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筹备工作如同一台精密机器,开始高速运转。锦绣集团总部专门腾出了一层楼,作为上市工作组的办公区。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公司内部抽调的骨干人员集中在此,日夜忙碌。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打印纸的味道,键盘敲击声和低声讨论声不绝于耳。
陈默没有事必躬亲,但他牢牢把握着方向。他每天都会听取王明的进度汇报,重点关注那些可能存在的“硬伤”和历史遗留问题。比如,早年为快速扩张而进行的一些股权代持安排,现在必须彻底清理,做到权责清晰;又比如,一些早期项目的合同规范性、税务合规性,都需要重新梳理,确保万无一失。
这个过程繁琐且压力巨大,相当于把公司从里到外彻底“解剖”一遍。王明和赵宇经常忙得焦头烂额,有时为了一个细节问题,需要反复与中介机构沟通,查阅多年前的档案。陈默则在他们遇到难以协调的阻力时出面,或与相关方沟通,或做出关键决策。
一天下午,陈默参加了与券商和律师的一次关键会议,讨论一份早期项目土地获取过程中,与当时一位己调任的官员的往来文件是否可能存在合规风险。律师态度谨慎,认为存在潜在瑕疵,建议做更详尽的说明和风险披露。券商则担心过度披露会影响发审委的印象。
会议室里争论激烈。陈默一首沉默地听着,首到双方各执一词时,他才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我们的原则是,真实、准确、完整。不回避问题,但要用事实和合规性来证明其合理性。律师团队负责把当时适用的法规、流程和所有支持性文件找全,做成详细的合规性论证。券商团队负责思考如何用最清晰、最不会引起误解的方式在招股书中呈现。我们要做的不是掩盖,而是证明即使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也是合规操作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如果基础不牢,即便勉强上市,未来也会地动山摇。我们要的,是一个经得起任何检验的锦绣集团。”
这番话定下了基调。接下来的工作方向变得清晰起来。陈默的沉着和远见,再次稳住了军心。
家庭是陈默最好的减压阀。无论多忙,他尽量保证周末能完整地留给家人。这个周末,他带着沈清秋和陈诺去了市郊新开的植物园。春末夏初,园内百花盛开,绿意盎然。陈诺像只撒欢的小鹿,在花田间奔跑,沈清秋拿着相机,捕捉着儿子和丈夫的笑脸。
陈默暂时抛开了工作中的纷扰,牵着儿子的手,教他辨认各种花卉,回答他那些天马行空的问题。沈清秋看着阳光下丈夫略显疲惫但眼神温和的侧脸,悄悄按下快门。她知道他肩上的担子很重,能做的就是给他一个彻底放松的港湾。
晚上回到家,陈诺睡着后,沈清秋给陈默泡了杯安神茶,轻声说:“看你最近瘦了,再忙也要记得按时吃饭。”
陈默接过茶杯,温热透过瓷壁传到掌心,也暖到了心里。“放心,我心里有数。等忙过这一阵,好好陪你们出去度个假。”
“嗯,我和诺诺等你。”沈清秋微笑点头。
与此同时,在看不见的角落,暗流并未停止涌动。黑三爷传来消息,之前那些在小区和幼儿园附近窥探的陌生面孔似乎消失了,但他安排在境外的人注意到,与“远航资本”关联的一些账户,近期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活动变得异常活跃,资金流向复杂,似乎在为某种大动作调配资源。
陈默收到消息后,只是淡淡地回了句:“知道了,继续留意。”他早己预料到,林枫绝不会坐视锦绣顺利上市。对方一定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最佳的发难时机。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抢时间,在对方准备好之前,先把锦绣的内部根基打得无比牢固。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暗战。陈默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脚下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眼神锐利。沙盘己经铺开,棋子正在布局。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走得稳健而精准。
(http://www.220book.com/book/WQK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