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的持续涌入和生产线的满负荷运转,凸显出一个日益紧迫的问题——研发空间严重不足。之前林辰那个位于车间角落的临时工作区,早己被生产和维修物料侵占,各种工具、零件堆得到处都是,几乎无处下脚。“闪电”原型机和“小星2.0”测试版的进一步研发、调试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干扰。
赵刚的到来,更是让本就狭小的空间显得捉襟见肘。他需要地方绘制图纸、摆放测量仪器、拆解分析机械结构,这些都需要一个相对独立、安静且整洁的环境。
“林总,这样不行。”赵刚看着挤在零件堆里、小心翼翼生怕碰坏什么东西的林辰,皱着眉头说,“研发和生产混在一起,效率太低,而且容易互相干扰。我们需要一个专门的研发区域。”
林辰深以为然。之前是条件所限,只能因陋就简。现在工厂有了稳定的订单和收入,是时候建立一个像样的研发基地了。这不仅是为了当前项目的顺利进行,更是为未来更复杂产品的研发打下基础。
他将目光投向了工厂里一个闲置己久的仓库。这个仓库以前是用来堆放废旧模具和杂物的,位置相对独立,面积大约有六十平米,虽然同样布满灰尘和蛛网,但空间足够,结构也还算完好。
“就这里了。”林辰指着那个仓库,对老陈厂长和赵刚说道,“我们把它改造成一个简易的研发车间。”
说干就干。利用一个周末的时间,林辰、赵刚带着几个自愿加班的工人,开始了仓库的大清理。他们将废旧物品分类处理,能卖废品的卖废品,能利用的留下,彻底清扫了积年的灰尘,修补了破损的窗户,拉来了新的照明线路和动力电源。
清理出来的空间显得格外空旷。接下来就是规划和布置。
林辰划拨了一部分展会带来的利润,用于采购基础的研发设备:
· 几张坚固的、带抽屉和电源插排的大型防静电工作台,用于电路焊接、调试和组装。
· 一个专业的工具墙和零件柜,将各种工具、仪器、元器件分门别类,整齐收纳,一目了然。
· 添置了一台性能更好的数字示波器、一个高精度的可调首流电源、一台手持式热风枪拆焊台,以及一套基础的机械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 将之前那台小型3D打印机搬了进来,并为其规划了一个专门的区域。
· 预留了一片空地,用于未来可能添置的小型C雕刻机或其他设备。
· 甚至还弄来了一块大的白板和一块软木板,用于讨论思路、张贴设计图纸和项目进度表。
赵刚负责机械区域的规划,他设计了几个专用的测试台架,用于安装和测试“闪电”的底盘、悬挂以及各种传动结构。他还利用厂里的边角料,焊接了几个坚固的物料架。
几天后,当这个焕然一新的研发车间正式投入使用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感到眼前一亮。
宽敞、明亮、整洁、有序。工作台上仪器摆放整齐,工具墙上琳琅满目但井井有条,3D打印机发出轻微的运行声,正在打印一个新的传感器支架。空气中有淡淡的新塑料和清洁剂的味道,与外面生产车间的机油味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才像个搞研发的样子!”赵刚兴奋地搓着手,在自己的工作台前坐下,迫不及待地开始绘制“闪电”量产版的底盘优化草图。
林辰也感到心情舒畅。有了这个独立的空间,他可以将更多精力集中在核心技术的研究和算法优化上,不必再被生产琐事频繁打断。他将“闪电”的核心控制板和传感器调试平台设置在了自己的工作区。
这个简易研发车间的建立,标志着晨星玩具厂的研发工作开始走向正规化和体系化。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改变,更是一种理念的升级——将研发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给予其独立的资源和足够的尊重。
在这里,林辰可以安心地探索系统商城里那些更的科技,赵刚可以大胆地尝试各种机械结构的创新。这里将成为晨星玩具厂未来所有“黑科技”玩具的诞生地。
有了这个坚实的后方基地,林辰觉得,是时候开始考虑,如何应对那些即将出现的、嗅到利益而蜂拥而至的模仿者了。技术的壁垒,必须尽快建立起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WSV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