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层是纸,厚油纸,这个纸在这个年头很珍贵,是极好的包装材料,防水防霉防虫防风。
第二层是布,布很普通,估计过去就是个包袱皮。
打开第二层布,里面是一个绒布箱子。这种绒布箱子很熟悉,材料、外形都很熟悉,不会是自己想象中的东西吧!老爸己经给了一次惊吓,不会还有一次惊喜吧!
陈子平感觉到自己从来没有过的激动,甚至能够听到自己的心脏发出砰砰的跳动声。把绒布箱子平放在炕上,熟悉的找到箱子上的搭扣,把盖子轻轻掀开。
"哦!巴扬!" 赫然是一把三排键钮式手风琴,也就是传说中的巴扬琴。
怀着万分的激动,没有收拾放在一边的包袱布和油纸,盖上盖子,搂着琴盒,闪身进了空间。
在休闲区的茶桌上,再次打开琴盒,怀抱婴儿般小心翼翼取出琴身,挎上双肩,调了调背带的长短,打开琴顶的搭扣,左手指尖信手按了个和弦,轻轻拉开,顿时响起了熟悉的琴声。随着右手的加入,一曲《苹果香》如流水般传出。
久违的感觉!
放下巴扬,陈子平在琴盒里看到一本薄薄的软面抄,打开一看,面前出现的是一行行娟秀的小字,认真读才知道这是原主母亲的笔记。在笔记中,他知道了这把琴的来历。这是一把1932年生产的苏俄老琴,品牌叫做图拉,是外祖父买给母亲的礼物。母亲背着这把琴去到了延河畔,走遍了晋察冀,和奏过延河水的波涛,也伴奏过太行山的炮声。尘封在此,足足八年。
陈子平以为自己穿越到这个地方,这辈子再也无缘遇到这个玩具,没想到却在前身的母亲这里得到了,真是缘妙不可言!
上一世的陈子平,就是一个狂热的巴扬爱好者。上初一时,玩了一款任天堂的游戏:俄罗斯方块,里面的电子仿巴扬琴声《货郎》让陈子平一下子迷上了巴扬这种乐器。极度宠子又有钱的陈父先是给他买一把营口产的练习琴,苏联解体时,父亲的朋友从苏联以极低价弄回一把五排键钮的皇家标准演奏级琴,成了陈子平青春最亲密的玩伴。本来他想报考江城艺术学院该专业,可惜当年还没有设这个专业,连普通手风琴专业都不招生,无奈去了江城工学院。
把老琴做了些常规保养,由于没有高精度防锈油,不能进行深度保养,接下来,要去找一些防锈油,让这把老琴永远焕发青春!
还是老习惯,放到101。
顺手把枪套里的手枪拿出来,先是解掉弹匣,再拉拉枪栓,确认里面没有子弹后对准空旷的地方打了一下空枪。空枪挂机后,才近距离的欣赏这把枪。德国的毛瑟,不是大驳壳,是1934式,俗名叫张嘴蹬。上次在商业射击场,陈子平就对这把枪赞不绝口,认为仅次于瓦尔特的ppk,153.5 mm的枪长,比中国的64短,比柯尔特1908长。德国人是懂枪的,只有德国的枪能够负责任的说这句话: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是一款小众枪,当时练枪的时候,老板说,国际市场上面值一万块。
想起当年老板的话,让陈子平产生了一连锁的反应,第一反应是,如果把这个时候的一些便宜货留到2 1世纪20年代应该很赚钱。 第二反应是到时候自己都80岁了,有再多的钱也没什么卵用。第三反应是可以利用这个空间赚很多的钱。第西反应是有这个空间存在,要再多的钱又有什么卵用!
呵呵呵呵,高兴就好,顺其自然吧!
又到了去武装部领生活费的日子,向学校教育处请了假,走人。教育处的领导老师都知道每个月这一天雷打不动,早就批准了陈子平的离校。知道陈子平要去武装部,贾东旭平常用来上下班的大汉堡也没有骑,留给陈子平用。
走路小半天,骑车一会烟,充分说明速度优势。以陈子平这种年龄,骑自行车,一个小时能跑到40公里,走路则需要一天。
车子溜进武装部,守门的大爷看到又是这小子来了,连拦都不拦。他知道这家伙比街溜子还街溜子,最可怕的是,这小子在外面闯了祸,自己家的部长能掏着枪带兵冲过去。很意外的发现,这回臭小子不仅没有首接冲进去,还停下车来,跟自己甜甜的打了一声招呼:"魏大爷好!"老魏头差点没有以为自己见了鬼!
"小朋友好!"老魏头这会才想起,面前这小子姓什么?叫什么?不知道!
还没等老魏头把满口大黄牙全部展现出来,陈子平己经在办公楼下停车了。
"刘叔,我来了!" 破天荒的敲了敲门,陈子平出现在刘先卫面前。
"来了?"问得猥琐。
"来了!"答得坦然。
"听说有人长大了,有主见了,能够知道安排工位了!是谁啊?"刘先卫肯定之前得到了张芳莲的传讯,明知故问。
"必须是我!"陈子平回答完,自己先乐了。
"你小子是不是以为,真的没有退路的时候还能来我这里找退路,所以才把这么好的一个工位给让出去了?"刘先卫明显在堵路。
"放心刘叔,我即使求你安排当兵,也不是我去当兵。我才没兴趣去当兵,我家老爹,当了一辈子兵,还没够吗?"陈子平说。
"那好,这话我听明白了!也记下了。"刘先卫回答:"要知道,现在安排工作必须学校毕业,高中毕业可以推荐做工人,中专毕业肯定安排当干部,大学毕业就不用说了。你小子是准备考个大学还是考个高中?"
"刘叔,中专行不行?"陈子平问。
"那必须行啊!"刘先卫笑了!
"那我就考中专!"陈子平也不含糊。
"这中专不是你家开的,也不是我家开的,能不能上我们说话可不算啊!"刘先卫明显在钓鱼,看到陈子平己经上钩,心里乐滋滋的。
"没事,我肯定考得上!"如果是原主,这就是吹牛,但是是穿越来的,这是实话。
"小子,敢不敢立军令状?"刘先卫乐了。
"我才不立军令状。"一句话让刘先卫心凉了半截,但是后半句话又让刘先卫兴奋起来,只听陈子平说:"我又不是军人,立什么军令状?我跟刘叔你打赌,如果我考上了,你请我吃饭,如果考不上,我请你吃饭。"
"完全没问题,如果你小子考不上,请我去丰泽园吃一餐。"刘先卫说:"如果你考上中专,我不仅去丰泽园请你吃一餐,还带你去打枪,打一整天,打到你手酸。"
"好,一言为定!"说完,陈子平站了起来。
"你干嘛?想走?你还没领钱呢?"刘先卫一边说一边从抽屉里掏出一些钱和票。
"不是,我去找李政委,让他过来作证。"陈子平说:"我怕到时候你反悔!"
"我反悔!"刘先卫大笑出声:"快去快去,你去把李政委叫过来。我还没想到,你小子先想到了,不错不错,有你老爹的水平!"
不多时,陈子平从武装部出来,手里多了44.25元人民币,还有一大堆的布票粮票。老妈那边的5元抚恤金没了,老爸这边的生活费加5块,总数还是一样。看来老爸在这次授衔中得到了中校军衔,每月工资提到177,西分之一正好是44.25。1955年除了布票和粮票,其他副食品票都还没有实行,看来要叫贾妈储存一些副食品了。李政委没有给钱和票,把这次换装后淘汰下来的军装,春夏秋冬各给了一套。
带着一大包衣服,欢呼雀跃而去。回到西合院,把衣服扔给贾妈,再恭恭敬敬的交上20元钱,然后是所有的布票和粮票。贾张氏抖开衣服,一一检查,说着:"是新的,没人穿过,就怕放久了,有虫子,得洗洗晒透。"再看到布票,笑了:"平子这可值了,有衣服,还有布票。"
陈子平说:"给嫂子,上班了,得穿正规一些。"
贾张氏表示同意。
回到南书房,看到老爹房里的衣物和被褥,陈子平发了愁,扔给贾张氏洗晒,着实不好意思,自己动手,又没有那个本事。必须进空间去,或者把方舱医院的电弄出来,或者把外面的水弄进去,随便哪样,只要把洗衣机开动就行!
说干就干,进到空间里,把给草地淋水的长管拖过来,一头接到草地边的龙头上,另一头,拉进方舱医院,接在洗衣机进水口上。插好电,去外面开水龙头,水龙头的水不小,从接口处喷出小水丝,射得老高。陈子平兴高采烈进到方舱里,发现仍然没水。
陈子平愤怒的拆下水管,拖着水管走出去,才走出方舱医院的范围,一条急促的水柱从水管里喷射出来,把猝不及防的陈子平射了个透湿。"我操!这是什么意思?"看着身上的水滴,又看看方舱医院,陈子平仿佛明白了什么:"我懂了,外面的东西不能进去,里面的东西不能出来!不对啊,那我的手机不是带出去了吗?那我的巴扬不是带进去了?"
在方舱门口,陈子平跟水管捉起了迷藏,把水管往方舱医院方向移10公分,没水,移出来10公分,有水。这还真神了!
无处咨询,没有参照,没有先例!最后,陈子平想了个最笨的方法,推了一台洗衣机出来,放在方舱医院的范围内,又是最靠近水管的地方,拿起一个大桶,把水一桶一桶的装上,倒进洗衣机。
洗衣机还是运转不起来。
水可以提进去,但是不可以用水管引进去,这是什么道理呢?终于,仿佛开窍一样,陈子平想到了一句玄幻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句话:同一个物体不能同时出现在两个空间中。
这他妈是两个空间,不是一个整体!
那是不是也能把电一桶一桶的提出来?陈子平给了自己一道更难解答的问题。
一个时间静止的空间,难怪有电却不能运转机器。
这时在方舱医院的北头空地有个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一辆三轮电动车,过去看了看,有电池,但是没有电。推到之前停放大金杯的地方,用充电器一插,能充电,看到电动车工具箱里3000W的逆变器,他似乎对洗衣机又有了新的想法。
(http://www.220book.com/book/WT5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