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5章 首次考试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王爷,您得医保卡过期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WR5U/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麦垛埂”推荐阅读《王爷,您得医保卡过期了》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有了徐光启的加入,玻璃研制项目进展神速。他不仅翻译出了羊皮册上的关键配方和工艺流程,还结合自己以往对矿物的了解,对其中一些模糊之处进行了推测和验证。格物院的李博士带着弟子们负责设计能达到更高温度的“八卦回风熔炉”,墨家子弟则凭借其精湛的陶艺和耐火材料技术,负责熔炉的砌筑和配套坩埚、吹管等工具的制作。

科学院的后院一角,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手工作坊,整日里烟火气弥漫,叮当声不绝。失败是家常便饭,不是配方不对导致玻璃浑浊不清,就是温度控制不佳导致炸裂,或是吹制技术不过关成了奇形怪状的疙瘩。但每一次失败,都被详细记录,分析原因,调整参数。

就在这反复试验中,“格物科”的首次考试,终于在京城贡院旁边的专用考场内,拉开了帷幕。

与旁边庄严肃穆、只闻朗朗书声的恩科考场不同,“格物科”的考场外,景象颇为奇特。有寒门学子提着自制的算筹和简易测量工具,有民间匠人带着惯用的斧凿尺规,甚至还有几个穿着墨家服饰的弟子,神色平静地站在人群中。他们不像文人那般高谈阔论,大多沉默着,或默默检查着自己的工具,或好奇地打量着未来的“同场竞技”者。

考题发下,果然与经义策论大相径庭。

第一题便是:“今有圆田,径十步,问田积几何?并述其由。”

第二题:“欲将巨石移至高台,可用何法?试绘其图,并言其理。”

第三题:“辨此五石,分述其名、其性、其用。”(桌上放着磁石、石灰石、石英等样品)

第西题:“观此水漏(简易沙漏),述其计时之理,并言其优劣及改进之方。”

这些题目,对于熟读西书五经的秀才举子而言,或许如同天书,但对于这些平日里就与算学、工匠、自然打交道的考生来说,却是正中下怀。考场内顿时响起一片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允许使用)、沙沙的绘图声,以及摆弄矿石样本的细微声响。考官们(由科学院博士、墨家学者及部分开明官员组成)穿梭其间,仔细观察着考生们的操作与解答。

消息传到贡院那边,等待考试的文人士子们议论纷纷,有鄙夷的,有好奇的,也有暗自心惊的——看来这“格物科”,并非儿戏。

考试顺利进行,阅卷工作则由科学院和墨家学者主导,严格按照预设的评分标准进行。 最终,近百名考生中,择优录取了三十人。其中既有精通算术的寒门士子,也有技艺精湛的年轻工匠,还有两名表现出色的墨家弟子。放榜之日,这三十人的名字张贴在贡院外墙,虽不及进士榜那般万众瞩目,却也引来了不少围观和议论。入选者自是欢欣鼓舞,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前程。

林挽亲自接见了这第一批“格物科”的佼佼者,勉励他们进入科学院或相关衙门深造、实习,将所学用于实践。这标志着,大梁第一批通过非传统科举途径选的、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官僚”雏形,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格物科”的成功举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朝堂上的反对声浪。 毕竟,选的人才是实实在在的,考试的严谨性也无可指责。萧衍对此结果表示满意,下旨褒奖了有功人员。



    (http://www.220book.com/book/WR5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王爷,您得医保卡过期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WR5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