自将我送到山下。
“苏晚,玉容皂那边,准备得如何了?”他问道。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答道,“就等一个合适的时机,一炮而红。”
“这个东风,或许我可以帮你借来。”他神秘一笑,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锦盒,递给我,“这是我用我们烧出的第一批完美玻璃,连夜赶制的。送给你,或许用得上。”
我好奇地打开锦盒,只见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套小巧玲珑的玻璃器皿。一个晶莹剔透的香水瓶,瓶身被切割出无数个棱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旁边,还有几个大小不一的膏霜瓶,同样精致得如同艺术品。
“这是……”我惊喜地看着他。
“玉容皂,是神物。神物,自然要配上神祇的容器。”他看着我,眼中带着笑意,“用这个去装你的玉容皂和未来可能开发的香膏、面霜。当青石镇的贵妇们,看到这如同冰晶琉璃般的瓶子时,你觉得,她们还会去在乎里面装的东西,到底值多少钱吗?”
我看着手中的锦盒,心中一片通明。
我懂了。
沈清池,他不仅是在帮我,更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他要将琉璃坊的产品,与我的美妆产品,进行深度捆绑。用我产品的“软实力”,和琉璃坊产品的“硬实力”,相互衬托,相互成就,共同打造一个前所未见的、顶级的奢侈品帝国。
“替我谢谢你的‘祖上’。”我收起锦盒,对他俏皮地眨了眨眼。
他哈哈大笑,那笑声,在空旷的山谷间,显得格外爽朗。
“他会听到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WP8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