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天起,李雨桐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仿佛被卷入了一个高速旋转的漩涡。她不再是那个只需打理好别墅事务、完成张景琛交办的零星工作的生活助理。她的身份多了一重——文化广场项目核心团队的预备成员,负责前期资料与创意构思。这个身份带来的,是如山般沉重的责任和近乎贪婪的求知欲。
她那个位于总裁办外侧的小隔间,迅速被各种资料淹没。厚重的城市规划条例、国内外知名广场案例集、北城地方志、民俗文化研究论文、地质勘探报告……这些原本离她生活很遥远的专业书籍和文件,如今成了她每日必须攻克的堡垒。
白天,她埋首在纸堆和电脑屏幕前,眼镜后的双眼因长时间阅读而布满血丝。她像一块被晒干的海绵,疯狂地汲取着水分,努力理解那些晦涩的专业术语,试图将规划、建筑、景观等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要点、疑问和偶尔迸发的灵感碎片。
她的身影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北城老区,那个即将被改造的文化广场及其周边。她不再只是隔着资料想象,而是用脚步去丈量那片土地。她看着广场边缘那几棵据说有上百年树龄的老榕树,树冠如盖,虬枝盘错,默默见证着城市的变迁;她抚摸着旁边老街区那些斑驳的墙体,感受着岁月留下的痕迹;她坐在广场边缘的长椅上,观察着来往的市民——晨练的老人、嬉戏的孩童、匆匆而过的上班族、坐在树荫下下棋的中年人……
她不再是设计师,更像一个社会观察者。她带着一个小本子,记录下她看到的一切:老人们抱怨缺乏遮风避雨的休息区,孩子们渴望有更安全的游戏场地,年轻人希望能有个举办小型文化市集的空间……她甚至鼓起勇气,上前与一些看起来面善的本地居民攀谈,听他们讲述关于这个广场、这条老街的记忆和故事。那些鲜活的、带着烟火气的需求和建议,是任何书面报告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晚上回到别墅,她也并未停歇。常常是匆匆吃完晚餐,便又钻进了那间被她临时征用为“第二工作室”的书房。台灯亮到深夜,桌上铺满了她手绘的场地分析草图、人流模拟图,以及那些记录着市民声音的笔记本。她试图从这些庞杂的信息中,提炼出那个能够打动评委、真正属于这片土地的“灵魂”。
张景琛几次深夜回到别墅,玄关的灯亮着,客厅安静无声,唯有书房门缝下透出的那一线光亮,以及隐约传来的键盘敲击声或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昭示着里面的人还未休息。他会在书房门口停留片刻,目光落在那扇紧闭的门上,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眼神却比平时深沉几分。
他没有推门进去,也没有出声打扰,只是沉默地看上一会儿,然后转身离开。第二天,李雨桐会发现厨房的保温柜里,总是温着一份精致的点心和一碗炖品,或者是冰箱里多了几种新鲜水果。她心里明白,这是他不问缘由、不动声色的支持。这份沉默的关怀,成了她在疲惫深夜里继续坚持下去的一股暖流。
项目组内部的讨论会气氛日益紧张。设计部提交的几轮概念方案,虽然各有亮点,但在张景琛看来,总是差了那么一点“击中人心”的东西。不是过于追求现代感而忽略了本土文化,就是过于保守缺乏新意,或者在功能性上有所欠缺。
又一次讨论会上,气氛有些凝滞。设计总监阐述完一个以“城市客厅”为主题的最新方案,强调其开放性和现代感。张景琛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未置可否,但眉宇间那细微的蹙起,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的不满意。
“开放性有了,但‘文化’和‘广场’的记忆点不够突出。”他言简意赅地点评,“感觉放在任何一个新兴城市的CBD都可以,缺乏北城独有的基因。”
设计总监面露难色,团队成员们也陷入了沉思,会议室里一时无人说话。李雨桐作为列席记录人员,坐在靠墙的位置,心脏怦怦首跳。她看着投影幕布上那张效果图,光鲜亮丽,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她脑海中飞快地闪过这些天在广场周边的所见所闻,那些老榕树,那些斑驳的墙壁,那些市民的期盼……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她的思绪。
她深吸一口气,鼓起此生最大的勇气,在众人沉默的间隙,轻轻举了一下手。所有人的目光,包括张景琛那深邃而带有压力的视线,瞬间都聚焦到了这个平时在会议上只负责记录的年轻女孩身上。
“张总,总监,我……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她的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发颤,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张景琛看着她,没有催促,只是淡淡地吐出一个字:“说。”
“我最近去广场那边实地看了很多次,”李雨桐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稳,她拿起自己的笔记本,“我发现,广场东南角那几棵老榕树,几乎是所有老居民记忆的一部分,他们在树下乘凉、下棋、聊天,承载了很多情感。而旁边老街的墙体,虽然斑驳,但上面那些模糊的标语和痕迹,本身就是一部微缩的城市历史。”
她顿了顿,看向张景琛和设计总监,继续说道:“我在想,我们的‘城市客厅’,是不是可以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能安放记忆、激发参与感的地方?比如,我们能不能保留并强化那几棵老榕树作为核心景观,在树下设置一些融入现代设计、但造型取自老式茶馆的休闲座椅?能不能在老街那段最具特色的墙体基础上,设计一道可互动的‘光影记忆墙’,利用投影技术,定时播放由市民提供的、与广场相关的历史老照片和故事片段?”
她越说思路越清晰,语速也渐渐快了起来:“甚至,我们可以预留出一块灵活的‘市民画廊’区域,定期邀请本地艺术家或普通市民来展示他们的作品,或者举办小型的文化市集。让这个广场,真正地‘活’起来,不仅好看,更好用,更有温度,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当她说完,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有些惊讶地看着她,包括设计总监。这个建议,跳出了单纯的空间设计范畴,融入了社会学、公共艺术和社区营造的理念,细腻而富有巧思。
张景琛原本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他深邃的目光落在李雨桐因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上,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眸里,极快地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亮光,如同夜空中骤然闪过的流星。他没有立刻表态,但坐在他旁边的设计总监明显看到,张总那一首微蹙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舒展了一些。
“记忆……参与感……温度……”设计总监喃喃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眼中渐渐焕发出新的神采,“李助理这个角度……很有意思!这确实是我们之前忽略的!我们太执着于形式了!”
会议室里凝固的气氛,仿佛被这个来自“外围”的声音,悄然打破了一个缺口。李雨桐站在那里,感受着众人目光中的惊讶、审视,以及一丝隐约的认同,心中充满了忐忑,但更多的,是一种想法被认真倾听、价值被初步认可的激动。她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但至少,她成功地在这片思维的冻土上,投下了一颗可能孕育生机的种子。
作者“好想梦成真”推荐阅读《离婚当天,总裁捡我回家》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QN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