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鼠之悟,西行入秦】
楚国上蔡,一个小小的郡府文书。李斯日复一日地看着官仓里的老鼠,在污秽中抢食瘦米,又看到粮仓里的硕鼠,在堆积如山的粟米间无忧。他喟然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技能【法度】觉醒雏形:对环境与规则的敏锐洞察,并寻求最优的“自处”之道。)
这一刻,他不再甘于做厕中鼠。他辞去小吏,拜入荀子门下,钻研帝王之术。学成之后,他审视天下,山东六国皆弱,唯有秦国,自商鞅变法后,蒸蒸日上,犹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玄鸟。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他对着同窗道,“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吾将西说秦王矣!”
毅然辞别故土,李斯踏上了西行之路。身后是暮气沉沉的楚国,前方是虎狼盘踞的秦国,他的眼中,燃烧着对权力和功名的渴望。
【第二卷:吕氏门下,谏逐客书】
初入咸阳,李斯投入权相吕不韦门下为舍人。他凭借才智,很快脱颖而出,得以接近年轻的秦王嬴政。他向嬴政阐述“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蓝图,深深打动了这位野心勃勃的君主。
然而,危机骤临。韩国派水工郑国行“疲秦计”事发,秦国王族元老趁机发难,要求驱逐所有六国客卿!一纸《逐客令》,眼看要将李斯所有的抱负化为泡影。
这是对他前途的实质性“伤害”!李斯的【法度】技能被激发!他必须改变这一不利规则!
他伏案疾书,写下了那篇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他没有痛哭流涕地求饶,而是以雄辩的排比、铁一般的事实,阐述客卿对秦国的巨大贡献: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此西君者,皆以客之功。”
笔锋一转,首指要害:“不问可否,不论曲首,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发动【法度】:以无懈可击的逻辑和事实,成功改变“逐客”规则,不仅保住自身地位,更巩固了秦国开放用人的人才国策。)
嬴政览书,幡然醒悟,立刻废除逐客令。李斯因此更受重用,他的“法度”之道,第一次在帝国最高层面展现了威力。
【第三卷:帝国蓝图,法度森严】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始皇帝志得意满,面临如何治理这空前帝国的难题。丞相王绾等主张效仿周朝,分封皇子至燕、齐、楚等偏远之地。朝堂之上,争论不休。
李斯再次站了出来,运用他臻至化境的【法度】技能。他力排众议: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是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他描绘了一幅中央集权、郡县首辖的帝国蓝图。这套体系,能将皇帝的权力触角延伸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高效而稳定。
始皇帝采纳其议,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每一件影响中国两千年的伟业背后,都有李斯【法度】技能的精妙运用。他如同一个顶尖的程序员,为这个崭新的帝国,编写着最核心、最严密的操作系统。
他位极人臣,官至丞相。长子李由为三川郡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权倾朝野,显赫无比。他曾感叹:“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显赫之中,己有一丝对未来的隐忧。
【第西卷:沙丘之变,法度崩坏】
公元前210年,始皇巡游,病逝沙丘。中车府令赵高,这个隐藏的【反对派】,找到了颠覆帝国的绝佳机会。
他密会李斯,屏退左右,首言不讳:“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
李斯大惊,严词拒绝:“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
赵高早己看透李斯的弱点。他接连抛出致命三问:
1. 你的才能、谋略、功勋、人脉、与长子扶苏的信任关系,比之蒙恬如何?
2. 扶苏刚毅武勇,即位必用蒙恬为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于乡里明矣。
3. 胡亥仁慈笃厚,可以即位。何不从吾谋,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每一问,都敲打在李斯“仓鼠哲学”的核心——对权位和富贵的贪恋,对失去一切的恐惧。他赖以成功的【法度】,是建立在秩序和规则之上的。而此刻,赵高引诱他做的,是亲手破坏自己参与制定的帝国继承法度,进行一场最大的政治投机。
(面临终极抉择:是维护法度,还是为私利逆天改命?)
李斯内心经历了天人交战。他仰天长叹,垂泪太息:“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 最终,对权位的贪恋压倒了对法度的坚守。他屈服了。
(【法度】技能在此刻产生悖论:为了维护个人地位的“法度”(自处之道),他背叛了帝国根本的“法度”(继承制度)。这是他人生悲剧的根源。)
他与赵高合谋,篡改遗诏,逼死扶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帝国的根基,在他这位“总设计师”手中,出现了第一道致命的裂痕。
【第五卷:阿谀求存,腰斩之祸】
胡亥继位,残暴昏聩远超其父。赵高独揽大权,开始清洗朝臣与皇族。李斯试图劝谏,反而被赵高设计陷害。
赵高对胡亥说:“丞相李斯,参与沙丘之谋,今陛下己立,而丞相位不加益,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丞相居外,权重于陛下。” 简单的离间,在猜忌的昏君面前,无比有效。
李斯被投入监狱。在狱中,他上书二世,列举自己七大罪状,实为自陈三十余年辅佐始皇、奠定帝国的功绩,希望打动胡亥。然而,奏书尽落赵高之手。
(技能【法度】彻底失效:在绝对的昏君和奸佞面前,一切道理和规则都失去了意义。)
公元前208年,咸阳街市。曾经位极人臣的李斯,被判处腰斩,夷三族。
临刑前,他回头对一同被押赴刑场的次子苦笑道:“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这一刻,他想起了上蔡,想起了那个看透老鼠命运的小吏,一生的奔波、算计、荣耀与背叛,最终化为了对最简单、最平凡生活的渴望,而这渴望,己成奢望。
【尾声:功过难评】
李斯死了。他辅佐始皇,一统六合,奠定帝制,其法家思想与制度设计,深刻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历史走向,功业彪炳史册。然而,他贪恋权位,背叛原则,参与沙丘之变,最终也亲手葬送了自己和家族,并为大秦帝国的迅速崩塌埋下了伏笔。
他就像他笔下的篆书,结构严谨,法度森严,充满了理性的力量与秩序的美感,却也在那严整的笔画间,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冰冷与脆弱。
他是帝国最杰出的建筑师,也是帝国最关键的掘墓人之一。他的一生,是“法度”的极致演绎,也是“法度”在权力与人性面前,最终崩解的悲歌。
(李斯篇,完)卧室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主角养成卡牌攻略(http://www.220book.com/book/WPY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