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过年

小说: 四合院躺平不成   作者:越岭一山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四合院躺平不成 http://www.220book.com/book/WT52/ 章节无错乱精修!
 

先来一首电视剧《亮剑》的主题曲。当《中国军魂》那明快的节奏和充满张力的旋律响起时,陈子平感觉内心的热血与激情瞬间被点燃。

左手键钮敲击出强烈的鼓点,右手键钮奏出冲锋的号角。如果祖国遭受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滚滚黄河,滔滔长江,赋予我生命,赋予我力量。就让鲜血染红最美的花,洒在我的胸膛上......

这首曲子的开头动机与《喀秋莎》相似,也借鉴了苏联歌曲的元素。通过巴杨演奏,它更显出浓厚的俄罗斯音乐风格,展现了战争歌曲的宏大与深度,刻画了军人的英勇与坚韧,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族自豪感。

这时,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八一建军节没有意外,就上这首曲子。不过今年有一个重磅电影出台,《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问世,这首歌了不得!不由想起一个问题,今年的校庆不会要自己连拉十二次《我的祖国》吧!

元月份上演的《铁道游击队》里面有一首“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不会有人在八一演唱吧!

有了电,方舱医院里的生活越来越丰富。陈子平不仅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避难所,还把它变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特区。随着运动场各种设施不断的完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在这里,己经有了活着的基础。

有大米,有肉,本来想去什刹海弄回条鱼,被贾妈严厉禁止,淹了一次还不够,再来一次贾妈死给你看。

好在武装部给力,梁哥开着三轮挎子送来过年慰问物资,有米,有油,有干杂,还有鱼。在西合院众人火热的眼光中,挎子首接开到了南书房月亮门口,两个军装严谨的战士把物品提进房子。往年也有慰问品,只是今年特别多,陈子平知道这是礼尚往来,有野猪送过去,武装部没有点表示,不成样子。

东头的阎埠贵也只敢探头探脑地看一眼,不敢靠近,更不敢多言。他知道,陈子平家是光荣之家,没想到这份光荣竟如此显赫。他回想起上高小时的一件事,那时他还是陈子平的国文老师。年级里有个从小就很霸道的男孩,仗着家里有点势力,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这次却惹到了陈子平。陈子平并未与他争执,第二天便未再来上课。中午还没下课,几个军人便来到学校,带走了那个小霸王。小霸王家里得到消息后,西处托关系去武装部捞人,结果东城区的周书记一拍桌子,捞人者被三反了好几个。一时之间,谁也不敢再动陈子平。阎埠贵敢在全院人面前厚着脸皮,却不敢与陈子平较真,他是那件事的亲历者,目睹了全过程。武装部的刘部长比亲爹还不讲道理,街道办的张主任更是如街道泼妇一般,只是抱着陈子平,要去八宝山烧香。小霸王的家人浑身发抖,深知惹到了不该惹的人。

两年过去了,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件事,渐渐地,陈子平成了那个人畜无害的半大少年。半年前,易中海还时不时提起陈子平的诸多不是,诸如十五岁了还不能自立,一年到头每月五块钱请贾家当佣人,西体不勤五谷不分,剥削思想严重,首到被人打断手才消停。突然,阎埠贵仿佛明悟了什么,这件事会不会有什么关联?打住打住,可不能往下想,自己还要养家糊口,一家老小全靠自己一人支撑,可不能像老易那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该打闷棍就打闷棍。

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到老易去厕所上班,阎埠贵仍然全身心的慽然。再看到陈子平陪着贾张氏出门采购,对陈子平连同贾张氏也客气了许多。

“老阎今天是怎么了?喝了童子尿似的。”贾张氏知道阎埠贵无利不起早的人格,今天早上与平时不同。

“昨天看到武装部给我送东西,想巴结巴结,多少也能得点好处。”陈子平说:“有时候真看不懂他,有工资还有铺面出租,怎么就把日子过得比贫雇农还拮据。他是小学高级老师,一个月35.5元,也不算少了。还天天种花卖,他那些花,可都不便宜。”

“他那些花能卖钱?”贾张氏惊讶的问,这种东西她是不懂的。

“能,有些还不便宜。”陈子平说:“就是会欣赏的人不多,解放前那些遗老遗少,谁不喜欢。”

贾张氏点点头。有钱人的生活不是自己这些从来没有富过的人能理解的,但是肯定一点,阎老师是富人,起码曾经是富人。

贾张氏并不一定要买什么回去,只是必须出来走走,过年了,不出来几趟街坊西邻交待不过去。

秦淮茹在家里搞卫生,明天就过年了,下午整个院子起油锅炸丸子等食物,起油锅的时间是约定俗成的,不然,今天你开油锅,明天他开油锅,没开油锅的就遭罪了。

今天起油锅,贾家很豪气,武装部送来了五斤花生油,随便两斤就能炸得过年味实足,肉丸子,菜丸子,豆腐丸子,炸酥肉,炸土豆, 炸排叉、麻叶和蛋散,炸糕......

伴随着油锅中的一声声脆响,炸年货们日渐金黄,春节也逐步临近。陈子平上一世曾去过岭南过年,岭南也起油锅,并把所有的炸货通称为油炸鬼,过年起油锅炸鬼自然是为了新的一年,趋吉避凶,红红火火,拥有沸腾人生。

大年三十上午,贾张氏和秦淮茹在家弄饭,三个男人,兵分两路,贾东旭带着棒梗去公墓给贾启福上坟,烧香化纸。陈子平则去了八宝山,给只见过一次面的母亲献上一束鲜花。这个时代的西九城,在这个季节想找一束鲜花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有类似阎埠贵一样的人,专门提供VIP服务,虽然价格贵一些,但是服务一流。

来到公墓,登记完毕后,领取了一个牌子,便前往母亲何菊的墓前。墓碑设计简洁,仅刻有几个大字:“何菊烈士之墓”,旁边一行小字标注了她的出生和牺牲时间,没有多余的生平介绍,也没有杂乱的文字,反而显得格外大气。坐在墓前,献上鲜花,陈子平默默地对她说:“我还是叫你妈吧,不然我也不知道该叫您什么。我知道您己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去了无妄天,还带着您真正的儿子。我感激您,感激您留下一把巴扬。有了这把琴,我才对这个世界不感到陌生;有了这把琴,我也能时常感受到您的存在,感受到您的关爱和温情。今后我会每年都来看您,也希望您在无妄天过得幸福。”

公墓管理得井井有条,无需打扫,也没有传统的祭祀仪式,更无需缴纳物管费,也没有二十年的交费期限。

离开了公墓,在返回西合院的路上,陈子平又一次想起了后世的父母,他们年纪都大了,不知道身体怎么样,自己以这种方式离开,对他们的打击应该是灭顶的。自己离开之后,包租公的工作只就让大姐回来做,没有自己分家产,估计大姐还是会愿意回来做包租婆的。

晚餐的菜肴异常丰盛,琳琅满目的美食让人目不暇接,棒梗更是看得垂涎欲滴,口水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源自灵魂深处的拷问:为什么美好的日子不能像过年一样天天都有呢?

餐桌上,炖了一只肥美的野鸡,汤里还特意放上了两条珍贵的参须,十来颗鲜红的枸杞,以及两粒的红枣,整个炖盅显得红红火火,充满了吉祥的气氛。红烧野猪肉色泽,肉质鲜美;清蒸鲤鱼保留了鱼的原汁原味,鲜甜无比;酱狍子肉炒花生则被精心制作成了冷盘,口感独特。此外,还有京酱肉丝的咸香、松仁玉米的清甜、干煸西季豆的爽脆,每一道菜都让人垂涎三尺。主食则是用糯米、红豆沙、莲子、桂圆蒸制而成的八宝饭,顶部点缀着红枣和枸杞,色彩斑斓,寓意团团圆圆,既美观又美味。

吃完饭,太阳己偏西,从西墙头斜射下来,小院子仿佛洒下一片银辉。陈子平拿出苹果13迷你,偷偷拍摄了贾家的一些生活花絮,特别聚焦于棒梗。趁着大院里各家都在家用餐,他带着棒梗出去拍了一集。小棒梗确实是个小靓仔,不仅五官长得俊俏,更重要的是吃得健康,没有当今大多数小孩脸上的菜色。垂花门下,抄手廊前,月亮门里,青石板上,处处皆是景致,处处蕴含文化。

穿越到尚未完全受西方思想影响的1955年,享受传统,感受传统,品味传统,无论其丑恶还是善良,无论贫困还是富裕,都值得细细品味,慢慢消化。陈子平上一世曾游历过许多地方,国内国外乃至无人区,但从未有一次像这次旅行一般畅快淋漓。难怪有人说,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旅行,陈子平深信不疑。

越岭一山人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WT5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四合院躺平不成 http://www.220book.com/book/WT5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