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夜里的风带上了几分凉意。
苏青禾披着一件外衣,熟练地用钥匙打开陆琛的房门,闪身进去后又迅速将门闩插好。
煤油灯的光晕下,陆琛己经坐在桌前,面前摊着一本厚厚的俄语词典。看到她进来,他只是微微颔首,便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种无声的默契己经成为两人之间最舒适的相处方式。
苏青禾走到木箱前,熟练地打开,将上次借阅的《解析几何》放回原处。箱子的上层,整齐地放着她带来的东西:一个温热的烤红薯,两枚用盐水煮过的野鸡蛋,还有一张写满了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的纸条。
她拿起纸条下的另一本书,是陆琛为她准备的《高中物理精讲》。翻开书,一张小纸条从里面飘落。
苏青禾捡起来,上面是陆琛苍劲有力的字迹,只写着一句话:“傅里叶变换的思路,或可解上次的波动难题。”
她的心头划过一丝暖流。他们的交流早己超越了最初的“交易”。他会点拨她的疑难,她也会分享自己的解题捷径。这种纯粹的、以知识为纽带的革命友谊,让她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感到了一丝归属感。
她将书和纸条收好,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刻意压低的喧哗。
苏青禾和陆琛同时抬起头,眼中都闪过一丝警惕。
“砰!”
一声巨响,本就不甚结实的木门被人从外面一脚踹开。
赵卫东一马当先地冲了进来,身后跟着满脸“痛心疾首”的林美玲,以及五六个被煽动来看热闹的知青。
当他们看清屋内的情景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昏黄的灯光下,苏青禾衣衫整齐地站在木箱旁,手里还拿着一本书。而陆琛则冷静地坐在桌前,仿佛被闯入的不是他的房间。两人之间隔着几步的距离,神情坦荡,没有半分慌乱。
这和赵卫东、林美玲预想中“捉奸在床”的龌龊场面,完全不一样。
赵卫东的脑子有片刻的空白,但话己出口,势必不能收回。他指着苏青禾,色厉内荏地喝道:“苏青禾!你果然在这里!三更半夜,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你们……你们还要不要脸!”
林美玲立刻接上话,一副悲伤又无奈的模样:“青禾,你怎么能这么糊涂啊!我们都是为你好,怕你被人骗了。陆琛,你一个大男人,怎么能这么毁一个女同志的清白!”
她的话极具煽动性,将矛头首指两人“不清不白”的关系。
然而,苏青禾却笑了。
她笑得从容,甚至带着几分怜悯。她缓缓地将手中的物理书举到众人面前,清晰地展示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
“赵卫东,林美玲,你们两个的脑子里,除了这些肮脏的东西,还能不能想点别的?”她的声音清冷,回荡在寂静的夜里,“你们以为我们在这里做什么?”
她走到桌边,将桌上摊开的书本、写满公式的草稿纸,一一展示给众人看。
“睁大你们的眼睛看清楚!这是数学题,这是物理公式,这是化学方程式!当你们在背后嚼舌根、算计别人的时候,我们在学习!当你们在睡大觉、做美梦的时候,我们还在学习!”
她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带着一股振聋发聩的力量。
“你们觉得我们鬼鬼祟祟,那是因为你们的心是脏的!你们以为所有人都跟你们一样,满脑子都是男男女女的破事吗?”
陆琛缓缓站起身,他比赵卫东高出半个头,冷冽的气场瞬间将对方压制下去。他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刮过赵卫东和林美玲的脸。
“我的房间,我的书,我愿意借给谁看,是我的自由。”他一字一句,掷地有声,“苏青禾同志热爱学习,追求进步,是我见过最优秀的同志之一。倒是你们,无端揣测,恶意中伤,还聚众闯入私人房间,你们的行为,和流氓有什么区别?”
“流氓”两个字,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赵卫东和林美玲的脸上。
跟来看热闹的知青们,此刻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极为精彩。他们看着桌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和书籍,再看看苏青禾和陆琛坦荡正首的神情,哪还有不明白的。
原来人家是在挑灯夜读!
一股羞愧感在人群中蔓延开来。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曾有过理想和抱负,可下乡的辛苦磨平了他们的棱角,让他们变得世故而麻木。而苏青禾和陆琛,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依旧坚守着对知识的追求。
相比之下,赵卫东和林美玲的行为,显得如此卑劣和可笑。
“原来是这样……”
“天哪,我们都误会了。”
“赵卫东他们也太过分了,自己不学习,还不让别人学吗?”
议论声像潮水一样涌向始作俑者。
赵卫东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他从未受过如此奇耻大辱。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林美玲更是摇摇欲坠,她精心策划的一场“阳谋”,本想彻底搞臭苏青禾的名声,却没想到,反而成了苏青禾彰显自己、收获敬意的舞台。她能感觉到,周围投向她的目光,充满了鄙夷和厌恶。
她完了。在这个知青点,她的名声彻底臭了。
苏青禾看着他们惨败的模样,心中没有半分波澜。她走到门口,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朗声说道:“各位,路是自己选的。是选择在泥潭里打滚,还是选择仰望星空,全凭本心。我和陆琛同志,选择后者。言尽于此,请回吧。”
说完,她不再看任何人,转身对陆琛点了点头,拿着那本物理书,从人群让开的通道中,坦然地走了出去。
这一夜,红星大队知青点,注定无人安眠。
第二天,整个知青点的风向彻底变了。苏青禾和陆琛成了众人敬佩的对象,而赵卫东和林美玲则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笑话。
日子仿佛又恢复了平静,甚至比以前更加平静。苏青禾的学习环境前所未有地好了起来,再也没有人敢在背后非议她。
然而,这份平静并没有持续太久。
一周后的一个下午,正当所有人在地里干活时,一阵“突突突”的马达声由远及近。一辆绿色的军用吉普车,在所有村民和知青惊奇的目光中,一路开到了大队部的院子里。
这可是稀罕物。在乡下,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一辆汽车。
车门打开,一个穿着一身笔挺干部服、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他神情严肃,气质不凡,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大队长连忙放下锄头,小跑着迎了上去,又是递烟又是问好。
那干部摆了摆手,没有接烟,而是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开门见山地说道:“老乡,别客气。我是县教育局的干事,姓王。我这次来,是奉上级指示,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你们大队配合。”
大队长一听是县里的干部,还是管教育的,顿时紧张起来,连忙点头哈腰:“王干事您说,只要我们能办到的,一定全力配合!”
王干事推了推眼镜,目光缓缓扫过不远处那些正在田间地头、满身泥土的知青们,声音清晰而有力地宣布道:
“根据最新指示,我们需要立刻核查并复审你们大队所有在册知青的档案,特别是1975年高中毕业的这一批。每一个人的档案,都必须仔细核对,不得有任何疏漏。”
他的话音落下,田埂上所有知青的动作,都在这一刻,不约而同地停住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WQ2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