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验会的成功,如同给濒死的晨星玩具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众筹金额在随后几天持续攀升,最终定格在了五万八千多元,支持人数超过三百人。这笔钱对于偿还巨额债务虽是杯水车薪,但对于眼下的工厂而言,无疑是久旱逢甘霖。
它不仅解决了购买第二批元器件和支付少量紧迫欠薪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林辰无可置疑的权威和工人们坚定不移的信心。老陈厂长和留下的工人们,现在对林辰的每一个指令都执行得一丝不苟,充满了干劲。
工厂角落的临时研发区,如今正式升级为“核心生产车间”。林辰用众筹资金购置了更好的电烙铁、示波器、万用表等工具,并添置了一台小型的3D打印机,用于打印一些定制的小零件和传感器支架,使得“小星”的内部结构更加优化和规整。
第一批二十个“小星”在体验会后己经寄给了最早的支持者。根据后台反馈和张伟搜集的社交媒体评价,口碑持续发酵。大多数用户都对“小星”的互动性赞不绝口,认为其物超所值。但也出现了一些中肯的反馈和建议:
“动作很流畅,但有时候反应有点慢,尤其是切换模式的时候。”
“故事库内容有点少,听几遍就腻了。”
“要是能听懂我说话,跟我简单对话就好了,老是靠摸,虽然有意思,但有时候不方便。”
“外壳材质感觉还是有点廉价,希望能更好一点。”
这些反馈,正是林辰所期待的。他深知,“小星1.0”只是一个起点,是验证核心交互模式的MVP(最小可行产品)。现在,他需要在此基础上,开始真正的“研发起步”,向着他最初设想的、更完善的“智能陪伴机器人”迈进。
他将工人们分成两组。一组由李伯带领,继续负责“小星1.0”后续订单的生产组装,严格把控质量。另一组,则是由他亲自带领,包括老陈厂长和另外两名比较有悟性的年轻工人,开始了“小星2.0”的研发攻关。
研发的首要目标,就是解决用户反馈的核心问题,并尝试集成更高级的功能。
1. 性能优化与内容扩展:
反应慢和故事库小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林辰利用系统赋予的【基础逻辑编程】知识,重新优化了代码结构,减少了模式切换时的延迟。同时,他着手建立了一个更庞大的“行为库”和“内容库”。他发动张伟和几个关系好的文科生同学,帮忙编写更多有趣的短故事、设计新的互动游戏逻辑,并录制了更多不同情绪的音效。他甚至开始尝试利用一些开源的TTS(文本转语音)引擎进行本地化优化,使得“小星”的语音听起来更自然一些(虽然暂时还无法实现个性化对话)。这部分工作主要依赖于软件层面的迭代,对硬件改动不大。
2. 语音交互的探索:
用户对语音交互的渴望最为强烈。这也是林辰最初的目标。他再次审视系统商城。
【简易语音关键词识别库】(需自行集成),售价12科技点。
他现在拥有15点影响力,按照系统之前提示的“影响力与科技点可按一定比例兑换”的模糊规则,他或许可以尝试兑换。
他集中精神,尝试与系统沟通:“系统,兑换科技点。”
【检测到宿主拥有影响力:15。当前兑换比例:10影响力= 1科技点。是否兑换?】
【是/ 否】
10:1的比例!林辰微微皱眉,这比他预想的要低。15点影响力只能兑换1.5科技点,显然无法兑换成整数。他暂时放弃了兑换,看来需要积累更多影响力才行。
既然首接购买模块行不通,他决定利用现有知识进行尝试。他知道一些开源的关键词识别方案,比如基于单片机的离线识别库,虽然识别率有限、词库很小,但或许可以作为一个过渡方案。他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研究、调试和降噪处理,勉强实现了一个仅能识别五六个核心指令(如“小星”、“讲故事”、“跳舞”、“休息”)的简易版语音唤醒和指令系统,识别率和抗干扰能力都还很初级,但总算迈出了从无到有的一步。他将这个功能作为“小星2.0”的测试选项,计划在小范围用户中收集数据。
3. 材料与结构的升级:
针对外壳质感的反馈,林辰将目光投向了之前看中的【低成本高韧性塑料改性配方】(初级),售价8科技点。如果能解锁这个,他就可以利用库存的普通ABS塑料颗粒,生产出质感、强度和耐用性都提升一个档次的外壳。
他现在有15点影响力,如果按10:1比例,需要80点影响力才能兑换8科技点,这显然不现实。他注意到系统提示下面有一行小字:“注:完成特定成就或任务,可能获得科技点奖励或解锁特殊兑换渠道。”
“特定成就……”林辰思索着,“比如,众筹成功算不算?或者,达到某个销售里程碑?”
他决定一边继续积累影响力,一边留意可能触发的任务。
在硬件结构上,他利用新购置的3D打印机,设计并打印了更合理的内部骨架和传感器固定件,使得组装更方便,结构更稳固。他还尝试优化了电池仓设计,提升了续航时间。
研发的过程是枯燥且充满挑战的。无数个夜晚,林辰都泡在车间里,对着电路板调试程序,在电脑前模拟结构应力,或者和工人们一起讨论生产中的细节问题。失败是家常便饭,一个代码bug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卡死,一个结构设计失误可能导致传感器无法准确触发。
但每解决一个问题,每看到“小星2.0”的原型机又多出一项新功能或者性能有所提升,巨大的满足感便油然而生。老陈厂长看着林辰废寝忘食的样子,既心疼又欣慰,只能默默地准备好宵夜,确保车间的后勤。
在这个过程中,林辰不仅是在研发产品,更是在搭建一个属于晨星玩具厂的、初步的研发体系。他将一些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固化下来,培训那两名年轻工人,让他们逐渐能够独立完成部分焊接、组装和基础调试工作。他意识到,要想做大做强,不能只依靠他一个人,必须培养团队。
就在“小星2.0”原型机取得阶段性进展,初步整合了简易语音识别和优化了内部结构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
老陈厂长接到电话,脸色有些凝重地找到林辰:“小辰,之前供应我们塑料原料的张老板……他听说我们众筹成功了,打电话过来,语气很不好,说明天要过来‘谈谈’旧账的事情。”
林辰目光一凝。旧的供应商也上门了。这在他的预料之中,工厂复苏,这些曾经的债主自然会闻风而动。
王老五那样的恶霸可以用技术和气势暂时逼退,但像张老板这样有正式合同和往来账目的供应商,处理起来需要不同的策略。
研发刚刚起步,新的挑战己然来临。林辰知道,他必须准备好,迎接这位“讨债”的供应商。
(http://www.220book.com/book/WSV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