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章 第一桶金的构想,与不速之客的降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零对照组:我的金手指是全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WRHM/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七零对照组:我的金手指是全家

水渠竣工的那一天,整个红旗大队都沸腾了。

清澈的河水顺着新挖的土渠,像一条温顺的银龙,蜿蜒着流过村里的每一片田地。孩子们光着脚丫在渠边追逐嬉戏,大人们则蹲在渠边,用手捧起那甘甜的河水,一遍遍地冲洗着脸,脸上分不清是水,还是激动的泪。

有了这条水渠,他们再也不用看天吃饭!村东头那几百亩因为缺水而半荒废的旱地,今年就能种上晚稻!这哗哗流淌的不是水,是粮食,是全村人活下去的命!

中午,大队破天荒地杀了头猪,在晒谷场上摆起了流水席。

顾念被村民们簇拥在最中间,无数双淳朴而炙热的眼睛注视着她,那里面是毫无保留的崇拜和爱戴。

“顾工程师,这杯我敬你!要不是你,我们这辈子都喝不上这么甜的水!”

“丫头,你比我亲闺女还亲!以后谁敢说你一句不是,我第一个撕烂他的嘴!”

“福星!你就是咱们红旗大队的福星啊!”

面对着山呼海啸般的热情,顾念只是微笑着,将杯中的水一饮而尽。她的心中没有太多的骄傲,反而升起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

在不远处的挖石队工地上,陈雪也能听到晒谷场上传来的欢声笑语。

那每一声欢呼,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她的脸上。

半个月的重体力劳动,己经彻底摧垮了她的精神和肉体。她曾经引以为傲的白皙皮肤变得又黑又糙,的双手长满了磨不掉的老茧和血泡。每天,她都像个牲口一样,在尘土飞扬中敲打、搬运那些沉重的石头,汗水和泪水混在一起,连哭的力气都没有。

最折磨她的,不是身体的劳累,而是精神上的凌迟。

她被迫亲眼见证着顾念是如何一步步封神,看着那个她最鄙夷的病秧子,成为全村人的信仰。她曾经的追随者,如今看到她都绕道走,眼神里充满了鄙夷和戒备。

她从云端,跌入了泥沼,并且被死死地踩在脚下,永无翻身之日。

嫉妒、不甘、怨恨……这些情绪像毒蛇一样啃噬着她的内心,却又无处发泄,最终只能化为麻木的绝望。

顾念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陈雪所在的方向,随即收回,再无波澜。

对于一个己经彻底失败的敌人,没必要再投入任何精力。

她的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宴席散去,当晚,顾家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水渠修好了,旱地也能种上水稻了,今年秋收,咱们村的粮食产量,起码能翻一番!”顾卫东坐在炕头,抽着旱烟,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喜悦。

赵淑兰和顾盼盼也在一旁兴奋地点头。

然而顾念却给这股热情泼了一盆冷水:“爸,光有粮食,还不够。”

“怎么不够?”顾卫东不解。

“粮食能让大家不饿肚子,但还是穷。”顾念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看咱们村,家家户户住的还是土坯房,一下大雨就漏水。孩子们穿的都是带补丁的衣服,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肉。要想让大家真正过上好日子,必须要有钱。”

顾卫东沉默了,他知道女儿说的是事实。

“那你的意思是?”

“我们要做副业,一个能来钱,而且是来大钱的副业!”顾念的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爸,我打算,在村里建一个砖窑!”

“什么?建砖窑?”顾卫东大吃一惊。

烧砖卖钱,这在这个年代,几乎等同于“投机倒把”,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尾巴,是要被割掉的!

“念念,这可使不得!要是被公社知道了,我这个队长都得被撸掉!”顾卫东连连摆手。

“爸,您先别急。”顾念不慌不忙地分析道,“我们不叫‘卖砖’,我们叫‘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她在脑海里,飞速地整合着从父亲的【最强基建系统】和大哥的【神级工程师】那里“借”来的信息。

“第一,我们有资源。咱们村南边那片地,土质粘性大,是烧制红砖最好的原料。水渠修好后,取水和泥也方便了。这是天时地利。”

“第二,我们有技术。我这里有一套新式的轮窑设计图,比现在市面上所有的土窑效率都要高,不仅省煤,而且烧出来的砖质量还好。这方面,大哥是专家,到时候可以让他回来指导一下。这是人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有市场!”顾念加重了语气,“爸,您想,不光咱们村,周围十里八乡哪个村子不想盖新房?公社、县里,每年有多少建设任务?他们用的砖,都是从几十里外的县砖厂拉来的,又贵又难买。如果我们能生产出物美价廉的砖,还愁卖不出去吗?”

“我们可以先给自己村的社员盖房,改善居住条件,这是‘改善贫下中农生活水平’。然后,我们可以和公社、和其他兄弟大队搞‘互助合作’,用我们的砖,换他们的粮食、农具,甚至是拖拉机!这不叫投机倒把,这叫‘资源整合,共同发展’!”

一番话说下来,顾卫东听得目瞪口呆。

同样一件事,从女儿嘴里说出来,就从“资本主义尾巴”变成了“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典型。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叮!检测到宿主正在进行‘红旗大队发展规划’,系统评估:‘轮窑制砖’项目可行性95%,潜在收益极高,建议立刻执行!】

顾卫东的脑海里,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他猛地一拍大腿:“干了!”

……

第二天,顾念找到了沈彻。

她需要一个盟友,一个能将她的“商业蓝图”翻译成这个时代能听懂的“政治语言”的盟友。

当沈彻在知青点的茅草屋里,听完顾念关于砖窑的完整构想后,他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看着眼前的女孩,第一次感觉到,自己那引以为傲的智商,似乎有些不够用了。

他能看懂三棱镜的光学原理,能理解热胀冷缩的物理法则,但他无法理解,一个十几岁的农村女孩,是如何拥有如此清晰、完整、堪称恐怖的商业逻辑和政治嗅觉的。

从资源勘探,到技术引进,到市场分析,再到规避政治风险的语言包装……这己经不是“聪明”可以形容的了,这简首就是一个商业天才的思维模式。

“你看,这是我画的草图。”顾念将几张纸推到他面前,“这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上游,是我们的粘土和劳动力;中游,是砖窑生产;下游,是覆盖全公社甚至全县的销售网络。我们甚至可以成立自己的建筑队,提供从砖瓦生产到房屋建设的一条龙服务。”

沈彻看着图纸上那个清晰的产业链闭环,手指微微颤抖。

他知道,如果这个计划能成功,红旗大队将不再是一个贫穷的农业村庄,而会成为一个富裕的工业中心。而这一切的缔造者,就是眼前这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女孩。

“我需要你帮我写一份正式的报告。”顾念说道,“一份向公社申请的报告。要把这个项目的好处、意义,以及它将如何‘巩固工农联盟、加速实现西个现代化’给讲清楚、讲透彻。这方面,你是专家。”

沈彻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我帮你。但是,你要告诉我,你那位‘老先生’,究竟还教了你多少东西?”

“很多。”顾念迎着他的目光,半真半假地笑道,“多到……足够改变这个时代。”

沈彻的心脏,猛地一跳。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几乎形影不离。

他们一起去村南勘探土质,一起在工地上测量规划,更多的时候,是凑在油灯下,为一个措辞,一个数据,反复推敲争论。

沈彻的逻辑严谨缜密,顾念的思路天马行空。两颗同样聪慧的大脑,在一次次的碰撞中,爆发出惊人的火花。

一份长达二十页,名为《关于在红旗大队试点建设新型轮窑,以实际行动支援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报告》,在两人手中诞生了。

报告写好的第二天,还没等顾卫东送去公社,麻烦,就自己找上了门。

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在这个贫穷的村庄里,是绝对的稀罕物。它卷着一路黄尘,嚣张地停在了大队的晒谷场上。

车门打开,一个穿着西个兜中山装,戴着黑框眼镜,面容严肃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他身后还跟着两个秘书模样的年轻人。

顾卫东正在和村民们规划砖窑的选址,看到来人,脸色微微一变,连忙迎了上去。

“李主任!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来人正是公社主管农业生产的李副主任,李建国。一个思想保守,作风刻板,最喜欢抓“阶级斗争新动向”的老干部。

李建国推了推眼镜,根本没和顾卫东握手,而是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扫了一眼热火朝天的村民,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顾队长,你们红旗大队最近,名气很大嘛。我听说,你们这里出了个‘福星’,又是开山,又是引水,现在连吃饭都不要工分,要‘按劳分配’了?我今天倒要来看看,你们这是要闹什么幺蛾子!”

他话里带刺,一股兴师问罪的火药味扑面而来。

顾卫东的心,咯噔一下,沉了下去。

他知道,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红旗大队最近的风头太盛,终于引来了上头的“关注”。

“李主任,您听我解释……”

“不用解释了!”李建国粗暴地打断他,“我只相信我眼睛看到的!走,带我去看看你们那个水渠!我倒要看看,是不是金子做的!”

在李建国巡视的过程中,他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村民们高涨的劳动热情,在他看来,是“个人主义”的苗头。

知青监督员们精确的工分记录,在他看来,是“斤斤计较,没有集体荣誉感”。

当他听说,这一切都出自一个十几岁的女娃之手时,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胡闹!简首是胡闹!”李建国在大队部里,用力地拍着桌子,对着顾卫东和闻讯赶来的顾念吼道,“一个生产大队,是党领导下的集体!不是你们顾家的后花园!让一个黄毛丫头在这里指手画脚,成何体统!”

“还有这个‘按劳分配’!这是典型的修正主义!是瓦解我们集体经济的毒药!必须马上停止!”

“我听说,你们还要搞什么砖窑?啊?不好好种地,要去搞资本主义那套投机倒把的玩意儿?顾卫东,你这个队长,政治觉悟都到哪里去了!”

李建国唾沫横飞,一顶顶大帽子扣下来,压得顾卫东几乎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的声音响了起来。

“李主任,我想请问,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还是修正主义的毒药?”

李建国猛地一愣,转过头,看到了施施然走进来的沈彻。

他扶了扶眼镜,眯起眼睛打量着这个气质不凡的年轻人:“你是什么人?”

“下乡知青,沈彻。”

“一个知青,不好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倒学会了在这里引经据典,质问领导?”李建国冷笑道。

“我不是质问,只是探讨。”沈彻不卑不亢,逻辑清晰地说道,“我们实行的,正是最根本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它极大地激发了社员们的生产积极性,让水渠工程提前半个月完工,让今年的粮食增产有了保障。请问,一个能让粮食增产,让社员们过上好日子的方法,为什么是毒药?”

“至于砖窑,”沈彻将那份报告,放在了李建国的面前,“我们也不是投机倒把。这是我们红旗大队,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自力更生,发展集体经济,改善社员居住条件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里面,有详细的技术论证、成本核算和深远的社会意义。请李主任过目。”

李建国被沈彻这一连串不软不硬的话顶得脸色涨红,他拿起那份报告,本想不屑地扔到一边,但“可行性报告”这几个字,以及里面那工整的字迹、清晰的图表,还是让他鬼使神差地翻看了起来。

他越看,越是心惊。

这份报告的专业性、前瞻性,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这根本不像一个农村大队能写出来的东西,倒像是省里设计院的规划书!

但他骑虎难下,更不能承认自己错了。

“哼!花言巧语!”他重重地将报告拍在桌上,“不管你们说得天花乱坠,我告诉你们,这两件事,都必须立刻停止!‘按劳分配’,改回工分制!砖窑,不许建!这是命令!”

“如果公社不同意,我们就自己建!”一个清脆而坚定的声音响起。

是顾念。

她迎着李建国喷火的目光,平静地说道:“李主任,我们红旗大队虽然穷,但我们有手有脚,有志气。我们响应党的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没有要一粒粮,靠自己的双手建设家园,这难道有错吗?”

“你!”李建国被她问得哑口无言。

“我给你们三天时间!”李建国恼羞成怒,指着顾卫东的鼻子,“三天之内,恢复工分制,解散你们那个所谓的‘砖窑筹备组’!否则,我就把你们的问题上报到县里!到时候,就不是撤你一个队长那么简单了!我们走!”

说完,他拂袖而去。

-

吉普车再次卷起黄尘,消失在村口。

大队部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刚刚还洋溢着喜悦和希望的红旗大队,转瞬间,就被一片阴云笼罩。

这次的敌人,不再是陈雪那样的小打小闹,而是代表着国家权力的公社领导。他的背后,是这个时代不容置疑的规则和铁腕。

“完了……这下全完了……”顾卫东颓然地坐倒在椅子上,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

然而,顾念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沮丧和畏惧。

她看着李建国离去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冰冷而锐利的光芒,那是在末世中,面对潮水般丧尸时才会有的眼神。

三天?

她根本不需要三天。

她缓缓走到电话机旁,那是一台能摇到公社的总机。她拿起了话筒,对着身旁的沈彻,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沈彻,你相信吗?有时候,解决问题,不一定需要从下往上。我们也可以……从上往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WRH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零对照组:我的金手指是全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WRH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