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三爷传来的消息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陈默心中激起层层涟漪。林枫实验室的异常动向,结合资本市场上那个诡异的测试账户,勾勒出一幅令人不安的图景:对手可能正在升级技术,并寻找新的、更隐蔽的攻击方式。
陈默没有慌乱,多年的风浪让他养成了越是危急越冷静的习惯。他意识到,不能再被动地等待对方出招,必须主动构建更坚固的防御体系,并尝试理解对手的新战术。
他首先加强了与技术安全团队的沟通。他让吴教授以“应对未来商业环境潜在技术风险”为由,牵头成立了一个跨部门的“前沿技术风险研究小组”,成员包括公司内部的技术骨干和外部聘请的网络安全、数据专家。小组的公开任务是研究智慧城市、物联网等领域可能出现的的新型风险,但陈默私下向吴教授透露了真实意图:重点研究高级信号模拟、环境仿真及潜在的意识影响技术在商业场景下的应用与防范。
“我们要走在前面,哪怕只是理论上的推演,也要搞清楚对方可能怎么玩,我们才能知道怎么防。”陈默对吴教授说。
吴教授心领神会,立刻着手组织资料和研究方向。
与此同时,陈默约谈了王明和负责合规的副总。他没有提及林枫实验室的事,而是基于那个可疑的海外账户,要求他们将监控范围扩大,不仅要关注融券卖空,还要密切关注期权、期货等衍生品市场的异常交易,以及社交媒体上可能与股价波动相关的、有组织的舆论引导迹象。
“我们要建立一套更灵敏的‘早期预警系统’,”陈默强调,“不一定是确凿的证据,但任何偏离正常模式的微小异常,都要纳入分析视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王明和副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着手升级监控模型和分析流程。
在家庭层面,陈默也以“孩子上学了,需要注意安全”为由,婉拒了沈清秋提出的让陈诺参加某个需要频繁外出的课外兴趣班的建议,而是选择了一些在校内或家附近就能完成的活动。他也 subtly 提醒沈清秋,接送孩子时留意是否有陌生车辆或人员长时间停留。沈清秋虽然有些不解,但出于对丈夫的信任,没有多问,只是更加留意周围的环境。
十一月的南都,秋意渐浓。公司上市后的第一个“双十一”,锦绣旗下的商业项目搞了促销活动,客流如织,数据亮眼。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但陈默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在晴朗的天空下,嗅到了远处风暴来临前的气息。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而是以一种更沉稳、更系统化的方式应对。每天,他照常处理公司事务,出席各种活动,但总会留出固定时间,听取吴教授研究小组的进展汇报和王明那边的监控分析。他将这些零散的信息在脑中拼凑,试图勾勒出林枫下一步的行动轮廓。
一天晚上,他陪陈诺复习功课,小家伙在背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陈默听着,忽然心有所感。对于林枫这样的对手,或许最好的防御,就是让自己像“空山”一样,基础牢固,结构清晰,同时保持敏锐的感知,才能在任何“新雨”(新攻击)后,依然保持清醒和稳定。
未雨绸缪,静观其变。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加固自己的“山体”,同时擦亮眼睛,等待时机。
(http://www.220book.com/book/WQK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