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年夜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李建国正准备祭灶,门外却传来急促的刹车声。一个裹着貂皮大衣的中年女人踉跄下车,脸色惨白如纸。
"李大师,救命!"她颤抖着递过手机,屏幕上是一张卧室照片:床头柜上的相框无端碎裂,照片中的人物面容扭曲。
女人叫王丽,上个月在城东"锦绣花园"买了套二手房。自从搬进去,怪事不断:厨房的锅碗半夜叮当响,卫生间的水龙头自动开关,最可怕的是三岁儿子总说看见"黑影叔叔"在客厅跳舞。
李建国立即带上罗盘前往。刚进小区,罗盘指针就开始微微颤动。踏入王丽家玄关时,指针猛地打转。
"阴气盘踞,己成气候。"他神色凝重。
勘查发现,主卧床头正对一面空墙,墙上隐约可见水渍形成的狰狞人脸。更蹊跷的是,客厅西南角的地板总是阴冷潮湿,即使用地暖也无法升温。
"这房子以前住过什么人?"
王丽翻出购房合同:"上任房主是个老教授,据说...是在家里突发心梗过世的。"
李建国让人撬开西南角的地板,发现下面埋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盒里装着几张泛黄的照片和一缕用红绳缠着的头发。照片上,一个戴眼镜的老人被捆绑在椅子上,眼神充满恐惧。
"这是...镇压亡魂的邪术。"李建国倒吸一口凉气。
他当即布下七星安魂阵,用特制符水净化整个房屋。法事进行到一半,客厅的吊灯突然剧烈摇晃,一个苍老的哭嚎声在屋内回荡。
"尘归尘,土归土。"李建国念诵往生咒,"有何冤屈,但说无妨。"
通过通灵盘,亡魂道出真相:他根本不是病故,而是被不肖子女囚禁致死,尸体就埋在小区后山的松树下。
警方随后在指定位置挖出骸骨。真凶落网后,王丽家的怪事彻底消失。
这个案子刚了结,李建国又接到一个更离奇的求助。某科技公司的CEO张总在郊区买了栋别墅,装修后却不敢入住:每晚凌晨两点,地下室总会传来铁链拖地的声音。
李建国勘查时发现,别墅地下室的水泥地异常冰冷。用红外热成像仪扫描,显示地面下有个巨大的空洞。
"挖开。"他果断下令。
工人们撬开水泥,露出一个深不见底的地窖。地窖壁上满是抓痕,角落里散落着生锈的镣铐。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墙上用血写着几行字:"放我出去"。
查阅地方志后,真相水落石出:这里曾是日伪时期的秘密监狱,无数抗日志士在此遇难。
"怨气太重,寻常法事难以化解。"李建国摇头叹息。
他请来高僧诵经七日,又在地窖原址修建纪念碑。超度法会当天,当地突然天降甘霖,久旱的庄稼得以复苏。村民们都说,这是先烈英灵最后的馈赠。
就在李建国以为能稍作休息时,一个紧急电话又把他召往城西的老城区。那里的百年戏院翻修后,演员们总在后台看到白影飘过,最近更有个武生排练时莫名从台上跌落,摔成重伤。
戏院经理带着李建国穿过幽暗的走廊。刚到后台,罗盘指针就疯狂旋转。
"好重的胭脂味。"李建国皱眉。
在化妆间的镜子前,他注意到一道若隐若现的掌印。用特殊药水显现后,掌印旁浮现一行小字:"还我戏服"。
通过走访老戏迷,他们得知一段往事:三十年前,当红旦角白玉兰在此登台时遭遇火灾,为救心爱的戏服葬身火海。
李建国在戏院阁楼找到一个落满灰尘的戏箱。打开后,里面是件烧焦的戏服,还有半张残破的戏票。
当晚子时,他独自在戏台摆下香案。月光下,一个身着戏服的身影缓缓现身。
"白姑娘,你的戏服在此。"李建国捧出精心修复的戏衣。
女鬼接过戏服,翩然起舞。一曲终了,她对李建国深深一拜,化作青烟消散。
从此,戏院再无异状,反而每场演出都格外成功。老观众都说,现在台上仿佛多了个看不见的名角在帮衬。
连续处理多起灵异事件后,李建国发现这些地点都在同一条线上。查阅古籍后,他恍然大悟:这是传说中的"阴脉",每逢甲子轮回就会异常活跃。
更让他担忧的是,根据推算,明年开春将是六十年一遇的"阴脉暴动期"。若不及时应对,恐怕会引发更大范围的异常现象。
夜深了,李建国还在书房研究阴脉图。窗外寒风呼啸,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不平静的春天。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WPT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