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币风波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涟漪过后,水面复归平静,只是这水底,新钱的根基被打得更牢了。嬴昭“钱袋子公子”的名头愈发响亮,连带着他走在街上,都有大胆的商贩笑着打招呼:“西公子,今日钱价稳否?”让他哭笑不得。
货币改革步入正轨,嬴昭肩头的担子轻了不少。但他那颗来自现代的灵魂,注定无法安于现状。看着咸阳城外一望无际、耕作方式却依旧古朴(在他看来近乎原始)的田地,一个念头如同春苗般破土而出——**农业改革!**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嬴昭在自己的小本本(纸质版!)上写下这行字,感觉自己的思想境界又升华了,“光有钱不行,得让老百姓,让国库,有更多的粮食!”
他首先盯上的,是种地的方法。这个时代的耕作,多是“缦田法”——就是大片土地撒播,不区分行列,管理粗放,产量全看天意和地力。嬴昭脑子里蹦出了“代田法”和“区田法”的概念。代田法就是垄沟互换,休养地力;区田法则是精耕细作,小范围内高投入高产出。
“对!就这么干!”嬴昭一拍大腿,立刻跑去少府下属的“苑囿”(皇家园林兼试验田),划拉了一小块地,准备搞“农业科研”。
他召集了几个老农和负责苑囿的官吏,开始宣讲他的“科学种田大法”。
“诸位,以后这块地,咱们这么弄!”他拿着树枝在地上比划,“看见没,挖成一条条垄和沟!今年种子撒沟里,明年就种垄上!这叫‘代田’,让地也歇歇脚,不能光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不是?”
老农们面面相觑,一个胆大的嘟囔:“公子,这……这得多费多少功夫啊?自古都是撒下去完事……”
“眼光要长远!”嬴昭恨铁不成钢,“费点功夫,换来持续高产,值!”
他又指着另一小块划分得整整齐齐的方格:“这里,用‘区田法’!深挖,肥土,密植……呃,就是种密点,精心照料,看看一区(小方块)能打多少粮食!”
老农们看着那巴掌大的方块,眼神里写满了“这能长出个啥”。
光有方法还不够,嬴昭觉得还得有“高科技”加持。他想起了以前不知道在哪儿看过的“溲种法”——用动物骨头、麻子汁等东西拌种,能防虫增产。
“对!给种子也上点‘营养餐’!”他又兴冲冲地让人去找骨头熬汤,找麻子榨汁,弄得苑囿里一连几天都飘着一股诡异的混合气味,路过的宫人都绕道走,私下议论西公子是不是又在搞什么新的“仙丹”。
王芷听说嬴昭又开始“不务正业”,跑去折腾土地了,好奇之下又跑来围观。只见嬴昭挽着袖子,裤脚沾满泥点,正指挥人往那些小方格里撒拌了“骨头汤”的种子,那认真的模样,倒有几分像那么回事。
“喂,‘钱袋子’改行当‘泥腿子’了?”王芷倚在田埂边的柳树下,笑着打趣。
嬴昭抬头,看到是她,也不恼,反而得意地招手:“来得正好!快来看看本公子的‘未来高产田’!等丰收了,请你吃第一锅新米!”
“得了吧你!”王芷走过去,看着那些奇特的垄沟和方格,“就你这摆弄的,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能长出粮食来?别到时候颗粒无收,哭鼻子。”
“哼!妇人之见!”嬴昭梗着脖子,“这叫科学!懂不懂?等着瞧吧,亩产八斛(hú,秦制单位,约合后世60公斤左右,当时亩产普遍较低)不是梦!”
“八斛?”王芷瞪大了眼睛,“你怕不是还没睡醒?说梦话呢!”
“敢不敢打赌?”嬴昭激将。
“赌就赌!要是你能亩产八斛,我……我把我那匹心爱的踏雪乌骓马输给你!”王芷也是豁出去了。
“成交!”嬴昭伸出手,“击掌为誓!”
“啪!”两只沾了泥点和墨迹(王芷刚练完字)的手掌拍在一起。
赌约是立下了,但农业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就在嬴昭的试验田刚刚冒出稀稀拉拉的绿苗时,麻烦找上门了。
以胡亥为首的一些宗室子弟和保守派官员,开始在各种场合阴阳怪气。
一次宫廷宴饮,胡亥端着酒杯,状似无意地对嬴政说:“父皇,西哥如今真是心系万民,连种地这等微末小事都亲力亲为,实在令儿臣敬佩。只是……听闻西哥在苑囿弄了些稀奇古怪的种法,还用什么骨头汤浇地,这……会不会有违农时,徒耗国力啊?”
他身边几个跟班也附和着:“是啊陛下,农事乃祖宗成法,岂可轻易更改?”“西公子心意是好的,但若因此耽误了收成,恐惹人非议啊……”
嬴政闻言,眉头微蹙,看向嬴昭:“昭儿,确有此事?”
嬴昭心里骂了一句胡亥多事,面上却从容起身:“回父皇,儿臣确实在苑囿划了一小块地,试验新的耕作之法。所谓‘骨头汤’,乃是尝试以古法‘溲种’,防虫壮苗。所用不过方寸之地,些许物料,谈不上徒耗国力。至于收成如何,秋后自有分晓。若果真无效,儿臣自愿受罚;若侥幸有成,则可为天下农人开辟新路,增益国库,于国于民,皆有益处。还望父皇准许儿臣继续试验。”
他这话不卑不亢,既说明了情况,又表明了承担责任的态度。
嬴政沉吟片刻。他对这个儿子搞“试验”的能力还是有点信心的,毕竟造纸、平准都弄成了。而且只是小块试验,无伤大雅。
“既如此,你便继续试吧。只是记住,莫要太过……标新立异,引人议论。”嬴政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但也敲打了一句。
“儿臣遵旨。”嬴昭松了口气,得意地瞥了胡亥一眼,把对方气得够呛。
有了嬴政的默许,嬴昭更加投入他的“农业科研”了。他几乎每天都泡在试验田里,观察苗情,记录数据(用他特有的符号),甚至还尝试着做了些简易的堆肥。
王芷虽然嘴上不信,却也时不时跑来“监督”进度,美其名曰“看看我的踏雪乌骓还能在我身边待多久”,实则每次来,都会带些宫里的点心或者清凉的饮子给嬴昭,怕他真累坏了。
时光在绿苗的抽穗拔节中悄然流逝。夏去秋来,苑囿试验田的收获季节,到了。
这一天,嬴昭特意请来了嬴政、扶苏、以及……一脸等着看笑话的胡亥和他的跟班,还有闻讯赶来“见证奇迹”(或准备嘲笑)的王芷和一众好奇的官员。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块曾经被嘲笑的试验田上。
尤其是那采用“区田法”精心照料的小方格,此刻己是金黄一片,谷穗沉甸甸地低垂着,与旁边传统方式种植、显得稀疏不少的田地形成了鲜明对比。
“开始收割!当场称重!”嬴昭一声令下,几个早就准备好的老农和吏员,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下田收割。
镰刀挥舞,金黄的粟米被成捆地抱到田埂上。专门带来的标准量器(斛)被摆开。
一斛,两斛,三斛……
随着吏员高声报出的数字,围观人群的议论声渐渐小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浓的惊讶和不可置信。
当最后一把粟米倒入斛中,吏员颤抖着声音,报出了最终的数字:
“禀陛下!‘区田法’试验田,实测亩产——八斛又三斗!”
“哗——!”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八斛三斗!远超当下普通田地亩产两三斛的水平!甚至比一些上等良田的产量还要高出一大截!
连那块采用“代田法”的田地,亩产也达到了五斛,同样堪称丰收!
嬴政快步走到那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粟米前,抓起一把金黄的谷粒,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喜!
“好!好!好一个亩产八斛!”他放声大笑,用力拍了拍嬴昭的肩膀,“朕的昭儿,真乃天赐我大秦之福星!”
扶苏也满脸震撼,看向嬴昭的目光充满了钦佩。
胡亥和他那群跟班,脸色煞白,如同吞了苍蝇,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王芷站在人群外,看着被众人簇拥、一脸灿烂笑容的嬴昭,又看了看那片奇迹般的田地,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弯起,低声啐了一口:“这家伙……还真让他做到了……” 心里却莫名地为他感到高兴,至于那匹踏雪乌骓……输了就输了吧,反正……以后想骑马,找他要不就行了?
嬴昭享受着众人的惊叹和父皇的赞许,心里乐开了花。
“嘿嘿,袁爷爷(袁隆平)的功劳,我先借用一下下啦!”
他仿佛己经看到,新的耕作方法推广开来,大秦的粮仓堆满粮食的美好景象。
而他的“大秦农业发展蓝图”,这才刚刚展开第一页。
(http://www.220book.com/book/WTC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