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副主任那事过去没几天,处理结果就下来了。
他外甥“投机倒把”加“乱搞男女关系”证据确凿,首接被送去劳教了。
郑副主任自己也因为“滥用职权”、“纵容亲属”、“工作作风粗暴”等问题,被停职审查,看样子是再也翻不了身了。
消息传到红星大队,村民们议论纷纷,都觉得大快人心。
“活该!让他整天想着整人!”
“就是!还想搞垮咱们的缝纫组,呸!”
“多亏了晚晚和陈同志啊!”
经过这一遭,缝纫组在村里的地位不降反升。
以前还有些人心里犯嘀咕,觉得这缝纫组是不是真有点“资本主义尾巴”,现在彻底没这种想法了。
连公社副主任想搞都没搞垮,这说明啥?
说明缝纫组根子正!路子对!
而且,人家苏晚晚和陈明泽,那是真有本事,有靠山!
跟着他们干,准没错!
这下,之前那些观望的、犹豫的妇女,心思都活泛起来了。
这天,苏晚晚家院子外头,围了好几个妇女,你推我搡的,都想进去跟苏晚晚说上话。
王桂花端着个针线筐从屋里出来,看见这阵势,笑了。
“都挤在这儿干啥呢?想加入我们缝纫组?”
妇女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桂花嫂子,你看我这针线活还行不?能不能也来跟着干?”
“是啊是啊,我纳鞋底可快了!”
“我不要钱都行,就想跟着学点手艺!”
王桂花心里得意,但面上还是端着。
“这事我可做不了主,得问晚晚妹子。”
正说着,苏晚晚从屋里出来了。
她今天穿了一件自己做的碎花衬衣,衬得皮肤更白了,往那儿一站,就跟画上的人似的。
妇女们一看她,声音都小了下去,眼神里带着点敬畏和期盼。
苏晚晚目光扫过众人,脸上带着淡淡的笑。
“嫂子们都想加入缝纫组?”
“想想想!”妇女们连连点头。
苏晚晚沉吟了一下,说道:“咱们缝纫组,讲究的是团结,是手艺,是规矩。”
“想加入,可以。但有几条,得先说清楚。”
“第一,手脚要干净,不能偷奸耍滑,不能把组里的东西往自家拿。”
“第二,嘴巴要严实,不能到处瞎嚷嚷,更不能背后说组里人的是非。”
“第三,得服从安排,叫干啥就干啥,不能挑三拣西。”
她顿了顿,看着众人:“能做到这几条的,留下来。觉得做不到的,现在就可以走了。”
妇女们互相看了看,没人动弹。
“能做到!”
“晚晚妹子,你放心,我们肯定守规矩!”
苏晚晚点点头:“那行。桂花嫂子,你带她们去登记一下名字,看看各自擅长啥。”
她又对众人说:“咱们丑话说在前头,刚进来的,算是学徒,工钱少点。等手艺好了,做活细致了,工钱自然就上去了。多劳多得,公平合理。”
“哎!好!好!”妇女们喜出望外,赶紧跟着王桂花去登记了。
缝纫组的规模,一下子扩大了一倍还多。
人多了,地方就不够用了。
苏晚晚跟赵队长商量了一下,把生产队闲置的一间旧仓库借了过来,简单收拾了一下,作为缝纫组新的活动场地。
这下更正规了。
苏晚晚把人员分成了几个小组。
王桂花还是技术组长,负责带新手,检查成品质量。
韩奶奶年纪大,经验丰富,负责裁剪和指导一些复杂的针法。
另外两个手脚麻利的年轻媳妇,当了小组长,各自带一队人。
苏晚晚自己,则总管全局,负责接单、采购原料和销售。
她还制定了更详细的规章制度,比如考勤制度、质量检验标准、收入分配方案等等。
缝纫组越来越像个小型的正规工厂了。
随着人员增加,产能也上来了。
苏晚晚通过老刘的渠道,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除了之前的内衣衬衣,又开始做小孩的罩衣、围嘴,老人的棉袄罩衫,甚至还有一些简单的床上用品。
因为她们做的东西质量好,款式也比供销社的强,价格还公道,渐渐打出了名气。
不光是老刘那边要货,连县里百货公司的钱经理,也主动找上门来,想从她们这里进货,放在百货公司卖。
苏晚晚跟钱经理谈了个不错的合作条件,又多了一条稳定的销路。
缝纫组的收入水涨船高。
参与的妇女们,每个月分到的钱,比家里男人挣的工分还多!
家里伙食改善了,孩子穿上了新衣服,有的甚至开始攒钱准备盖新房子了!
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笑容。
她们在村里的地位也明显提高了。
以前,她们就是普通的农村妇女,除了下地干活就是围着锅台转。
现在,她们是有一技之长的“工人”,能挣现钱,能养家!
连自家男人对她们都客气了不少。
村里其他男人看着眼热,回家没少数落自家婆娘。
“你看看人家王桂花!再看看你!同样都是女人,人家咋那么能干?”
“你要是有人家苏晚晚一半本事,咱家早发财了!”
妇女们心里憋着一股劲,干起活来更加卖力。
整个红星大队的风气都为之一变。
以前农闲时,妇女们多是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地嚼舌根。
现在,有点上进心的,都想着怎么提高手艺,多挣点钱。
连带着村里的矛盾都少了不少。
苏晚晚看着缝纫组蒸蒸日上,心里很有成就感。
这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营生,更是她在这个时代,为这些勤劳却缺乏机会的妇女们,开辟的一条新路。
她偶尔也会想起张翠花和李秀娥那几个人。
听说她们现在在村里彻底被孤立了。
以前还能凑在一起说点闲话,现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别人家女人在缝纫组挣钱,她们只能眼巴巴看着,回家还要被男人埋怨。
那日子,想想就难受。
苏晚晚对此毫无同情。
路都是自己选的。
当初给过她们机会,是她们自己作死。
怪不得别人。
她现在忙着呢。
除了管理缝纫组,她还在琢磨着开发新产品。
最近通过老刘,接触到一些南方的客户,好像对刺绣工艺品挺感兴趣。
或许,可以组织手巧的嫂子们,学学刺绣?
那利润,可比做衣服高多了!
嗯,这个可以有!
她的“事业版图”,正在稳步扩张。
名利双收的感觉,确实不错。
悲恒河的于小鱼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S4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