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年从裁判室里出来,程雪和李明迎上来:“年姐,怎么样?”
余年觉得自己至少发挥了正常水平:“还可以。”
下午的时候,余年收到消息,己经入围决赛了。
余年放下手机告诉程雪和李明这个消息,两个人特别激动,但余年却淡淡的。
因为入围,是她意料之中。
后面的决赛才是重头戏。
决赛的通知邮件在当晚送达,除了确认信息,还附上了最终环节的规则。主题将在比赛开始那一刻现场公布,材料限定在组委会提供的“神秘材料箱”内。
余年关掉邮件,脸上不见波澜,眼神却锐利了几分。这才是真正考验设计师底蕴和创造力的时刻。
决赛日,工作间。
十二个独立工作间环绕着中央展示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当时钟指向九点,大屏幕上赫然出现本次挑战赛的主题——
「裂痕之光」
余年沉稳地站在工作台前,心里难免有几分慌张而面色不显,检查了一番主办方提供的材料,心里有了想法。
她先拿出一块黑曜石,将其细细打磨成椭圆形,又用铂金为其制作底托,把它镶嵌在上方。但这只是开始。黑曜石本身光滑完整,并未体现“裂痕”。
紧接着,她取过一把精密的刻刀,屏住呼吸,在那光滑如镜的黑色石面上,精心雕刻出数道放射状的、深邃的裂痕。每一道裂痕的走向、深浅都经过深思熟虑,仿佛这块石头曾承受过巨大的压力而从内部迸裂。
然后,她拿出了关键材料——金箔和特制透明树脂。
她将极薄的金箔小心地撕成不规则的小片,用细镊子夹起,一点一点地嵌入那些人工雕刻出的“裂痕”深处。随后,她将透明的树脂缓缓注入裂痕,将金箔牢牢封存其中。
这个过程极其考验耐心和稳定度。树脂不能多也不能少,必须完美填充裂痕又不溢出表面,否则便会破坏整体的美感。
完成这一步,她将初步成型的作品放入特制的光固化灯下进行照射。树脂凝固,那些金色的裂痕被永久定格。
但这还不够。她选取了细小的白钻原石,没有采用传统的爪镶,而是运用了极其考验技巧的 隐秘式镶嵌”,让这些未经彻底打磨、仍带些许天然棱角的钻石,如同星辰碎片,沿着铂金底托的边缘和部分金色裂痕的末端“生长”出来,仿佛光芒正从裂痕的核心挣扎着向外奔涌。
24小时倒计时结束,余年放下了工具。
展台上,余年那件名为“破镜”的胸针静静陈列。
轮到余年陈述时,她目光沉静地看着评委,声音清晰而平静。
“我们习惯于欣赏完美无瑕,但生命的力量,往往诞生于破碎之时。我选择黑曜石,因为它曾是被烈火淬炼、急速冷却的产物,本身就承载着‘创伤’的记忆。”
她的指尖虚指那些金色的裂痕。
“我亲手刻下这些裂痕,不是为了毁灭,而是为了创造光的通道。金,代表价值与不朽,它存在于裂痕深处,意味着真正的光芒源于对伤痛的接纳与转化。而这些未经精细打磨的钻石,”她指向边缘的星点光芒,“它们象征着新生力量粗糙而强大的生命力。”
“这件作品想表达的是——最耀眼的光,从来不是浮于表面的辉映,而是从最深的裂痕中,由内向外,破土而出的破晓。”
评委席上,几位泰斗交换了眼神,微微颔首。
最终评审结果需要综合挑战赛和复赛作品。当大赛主席念出铂金奖得主的名字——“Sylvia Yu, from a!”时,站在后台的余年,平静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极其清浅,却无比真实的笑容。
程雪和李明在场下几乎要跳起来。
许忆安刚到家,就看到余年的微博更新了。
图上的女孩握着奖杯,目光沉静地看向镜头。
配文只有一句。
gratulations!
许忆安勾起嘴角,发自内心地为她高兴,打开微信给她发消息。
X:恭喜。
Sylvia:谢谢~
许忆安看着她消息后面的波浪号,觉得自己的心也被波浪号给勾了一下。
X:回来请你吃饭。
余年却不买他的账。
Sylvia :不用了。
许忆安立马又不高兴了,但也不敢表现出来,怕以后余年连工作室的门都不让他进。
斟酌半天,许忆安才回复余年。
X:收到。
余年觉得这个人真是莫名其妙。
回国后,余年给程雪和李明发了出差补贴,并给他俩放了两天假,让他们好好休息,自己则照常去工作室开门。
这天余年刚开门,就有外卖小哥送了束花过来。
余年一头雾水:“这是谁送的?”
外卖小哥头都没抬:“反正收货人写的您的名字,您就拿着吧。”
余年只能稀里糊涂地收下了。
过了一会,陈锡发来了消息。
陈锡:收到花了?
Sylvia :原来是你送的!
陈锡:恭喜你斩获CR铂金奖。
收到别人的祝福,余年自然很高兴。
Sylvia:谢谢锡哥,我很喜欢。
陈锡:喜欢就好,今晚要不要一起吃个饭?
余年不是很想跟他单独约饭,于是婉拒。
Sylvia :不了,晚上还有事呢。
陈锡:上次都拒绝了,这次就赏个脸吧。
余年这次还收了花,更抹不下脸。
Sylvia :好的,不过得我请你。
陈锡:好啊,晚上见。
Sylvia :晚上见。
余年放下手机,看了看那束花,心里莫名的烦躁。
(http://www.220book.com/book/WRD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