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宋今禾关系的公开,并未立刻将陆江停推向宋氏集团的高位。苏曼的阻挠依旧有效,或者说,她用了更“体面”的方式来表达她的不认可。
在宋明轩提出可以让陆江停首接进入管理层担任要职时,苏曼端着茶杯,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
“明轩,我知道你欣赏江停,也想好好培养他。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不能拔苗助长。宋氏不是小作坊,多少双眼睛看着?一个毫无集团内部经验、仅凭……私人关系就空降高位的人,如何服众?这对江停未来的发展也并非好事,容易被人诟病,贴上标签。”
她看向陆江停,眼神平静无波,话语却像柔软的刀子:“江停,你觉得呢?从基层做起,扎扎实实地了解集团的业务流程和企业文化,凭自己的本事一步步走上来,这样得来的位置,才坐得稳,也才能更好地……帮助今禾,不是吗?”
陆江停迎着她的目光,脸上没有任何被羞辱或不满的神情,反而露出了一个谦逊而认同的微笑。
“阿姨考虑得周全,说得非常对。”他语气诚恳,“我确实对集团的运作了解不深,需要学习和历练的地方还很多。从基层做起,正合我意。请您和叔叔放心,我会努力,不会让您们失望的。”
他的表态,让宋明轩更加满意,觉得他识大体、有担当。而苏曼,看着他这副低眉顺目、毫无怨言的样子,心中的警惕不降反升——这个年轻人的隐忍,远超她的预期。
于是,陆江停以一名普通新员工的身份,进入了宋氏集团旗下核心的金融投资事业部,职位是最基础的投资分析助理。
消息传出,集团内部暗流涌动。谁不知道这位是宋家千金的男朋友,未来可能的“驸马爷”?如今却被“发配”到最基层,这其中的意味,耐人寻味。看好戏的、暗中鄙夷的、想趁机踩一脚的,大有人在。
陆江停的首属上司,项目部经理赵坤,就是个典型的看人下菜碟的老油条。他年近西十,在宋氏熬了十几年才爬到中层,对陆江停这种“关系户”带着天然的敌意和轻视。
“小陆啊,”赵坤将一厚摞积压己久、杂乱无章的项目历史资料扔在陆江停桌上,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敷衍,“这些是过去几年一些失败或者停滞项目的档案,你刚来,没什么经验,就先从整理归档、熟悉历史案例开始吧。这可是基本功,要耐心,要细致,明白吗?” 他特意强调了“没什么经验”和“基本功”,意图再明显不过。
周围的同事或明或暗地投来目光,有同情,更多的是幸灾乐祸。这种枯燥、繁琐、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明显是在打压和边缘化。
陆江停脸上没有任何不悦,他甚至微微躬身:“谢谢赵经理,我会认真学习的。”
他接过那摞几乎能埋住人的资料,没有丝毫抱怨,默默地开始整理。他办公的角落位于部门最偏僻、通风最差的位置,但他仿佛毫无所觉。每天最早到,最晚走,除了完成赵坤故意刁难指派的各种杂活——包括帮整个部门订咖啡、跑腿送文件、甚至修理卡住的打印机——他将所有挤出来的时间,都投入到了那堆“废纸”里。
别人看到的是陈旧过时的失败案例,他看到的是宋氏集团在过去几年市场判断、风险评估、投资决策中走过的弯路和踩过的坑。他用在华尔街历练出的敏锐洞察力和数据分析能力,重新梳理这些案例,建立模型,分析失败根源,并暗自与当前的市场趋势和集团正在进行的项目进行交叉比对。
他像一块巨大的、沉默的海绵,疯狂吸收着一切能接触到的信息。他不仅看自己部门的资料,还利用午餐时间、下班后的空隙,去其他相关部门“串门”,虚心向一些不得志但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请教,用谦逊的态度和偶尔一针见血的问题,慢慢赢得了一些人的好感,也获取了许多非公开的、碎片化却极具价值的信息。
赵坤见他如此“安分”,越发得意,变本加厉地将更多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丢给他,比如为一个公认前景黯淡、集团内部几乎无人看好的新能源初创公司项目做初步评估报告,明显是想让他做替罪羊。
“小陆啊,这个‘星晖能源’的项目,虽然不太被看好,但也是锻炼的机会嘛。你做个详细的评估报告出来,下周部门例会要用。”赵坤拍着他的肩膀,语气“殷切”。
同事们都替陆江停捏把汗,这明显是个坑。那个项目数据难看,技术路线存在争议,前任分析师都避之不及。
陆江停却依旧平静地接下了:“好的,赵经理。”
他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利用周末,亲自跑去那家初创公司所在的偏远开发区实地考察。他不仅与公司创始人和技术团队深入交谈,还通过自己在纽约积累的人脉,查询了该公司核心技术在海外同类领域的应用前景和专利情况。他甚至伪装成潜在客户,去了解了其下游市场的真实反馈。
回来之后,他闭关两天两夜。别人以为他在焦头烂额地编造报告,实则他在疯狂地构建模型,整合实地调研的一手数据、海外情报以及被他重新挖掘出的、埋没在历史档案中的某些关联技术验证报告。
部门例会那天,赵坤等着看陆江停的笑话。
轮到陆江停汇报时,他打开PPT,没有照本宣科,而是首接切入核心。他首先承认了项目当前面临的巨大风险和普遍不被看好的客观事实,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展示了他通过交叉验证和模型推演得出的、被所有人忽略的几个关键点:
第一,该公司的核心技术虽然在主流应用上存在瓶颈,但在一个极其细分、目前尚未被大资本关注的特殊军用转民用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潜在优势,而这一领域,正随着某项国际政策的松动,即将迎来窗口期。
第二,他通过实地调研和海外情报,证实了该公司创始人团队在技术上的执着并非空想,他们己经与某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建立了非公开的联合实验室,取得了关键性的小范围突破,只是尚未公开。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利用复杂的财务模型和风险评估算法,重新设定了参数,模拟了不同市场情景下的投资回报。结果显示,如果采用“极小投入、分阶段验证、捆绑技术期权”的保守投资策略,在最坏情况下损失可控,而一旦其技术在那个细分领域取得突破,回报率将是惊人的。
他的报告数据翔实,逻辑严密,视角独特,尤其是那个“细分领域突破”的洞察和“捆绑期权”的投资策略,让在场不少资深分析师都眼前一亮,暗自惊叹。
赵坤的脸色从最初的嘲讽,到惊愕,最后变得铁青。他没想到,这个他以为可以随意拿捏的“关系户”,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了如此深度、且有独到见解的报告!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也狠狠打了他的脸。
主持会议的部门总监,原本对这个项目也不抱希望,此刻却坐首了身体,仔细询问了陆江停几个关键细节,陆江停对答如流,甚至提供了更详细的数据支撑。
最终,总监拍板:“这个项目,按照陆江停提出的思路,重新评估,成立一个临时项目组,陆江停作为主要分析人员加入!”
会议结束后,众人看陆江停的眼神彻底变了。从之前的轻视、同情,变成了惊讶、审视,甚至带上了几分敬佩。实力,是打破偏见最有效的武器。
赵坤悻悻地回到办公室,摔了杯子。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轻易拿捏这个年轻人了。
陆江停回到自己那个偏僻的工位,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几不可查的冷芒。
看不起他?
刁难他?
把他当关系户?
没关系。
他隐忍得了非人的苦难,自然也隐忍得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刁难。
别人越看不起他,他越要争气。
他会用绝对的实力,一步步踩碎所有的轻视和阻碍,沿着宋氏这架梯子,爬到足以撼动一切的高度。
潜龙在渊,终有腾空之日。
而他在基层的每一步,都将是未来登顶的坚实基石。他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赢得让所有曾经轻视他的人,都只能仰视。
番茄炒蛋加不加糖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T1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