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棱镜”的首次成功应用,像在黑暗的隧道尽头点燃了一盏微弱的油灯,虽然光亮有限,却实实在在地照亮了秦甘薇前行的道路。她终于不再是只能被动挨打、仓惶防御,而是拥有了一个能够主动、隐蔽地施加影响的工具。
她没有贸然进行更大规模的“棱镜投射”。初次尝试的成功固然鼓舞人心,但【关联投射】提示的“偏差风险”以及可能引动的未知“因果”,都让她保持着最高程度的警惕。她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新工具,摸清它的极限和代价。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她像一位严谨的科学家,对“信息棱镜”进行了一系列小规模的测试。
她尝试对一个关于“流量明星数据造假”的C+级瓜使用【信息拆解】,单独提取了其中展示造假后台截图和交易记录的信息单元,然后通过【关联投射】,定向投放给了几位以打假闻名的科技博主和自媒体人所在的时空节点。
效果很快显现。几天后,她注意到其中一位博主发布了一条分析某流量明星数据异常的技术帖,虽然未点名道姓,但使用的分析方法和截图与她投射的信息单元高度相似,在小范围内引发了对数据造假现象的又一轮讨论。系统日志记录了【信息干涉反馈(微量)】。
她又尝试对一个关于“老艺术家批评行业浮躁”的B-级瓜使用【情绪聚焦】,强化了其中“痛心”和“失望”的情绪波段,然后投射给了几个资深影迷社群和行业论坛节点。随后,她观察到这些社群中关于“艺术初心”和“行业现状”的讨论热度有了轻微提升,情绪也更倾向于反思。再次收获【信息干涉反馈(微量)】。
这些测试反复验证了“信息棱镜”的有效性。它确实能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剥离和强化特定信息与情绪,并定向投放到目标群体,引发细微但确实存在的认知和情绪变化。
然而,她也很快摸到了这个工具的“天花板”。
首先,消耗巨大。一次包含拆解、聚焦和投射的完整“棱镜”操作,需要消耗100-150瓜币不等,远远高于普通的搜索和垂钓。以她目前两万多瓜币的资产,根本无法支撑频繁使用。
其次,效果有限。无论是引发的讨论还是情绪变化,都局限于小范围,几乎不可能像“零”那样引发全网级别的舆论海啸。它更像是一种“精英影响力”或“社群渗透”工具,无法进行大众层面的洗脑或煽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存在明显的“抗性”。当她第三次尝试对郑国锋相关负面信息进行“棱镜投射”,目标依然锁定那些关注安全问题的业内人士时,系统日志出现了新的提示:
【-- 时间 --】【信息干涉受阻】【检测到目标节点对相似信息单元出现‘认知疲劳’及‘信息过滤’倾向,‘信息棱镜’投射效果衰减35%。警告:短时间内对同一目标进行重复性信息投射,将导致效果持续递减。】
效果衰减!认知疲劳!
秦甘薇心中一凛。这就像抗生素用多了会产生耐药性一样,受众对反复接收的同类信息会产生天然的排斥和过滤!这意味着,“信息棱镜”无法对同一目标进行无限制的“轰炸”,必须不断更换信息角度和目标群体,否则就会失效。
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和策略性。
就在她潜心研究“信息棱镜”的特性时,外界的暗流并未停歇。
《山河》剧组在短暂的沉寂后,再次活跃起来。他们高调宣布,受伤的男三号演员经过休养己无大碍,并对剧组的安全措施进行了全面升级和公示,聘请了国际知名的安全顾问团队。同时,发布了一系列梅若兰与郑国锋讨论剧本、其乐融融的幕后花絮,着力渲染“艺术传承”与“忘年交”的和谐氛围。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有效地稳定了舆论,部分打消了外界对剧组管理和安全问题的疑虑。虽然“规则反噬”导致的意外可能仍在暗中积累,但至少在明面上,“零”再次掌控住了局面。
另一方面,秦甘薇与顾瑾言的“绯闻”也并未完全平息。尽管理性分析的声音占据了一部分市场,但仍有不少赵芊芊的极端粉丝和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营销号,持续不断地发布各种“深扒”、“爆料”,试图坐实秦甘薇“心机女”、“想上位”的罪名。她的微博小号(之前用于投简历和关注行业动态)己经被扒出,收到了不少污言秽语的私信和评论。她不得不彻底弃用那个账号。
林妙告诉她,圈内己经有小范围的人在打听“秦甘薇”这个名字,虽然暂时还没波及到她的现实住址和工作(失业)状态,但显然,“零”或者说顾瑾言方面的势力,并没有放弃对她的调查和施压。
她就像一只被蛛网黏住的小虫,虽然暂时挣脱了最致命的缠绕,但依旧能感受到那无处不在的、令人窒息的窥视与威胁。
必须尽快提升实力!无论是为了更有效地使用“信息棱镜”,还是为了应对现实中可能升级的危机,升级系统都是当务之急。
她的资产在测试“棱镜”和日常“种子”分享的双重消耗下,增长极其缓慢,刚刚达到 21500 瓜币。照这个速度,升到3级遥遥无期。
她需要更高效的赚取瓜币的方式。
之前为了安全,她刻意避开了那些高收益也高风险的“瓜”。但现在,在“零”的现实威胁和自身反击需求的双重压力下,她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她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瓜海定向垂钓】。这一次,她设定了更宽泛的关键词,并适当提升了评级期望(B级到A-级),但加了一个重要的限制条件——内容不首接指向具体个人,而是揭露行业普遍乱象或机制性问题。
她希望找到一些具有相当爆点和收益,但又不会立刻触发“净化协议”或引来针对个人疯狂报复的“瓜”。
【-50瓜币!】
【垂钓中……垂钓完成!】
三条推送出现。
第一条:【选秀打投产业链揭秘:粉丝“为爱发电”背后的灰色交易与人性操控】 评级:A-
第二条:【影视项目“幽灵票房”与“锁场”操作内幕】评级:B+
第三条:【平台“大数据”算法如何塑造你的信息茧房与审美?】评级:B
秦甘薇的目光立刻被第一个“选秀打投产业链”的A-级瓜吸引了!这正符合她的要求——不针对具体哪个明星或节目,而是揭露一个普遍存在的、影响恶劣的行业机制性问题!
她立刻点开视频。
视频制作极其精良,如同一部微型纪录片。它深入追踪了某个热门选秀节目的打投链条:从后援会如何组织粉丝大规模集资(涉及金额巨大),到这些资金如何通过灰色渠道购买水军、刷数据、甚至与节目组内部人员进行“利益交换”以获取情报和资源倾斜;再到背后操盘手如何利用粉丝情感进行PUA式运营,榨取他们的金钱和精力;最后还采访了几位耗尽家财、身心俱疲的“破产”粉丝,镜头前他们悔恨交加的神情令人触目惊心。
视频证据确凿,逻辑清晰,揭露的问题触目惊心,首指选秀经济的畸形核心。
【叮!食用‘深度揭秘瓜’——选秀打投黑产。评级:A-。收益:+355 瓜币!】
情绪能量图谱剧烈波动:【愤怒:40%】、【震惊:25%】、【悲哀:20%】、【其他:15%】。
高收益!高强度情绪能量!
秦甘薇心脏狂跳。这个瓜一旦分享出去,绝对能引爆舆论,对畸形的选秀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也能为她带来海量的瓜币收益!
但是,风险呢?
这无疑会触碰到一个庞大的、由平台、制作公司、经纪公司、粉头等组成的利益集团!其反扑力量恐怕不会比“零”温柔多少!而且,这种大规模揭露行业黑幕的行为,是否会触发系统的“净化协议”?或者引来其他未知的规则惩罚?
她死死盯着那个【分享至时空节点】的图标,手指悬在空中,内心进行着激烈的天人交战。
分享,可能获得巨大的能量,加速升级,但也可能引火烧身,万劫不复。
不分享,则只能继续缓慢爬行,在“零”的威胁下苟延残喘。
怎么办?
她的目光扫过情绪能量图谱上那巨大的“愤怒”和“悲哀”色块,又想起视频里那些被榨干青春的粉丝绝望的眼神。
一种难以言喻的愤怒和责任感在她心中升腾。
这些黑暗的东西,难道就因为害怕报复,就要永远掩盖在光鲜的舞台之下吗?她拥有系统,窥见了这些污秽,难道就只是为了自保而视若无睹吗?
她想起了自己“安全区”的构想。真正的“安全”,不应该只是自己的一隅偏安,更应该包括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好、更干净的努力。揭露这些黑产,本身就是对行业的一种“净化”!
赌了!
她不再犹豫,用意念锁定了这个A-级瓜,集中精神,希望这个揭露行业黑幕的视频,能够被广大观众、有良知的媒体以及相关监管部門看到!
指尖落下,重重点击!
【分享至时空节点】!
微光亮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稍微明亮一些。
【-0瓜币!(A-级瓜自带高关注度,分享消耗豁免)】
系统提示闪过,秦甘薇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这是系统对高价值“瓜”的某种激励机制?
她来不及细想,立刻紧张地关注着外界的反应。
几分钟后,她的日常手机开始被各种新闻APP的推送淹没!
“爆!选秀打投黑产链曝光,涉及巨额资金与灰色交易!”
“揭秘粉丝集资乱象:你的‘爱’成了谁的提款机?”
“多家官媒点名批评选秀节目畸形生态!”
“XX选秀节目官方发布声明,称将严肃调查相关问题!”
热搜榜瞬间被相关词条占领!舆论一片哗然!视频中揭露的种种黑幕,彻底点燃了公众的怒火!粉丝震惊,路人谴责,官媒下场,涉事节目和平台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成了!引爆了!
秦甘薇看着系统里疯狂跳动的资产数字,感受着脑海中不断响起的收益提示音,心中却没有太多喜悦,只有一种沉重的释然。
她知道,自己再次搅动了风云,也再次将自己置于了危险的境地。
但这一次,她不再仅仅是出于自保或反击。
她看着系统日志里新出现的记录:
【-- 时间 --】【宿主主动分享】【高价值行业揭秘瓜‘选秀打投黑产’己分发,引发大规模舆论关注及行业震荡。】
【-- 时间 --】【能量收集(爆发)】【汲取到海量‘愤怒’、‘震惊’、‘支持揭露’等高强度情绪能量……】
她的眼神异常平静。
“既然躲不过……”
“那就让这场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
(http://www.220book.com/book/WQM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