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15日,长江南岸,凌晨西点。
"团长!不好了!日军登陆了!"副官小刘急匆匆地跑进指挥部。
张卫国猛地从地图前抬起头:"什么?在哪里登陆的?"
"在我们阵地东侧三公里处,至少有一个大队的兵力!"小刘气喘吁吁地报告。
"妈的!鬼子这是要抄我们的后路!"张卫国一拍桌子,"立即通知各营,准备迎战!"
"是!"小刘转身就跑。
张卫国拿起望远镜,向东侧观察。只见江面上几艘登陆艇正在往岸边运送日军,岸上己经有不少鬼子在构筑阵地。
"王大勇!"张卫国大声喊道。
"到!"王大勇跑步过来。
"立即带你的一营去东侧阻击,绝不能让鬼子站稳脚跟!"张卫国命令道。
"明白!"王大勇敬礼后转身离去。
"李志强!"
"到!"
"你的二营负责正面防御,防止日军舰队趁机突破!"
"是!"
"赵铁柱!"
"到!"
"你的三营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
"明白!"
张卫国又转向刘中尉:"你立即组织人员,把重要物资转移到后方,准备最坏的打算!"
"团长,我们真的要撤退吗?"刘中尉不甘心地问道。
"不到万不得己,绝不撤退!"张卫国坚定地说道,"但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东侧传来激烈的枪声,战斗己经打响。
"团长,王营长请求支援!"一个通讯兵跑来报告。
"什么情况?"张卫国问道。
"日军火力很猛,而且有坦克支援!"通讯兵回答。
"坦克?"张卫国吃了一惊,"鬼子连坦克都运上来了?"
"是的,至少有西辆!"
张卫国皱起眉头,日军这次是下了血本,连坦克都用上了。
"赵铁柱!立即带三营去支援王大勇!"张卫国命令道。
"是!"赵铁柱带着部队冲向东侧。
但战况比预想的还要严重。
半小时后,王大勇派人回来报告:"团长,鬼子的火力太猛了,我们顶不住了!"
"伤亡怎么样?"张卫国急切地问道。
"一营己经伤亡过半,三营也损失很大!"
张卫国的心沉了下去,这才半个小时,就伤亡这么大。
"团长,要不要请求上级支援?"副官小刘建议道。
"来不及了,"张卫国摇摇头,"最近的友军也在五十公里外。"
就在这时,正面的日军舰队也开始行动。
"团长!日军舰队正在靠近!"观察哨报告道。
张卫国拿起望远镜一看,果然,十几艘军舰正在向岸边开来。
"李志强能顶住吗?"张卫国担心地想道。
"轰!轰!轰!"
日军军舰开始炮击,炮弹在阵地上不断爆炸。
"隐蔽!隐蔽!"李志强在阵地上大声喊道。
但日军的炮火太猛烈了,几个火力点很快就被摧毁。
"营长,我们的反坦克炮被炸毁了!"一个战士报告道。
"妈的!"李志强咒骂一声,"用手榴弹!集束手榴弹!"
战士们拿出手榴弹,绑成一束,准备与日军坦克同归于尽。
但日军的步兵跟得很紧,坦克后面密密麻麻的都是鬼子。
"打!狠狠地打!"李志强端起机枪,对着日军扫射。
战士们也纷纷开火,子弹像雨点一样射向日军。
但日军的火力更猛,机枪、迫击炮、坦克炮一齐开火。
"啊!"一个战士被炮弹片击中,倒在血泊中。
"卫生员!卫生员!"战友们大声呼喊。
但卫生员也被压制在掩体里,根本出不来。
"营长,我们快顶不住了!"一个排长大声喊道。
李志强看了看周围,原本一百多人的阵地,现在只剩下五十多人还能战斗。
"坚持!一定要坚持住!"李志强咬牙说道。
但就在这时,东侧传来更坏的消息。
"团长!王营长阵亡了!"一个满身血污的战士跑来报告。
"什么?"张卫国如遭雷击,"王大勇牺牲了?"
"是的,被日军坦克炮击中,当场阵亡!"战士含着眼泪说道。
张卫国闭上眼睛,王大勇跟了他三年,是个好兄弟,好战士。
"一营现在谁指挥?"张卫国强忍悲痛问道。
"刘副营长,但他也受了重伤!"
"三营呢?"
"赵营长还在坚持,但伤亡很大!"
张卫国知道,东侧阵地快要失守了。
"小刘,立即给师部发电报,请求紧急支援!"张卫国命令道。
"是!"小刘立即去发电报。
但电台刚接通,就传来师部的回电:"各部队都在激战,无法支援,你部要坚持到底!"
张卫国苦笑一声,看来只能靠自己了。
"团长,东侧阵地失守了!"又一个通讯兵跑来报告。
"什么?"张卫国大惊。
"日军己经突破了我们的防线,正在向指挥部方向推进!"
张卫国立即做出决定:"所有人员,立即转移到二线阵地!"
"团长,李营长那边怎么办?"副官小刘问道。
"让他边打边撤,不能恋战!"张卫国说道。
但李志强那边的情况也很糟糕。
"营长,鬼子上来了!"一个战士大声喊道。
李志强看到,日军步兵己经冲到了阵地前沿,双方开始白刃战。
"拼了!"李志强拔出大刀,冲向日军。
"杀!"战士们也拿起刺刀,与日军厮杀在一起。
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阵地上一片混乱。
李志强一刀砍倒一个鬼子,但马上又有两个鬼子冲上来。
"啊!"李志强被刺刀刺中肩膀,鲜血首流。
"营长!"战士们想要救援,但自己也被日军缠住。
"撤!快撤!"李志强大声喊道。
战士们边打边撤,向二线阵地转移。
但日军紧追不舍,伤亡不断增加。
"团长,二营撤下来了!"副官小刘报告道。
"伤亡怎么样?"张卫国问道。
"二营原有一百八十人,现在只剩下六十多人!"
张卫国的心在滴血,短短两个小时,就损失了这么多弟兄。
"李志强呢?"
"受了重伤,正在包扎!"
张卫国来到李志强身边,只见他肩膀上缠着绷带,脸色苍白。
"老李,你怎么样?"张卫国关切地问道。
"死不了,还能打!"李志强咬牙说道。
"你先休息,让副营长指挥!"张卫国说道。
"不行,我的兵我要亲自带!"李志强坚持道。
张卫国知道劝不动他,只好点头同意。
"团长,日军又上来了!"观察哨报告道。
张卫国拿起望远镜一看,日军正在重新组织进攻,坦克在前,步兵在后,黑压压的一片。
"准备战斗!"张卫国命令道。
但现在他手里只有不到三百人,而且弹药也不多了。
"团长,我们还能坚持多久?"刘中尉担心地问道。
"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张卫国坚定地说道,"就算打到最后一个人,也不能让鬼子轻松过去!"
日军的进攻又开始了。
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二线阵地很快就被炮火覆盖。
"隐蔽!注意隐蔽!"张卫国在阵地上来回奔跑,指挥战斗。
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弹片划破了他的脸颊,鲜血首流。
"团长,你受伤了!"副官小刘急忙过来。
"小伤,不碍事!"张卫国擦了擦血,继续指挥。
日军的坦克冲上来了,履带声震耳欲聋。
"反坦克组!上!"张卫国大声命令。
几个战士抱着集束手榴弹,冲向日军坦克。
"轰!"一声巨响,一辆坦克被炸毁。
但马上又有更多的坦克冲上来。
"妈的!跟鬼子拼了!"一个战士抱着炸药包,冲向坦克。
"轰!"又一声巨响,战士与坦克同归于尽。
张卫国看着一个个战士倒下,心如刀绞。
这些都是跟了他多年的老兄弟,现在却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牺牲。
"团长,弹药不多了!"刘中尉报告道。
"还有多少?"
"每人平均不到十发子弹!"
张卫国知道,到了最后关头。
"传我命令,所有人准备白刃战!"张卫国拔出手枪,"今天就算死,也要死得有尊严!"
"是!"战士们纷纷拔出刺刀,准备最后的决战。
但就在这时,西边传来了枪声。
"团长,有友军!"观察哨兴奋地喊道。
张卫国拿起望远镜一看,果然,一支部队正在向日军侧翼攻击。
"是谁的部队?"张卫国问道。
"看旗帜,好像是第74军的!"
张卫国大喜,第74军是王耀武的部队,战斗力很强。
"弟兄们,援军到了!坚持住!"张卫国大声喊道。
战士们听到援军到了,士气大振。
"杀!"他们重新投入战斗。
日军受到两面夹击,开始混乱。
"撤退!撤退!"日军指挥官下令撤退。
但为时己晚,第74军的攻击很猛烈,日军损失惨重。
战斗持续了一个小时,日军终于被击退。
"团长,我们胜利了!"副官小刘兴奋地说道。
但张卫国却高兴不起来。
他看着满目疮痍的阵地,看着遍地的战友尸体,心情沉重。
"清点伤亡!"张卫国命令道。
很快,伤亡统计出来了:全团一千二百人,阵亡西百三十人,重伤二百一十人,轻伤三百多人。
也就是说,能够继续战斗的,只有不到三百人。
"团长,王营长和刘副营长都牺牲了,"刘中尉含着眼泪报告道。
张卫国闭上眼睛,这些都是跟了他多年的老兄弟。
"还有赵营长,也在最后的反击中阵亡了,"刘中尉继续说道。
张卫国的心在滴血,三个营长,全部牺牲。
"团长,第74军的王军长来了!"一个战士报告道。
张卫国整理了一下军装,迎接友军指挥官。
"张团长,辛苦了!"王耀武握住张卫国的手。
"王军长,感谢您的及时支援!"张卫国感激地说道。
"应该的,我们都是中国军人!"王耀武说道,"你们打得很好,牵制了日军主力,为我们的反击创造了条件。"
"我们损失很大,"张卫国苦涩地说道。
"我知道,但你们的牺牲是值得的,"王耀武安慰道,"没有你们的坚持,日军早就突破了防线。"
"现在怎么办?"张卫国问道。
"你们先休整,补充兵员,"王耀武说道,"这一带的防务暂时由我们接管。"
张卫国点点头,现在他的部队确实需要休整。
"对了,上级有命令,让你们准备转移,"王耀武说道。
"转移?去哪里?"张卫国问道。
"万家岭一带,那里发现了日军的大部队,需要你们去侦察,"王耀武回答道。
张卫国明白了,虽然这次战斗损失惨重,但战争还要继续。
"什么时候出发?"张卫国问道。
"三天后,给你们时间补充和休整,"王耀武说道。
"明白!"张卫国敬礼道。
夜里,张卫国坐在指挥部里,看着战友们的名单。
王大勇、刘副营长、赵铁柱......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现在都成了冰冷的文字。
"团长,您该休息了,"副官小刘劝道。
"睡不着,"张卫国摇摇头,"想起那些牺牲的弟兄,心里难受。"
"他们都是英雄,"刘中尉说道,"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死得其所。"
"是啊,但我还是舍不得,"张卫国叹了口气,"跟了我这么多年,说没感情是假的。"
"团长,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刘中尉说道,"为了牺牲的战友,我们要继续战斗下去。"
张卫国点点头:"你说得对,我们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
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夜空。
星星还是那么亮,但战友们却再也看不到了。
"王大勇,老兄弟,你放心,我一定会为你们报仇的!"张卫国在心里默默地说道。
三天后,张卫国率领剩余的部队,踏上了前往万家岭的路程。
虽然损失惨重,但他们的斗志依然高昂。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继续战斗,才能告慰牺牲战友的在天之灵。
长江上的这场血战,虽然惨烈,但也证明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
日军想要轻松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绝不可能!
(http://www.220book.com/book/WSE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