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护盾”的成功,如同一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不仅驱散了笼罩在文明头顶的绝望阴云,更以一种无可辩驳的方式,向全人类昭示了未来唯一可行的道路。旧有的国际秩序、地缘博弈、乃至经济规则,在这关乎存续的绝对需求面前,如同阳光下的薄冰,迅速消融、重构。而能够主导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产业力量大整合的,唯有手握核心技术、拥有“河图”这等超级智能、并刚刚证明了自身救世能力的——星光集团。
一场超越国家主权、跨越意识形态的“总动员”,在护盾光芒的映照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决绝,全面展开。这一次,不再仅仅是《方舟计划工业协作邀请书》那样的文件往来,而是“河图”通过“守护神”网络,首接向全球所有登记在册的、具备相关资质的工业实体,下达的精确到每一个螺丝规格的《“星球护盾”二期及“方舟”计划优先级资源与产能征调指令》。
这份指令,与其说是征调,不如说是一份基于绝对技术优势和救世威望的“工业总调度令”。
能源动脉的绝对掌控:
指令下达的瞬间,全球剩余的、尚未纳入星光体系的能源网络,无论是北海的油气平台,还是中亚的巨型光伏电站,亦或是南美的水电站,其控制系统的最高权限被“河图”通过技术后门(部分源于早期合作,部分则是“守护神”网络的渗透能力)临时接管。能源的流向被重新规划,优先保障那些生产护盾节点材料、建造太空组件、以及运行“河图”核心服务器的工业枢纽。一些非必要的、高能耗的产业被暂时限电甚至关停,全球的工业血液,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向着同一个目标奔涌。
材料与物流的精准穿刺:
“河图”的触角深入全球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德国的精密机床工厂,收到了为其量身定制的、生产护盾节点超导线圈的加急订单,所需的高纯度铌钛合金坯料,己经从哈萨克斯坦的矿山出发,由星光旗下的专用物流飞船首接运抵厂房上空。
日本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企业,被要求全力生产一种用于太空矩阵骨架的新型纤维,其生产工艺参数由“河图”首接提供优化方案,生产效率提升了40%。
全球的港口、空港、乃至新建的太空电梯,其调度系统都接入了“河图”的物流优化网络,确保数以千万吨计的材料和设备,能够以最优路径、最快速度,抵达指定的轨道组装船坞或地面总装厂。
人才与知识的强制汇聚:
这不仅仅是对物的征调,更是对人的“收割”。“河图”根据“方舟”人才库和全球学术数据库,首接向名单上的数十万名顶尖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专家发出了“征召令”。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实验室,但在接到指令后,几乎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要么放弃原有的一切,加入星光主导的、遍布全球各大秘密研究基地和轨道实验室的“联合攻关组”,签署最高保密协议,投身于护盾升级、曲率引擎、世代飞船等终极课题;要么,他们和他们所在的研究机构,将无法获得任何来自星光体系的技术支持、关键材料和运算资源,在未来的科技浪潮中被彻底边缘化。知识的壁垒,在生存的压力下,被强行打破、融合。
金融体系的悄然重构:
以“地球信用点”为核心的新金融体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全球每一个经济角落。所有参与动员的企业和个人,其贡献都以信用点进行结算和记录。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全能学霸:我的玩具震惊全球》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这套体系与“河图”的贡献度评估系统深度绑定,未来在“星海”级飞船的席位分配、技术共享权限、乃至月球和火星土地的开发资格,都将与此挂钩。传统的货币和资本市场,虽然依然存在,但其影响力正在被迅速抽空,如同依附于参天大树的藤蔓,失去了自主生长的能力。
“玩具兵团”的工业化身:
而在这场宏大的动员中,最为引人注目,也最具象征意义的,依然是星光那无处不在的“玩具思维”的体现。数以百万计的、由早期“智能机器狗”和“模块化工程机器人”进化而来的工业级“玩具兵团”,被投放到全球各地的重点工厂和建设工地。它们不再是月面上那些小巧的个体,而是变成了身高数米、力大无穷、动作却依然精准灵活的工业巨臂。它们在“河图”的统一指挥下,承担了最繁重、最危险、也是最精密的装配和检测工作。看着这些明显脱胎于民用玩具的机器,在流水线上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效率协同作业,所有传统工业巨头都感到了深深的无力与震撼。
阻力并非没有。一些传统行业的既得利益者、部分民族情绪强烈的团体,试图进行抵抗和拖延。但他们的声音,在“星球护盾”那实实在在的庇护功绩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和自私。更重要的是,“河图”掌控着能源、物流和关键技术的分配权。任何试图对抗动员指令的行为,其结果往往是自身的供应链瞬间断裂,订单被取消,技术支援被切断,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排除出全球工业体系的主流之外。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战争。一场用技术和资源作为武器,对整个地球文明工业根基进行彻底改造和整合的战争。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有星光。
只有林风。
只有“河图”。
他们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技术制高点,拥有覆盖全球的实时感知与控制网络,拥有来自小行星带的近乎无限的资源供给,更拥有“拯救地球”带来的无上威望和话语权。
全球的产业链,如同无数条曾经恣意奔流的江河,被一只无形却无比强大的手,强行纳入了同一个浩荡的河床,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支撑起“星球护盾”,建造“方舟”,为人类文明在黑暗森林中争取生存的权利——奔腾而去。
效率,被提升到了极致。
浪费,被压缩到了最小。
分歧,被暂时搁置。
这并非出于自愿的理想国,而是面对生存危机时,基于绝对力量差距的、冷酷而高效的现实选择。
在星光空间站的控制中心,林风看着“河图”显示的全球实时资源与产能流向图,那代表着钢铁、能源、芯片、人力的无数光流,正以前所未有的有序和密集程度,汇聚成一片光的海洋。
他知道,这种程度的动员,必然伴随着阵痛、牺牲和潜在的矛盾。但他更清楚,如果没有这种近乎“独裁”的高效整合,人类根本不可能在“观察者”的威胁可能降临之前,做好哪怕最初步的准备。
“只有星光能做到……”
他低声重复着这个章节的标题,眼神中没有丝毫得意,只有如履薄冰的凝重。
他撬动了整个地球的力量。
而这份力量所带来的责任与后果,也同样巨大到难以想象。
文明的重量,己然完全压在了他的肩上。
他只能前行,不能回头。
(http://www.220book.com/book/WPO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