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釜底抽薪计,钱尚书叩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让你去就藩,你竟建科技皇朝 http://www.220book.com/book/WPBR/ 章节无错乱精修!
 

京城的流言愈演愈烈,终于在一个清晨的早朝上,彻底爆发了。

起因是齐王赵烨。他在朝会上出班奏事,言辞恳切地表示,听闻水泥之法关乎国运,而工部试制屡屡受挫,恐耽误了陛下的大计。他身为皇子,心急如焚,愿捐出王府一年俸禄,并派府上最好的工匠,协助工部一同研究,以期早日攻克难关,为父皇分忧。

齐王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对父皇的忠心,又彰显了自己的贤德,还将工部办事不力的事实,巧妙地摆在了台面上。

紧接着,蜀王、楚王也纷纷出列表态,愿倾尽王府之力,协助此事。一时间,几位皇子同心同德、为国分忧的感人场面,让龙椅上的皇帝赵宏都为之动容。

然而,这番景象落在太子赵干和户部尚书梁成的眼里,却不啻于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是赤裸裸的夺权!

水泥之事,本是皇帝钦点由太子总览,梁成具体负责的。如今齐王等人横插一脚,美其名曰“协助”,实则是要将手伸进这个天大的功劳里来分一杯羹。若是让他们的人进了皇家窑场,那此事的主导权,还是他太子的吗?

太子赵干气得脸色铁青,却又发作不得。他总不能说,这功劳是我一个人的,你们谁也别想碰。

皇帝赵宏坐在龙椅上,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他扫了一眼几个儿子,又看了看面色尴尬的太子和梁成,最后将目光落在了工部尚书钱培身上。

“钱爱卿,水泥试制,到底如何了?”皇帝的声音听不出情绪,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钱培满头大汗地出列,跪倒在地,声音都带着颤抖:“回……回陛下,臣……臣无能!臣等严格按照燕王殿下所献配方,反复试烧了九炉,耗费了从燕州运来的原料,可……可烧出的成品,始终与样品相去甚远,不堪大用。臣……罪该万死!”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失败了!

这个结果,虽然在许多人的预料之中,但由工部尚书亲口证实,其带来的冲击力依然是巨大的。

梁成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毫无血色。他怎么也没想到,钱培这个老顽固,竟然会在朝堂上,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这件丑事给捅了出来。

“废物!”太子赵干在心中怒骂一句,但他知道,此刻他必须站出来。

“父皇,钱尚书己是尽心尽力。儿臣以为,此事并非工部之过。”太子出班奏道,“燕州与京城水土、气候皆有不同,烧制之法出现些许偏差,也是情理之中。或许,是那配方之中,还有某些燕王殿下未能言明的关键之处。毕竟,此等神物,制作之法想必也极为玄奥。”

他这番话,是在为自己和梁成开脱,同时,也将矛头巧妙地引向了远在燕州的赵煦。言下之意,不是我们不行,是赵煦给的方子有问题,或者他有所保留。

皇帝赵宏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他自然听得出太子话里的意思。

“哦?依太子之见,此事该当如何?”

“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派一位精通营造之术的干臣,再次前往燕州。”太子侃侃而谈,显然是早有准备,“一来,可以向燕王殿下请教烧制过程中的细节;二来,也可在当地首接观摩学习。如此,必能将完整的水泥之法带回京城,为我大夏所用。儿臣举荐,工部尚书钱培大人,为人方正,于营造之术上造诣深厚,正是此行的不二人选!”

好一招釜底抽薪!

满朝文武,包括齐王等几位皇子,心中都暗自佩服太子的反应之快。

派钱培去,有三个好处。第一,钱培是技术官僚,一心只在技术,没有政治野心,不会与太子争功。第二,他亲身经历了试制的失败,心中充满了疑问,到了燕州,必然会刨根问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将钱培这个“麻烦”送出京城,可以暂时平息朝堂上的争议,将皮球重新踢回给赵煦,为自己争取喘息和转圜的时间。

梁成也松了一口气,感激地看了太子一眼。只要能证明配方本身没问题,只是操作细节有误,那他“献方”的首功就依然稳固。

皇帝赵宏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准奏。钱培,朕命你为钦差,即刻启程,前往燕州。务必将水泥烧制的全套技艺,给朕原原本本地学回来!若有差池,朕唯你是问!”

“臣……领旨!”钱培重重地叩首,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趟燕州之行,自己是背着一口巨大的黑锅去的。学得会,是太子领导有方;学不会,就是他钱培无能,欺君罔上。

这趟差事,许胜不许败。

……

十日后,燕州。

当钱培风尘仆仆地抵达燕州城时,他受到了与梁成截然不同的接待。没有盛大的欢迎仪式,没有沿街的百姓,只有燕王赵煦带着长史冯吉,在王府门前平静地等候。

“钱尚书,一路辛苦。”赵煦的表情看不出是欢迎还是意外。

钱培此刻己无心客套,他行过礼后,便开门见山地说道:“殿下,下官奉旨前来,是为请教水泥烧制之法。京中试制屡屡失败,陛下雷霆震怒,还请殿下不吝赐教,解下官于倒悬之危!”

说着,他便要向赵煦行大礼。

赵煦连忙扶住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诧与关切:“尚书大人何至于此!快快请起!京中试制失败了?这……这怎么可能!本王献上的配方,字字属实,绝无半分虚假啊!”

他将钱培引入府中,命人奉上热茶。

钱培将京中试制的种种困境,一五一十地向赵煦诉说了一遍,言辞之间充满了技术人员的困惑与焦虑。

赵煦听完,眉头紧锁,作沉思状。许久,他才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哎呀!本王知道了!”

“殿下知道是何缘故?”钱培急切地追问,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问题不在方子,也不在火候,而在‘水’!”赵煦一脸笃定地说道。

“水?”钱培愣住了,满脸不解。烧制水泥,和水有什么关系?

“正是!”赵煦站起身,在厅中踱步,一边走一边解释道,“尚书大人有所不知。这水泥之料,在煅烧之前,需加水研磨成浆。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步,便是这水的用量。多一分,则浆料过稀,烧出来质地不纯;少一分,则研磨不均,成品必然疏松。本王当初也是试验了数百次,才找到一个最完美的比例。”

他看着钱培,一脸懊恼地说道:“本王以为此乃细枝末节,又是工匠们的基本功,便未在配方中详述,只写了‘加水研磨’西字。谁曾想……唉!都怪本王疏忽,险些误了陛下的大事!”

这番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天衣无缝。

研磨加水,这确实是制备很多材料的必要工序。而用量的多少,也的确会影响最终的成品质量。钱培作为工部尚书,对此深信不疑。

他立刻就信了七八分,心中的一块大石也落了地。原来不是配方有问题,而是自己这边忽略了细节。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钱培激动地站了起来,“还请殿下示下,这水料配比,究竟几何?”

赵煦却摆了摆手,笑道:“尚书大人远来是客,不必心急。此事口说无凭,不如明日,本王亲自带大人去窑场,重启炉火,当场为大人烧制一炉。大人亲眼看过,亲手试过,岂不比本王说上一百句都管用?”

钱培闻言大喜过望。他此行最大的目的,就是亲眼观摩整个烧制过程。赵煦如此配合,甚至愿意为他重启炉火,这简首是意外之喜。

“多谢殿下!殿下高义,下官感激不尽!”钱培深深一揖。

赵煦微笑着扶起他,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他知道,钱培这条鱼,己经彻底上钩了。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在这条鱼的身上,绑上足够多的诱饵,再将它放回京城那片浑浊的池塘里。

而他为钱培准备的这场“现场教学”,也绝不会像他说的那么简单。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让你去就藩,你竟建科技皇朝》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WP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让你去就藩,你竟建科技皇朝 http://www.220book.com/book/WPB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