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首次交锋

小说: 星轨交织时候   作者:有龙则灵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星轨交织时候 http://www.220book.com/book/WTEA/ 章节无错乱精修!
 

周一晚上,六点五十分。

A大图书馆西楼的小组讨论室内,灯光冷白,空气里弥漫着新打印资料的油墨味和一种无形的、紧绷的气氛。

顾云深是第一个到的。他选择了长桌靠窗一侧最里面的位置,面前整齐地摆放着笔记本电脑、崭新的笔记本、三支不同颜色的签字笔,以及一叠他从法学院资料库打印的、关于旧城改造相关产权政策和法律案例的文献。他坐姿端正,神情是一贯的冷静淡漠,仿佛即将开始的不是一场需要团队协作的讨论,而是一场严肃的学术答辩。

六点五十五分,讨论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社会学院的王薇探进头来。她是个戴着黑框眼镜、扎着利落马尾的女生,看起来沉稳干练。“请问是第七项目组吗?”

“是,请进。”顾云深微微颔首,声音平稳无波。

王薇走进来,在顾云深斜对面坐下,简单自我介绍后,也拿出了自己的资料——一份关于旧街区居民社会结构及需求分析的初步调研提纲。她悄悄打量了一下对面这个气质出众却显得有些疏离的男生,心中暗暗咋舌,果然和传闻中一样,是座不好接近的冰山。

紧接着,计算机学院的李哲也踩着点到了。他是个身材微胖、笑容憨厚的男生,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双肩包,一进来就热情地打招呼:“嗨喽各位!不好意思没迟到吧?我是李哲,负责数据建模和可视化部分!”他自顾自地在王薇旁边坐下,掏出笔记本电脑,动作间带着理工科特有的爽快劲儿。

现在,只差一个人了。

顾云深抬腕看了眼手表,指针指向七点整。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守时是他最基本的原则。

就在七点过一分的时候,讨论室的门再次被推开。

陆晨轩微喘着气出现在门口,额前的卷发有些被汗水濡湿,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笑容:“抱歉抱歉,从工作室过来,路上有点耽搁了。”

他今天穿了一件灰绿色的宽松卫衣,身上似乎还沾着一点未干的水彩颜料,与室内另外三人严谨的着装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手里拿着一个素描本和几支笔,没有笔记本电脑,只有一台平板电脑夹在腋下。

他的目光快速扫过室内,在与顾云深视线接触的瞬间,笑容几不可察地僵硬了零点一秒,随即恢复自然,对着王薇和李哲点头示意:“大家好,我是陆晨轩。”

“就差你啦,快坐快坐!”李哲热情地指了一下顾云深旁边的空位——那是唯一剩下的,离顾云深最近的位置。

陆晨轩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然后若无其事地走过去,在顾云深身旁坐下。一股淡淡的松节油和颜料的味道,随着他的动作,悄然侵入了顾云深周围那片习惯了雪松清冷气息的空气领域。

顾云深没有转头,也没有任何表示,只是放在键盘上的左手食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那里还贴着一小块不甚明显的创可贴。

“好,人都到齐了。”顾云深开口,将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声音依旧是公事公办的调子,“我们开始吧。首先明确一下项目课题——《旧城街区公共空间活化设计研究》,核心要求是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方案,并必须结合法学视角进行产权与政策可行性分析。这意味着,我们的成果需要兼具创意想象和现实落地可能。”

他语速平稳,条理清晰,首接切入核心。

“我建议,我们首先各自阐述对课题的理解,以及初步的思路。从我开始。”

顾云深调出自己准备的PPT大纲,屏幕上显示出清晰的法律框架图。“我从法学角度切入。旧城街区的公共空间活化,首要难点在于产权关系复杂。可能涉及国有土地、集体土地、私人产权、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地役权等多种形态。任何设计提案,必须首先厘清目标地块的权属状况,确保不侵犯现有合法权益,并符合《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

他的陈述严谨、精准,引用的法条和案例信手拈来,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强大的逻辑思维。王薇和李哲都听得频频点头,露出钦佩的神色。

然而,坐在他旁边的陆晨轩,却微微皱起了眉头。

轮到陆晨轩发言时,他没有打开平板电脑,而是首接翻开了自己的素描本。上面己经用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几个充满想象力的公共空间场景——将废弃的巷道变成充满绿植的“空中花园”,把老旧的围墙改造为社区居民可以参与创作的“记忆画布”,利用闲置角落搭建可移动的“街头剧场”。

“我认为,公共空间活化的核心,是‘人’和‘情感’。”陆晨轩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同于顾云深的、感性的力量,他的眼睛在谈论设计时闪闪发光,有龙则灵张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我们不能只把空间看作是产权和法规的客体,它首先是人们生活、交往、产生记忆的容器。我的初步思路是,通过灵活、低成本、可参与的设计介入,激发社区的活力,重新建立人与空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他指着素描本上的“街头剧场”构想,语气变得有些兴奋:“比如这个,我们可以采用轻质可拆卸结构,不涉及永久性建筑,理论上可以规避很多复杂的审批……”

“理论上?”顾云深清冷的声音打断了他,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质疑,“陆晨轩同学,你的构想很‘有趣’。”他刻意加重了“有趣”两个字,听起来却更像是一种委婉的否定。

“但是,”顾云深转向他,目光锐利,“‘可拆卸结构’的定义在法律上并非模糊地带,其是否构成‘构筑物’,是否需要规划许可,取决于具体规模、存在时长和对环境的影响。你的草图缺乏具体尺度和技术参数,所谓的‘规避审批’只是一厢情愿的假设。更重要的是,你如何确保这些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不会触及相邻建筑的采光权、通风权,或者引发消防安全隐患?”

他一连串的问题,如同冰冷的雨点,精准地砸在陆晨轩构想出的、充满感性与温度的蓝图之上。

讨论室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王薇和李哲面面相觑,不敢出声。

陆晨轩的脸颊微微泛红,不是因为羞愧,而是因为一种被全盘否定的恼怒和不服。他攥紧了手中的炭笔,迎上顾云深的目光:“法律和规范是为人服务的,是底线,不应该是创意的枷锁!如果所有设计都只能在不触犯任何条条框框的狭窄缝隙里进行,那还谈什么‘活化’?干脆叫‘僵化’好了!”

“创意如果无法落地,就是空中楼阁,毫无价值。”顾云深毫不退让,语气冰冷,“无视规则的‘创意’,带来的不是活力,而是混乱和更大的社会成本。这是最基本的逻辑。”

“你……”

眼看两人的争执一触即发,王薇连忙开口打圆场:“那个……两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我觉得设计和法规就像是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我们是不是可以先实地调研一下,了解清楚具体情况,再结合来看?”

李哲也赶紧附和:“对啊对啊!我这边可以做些数据收集和现状建模,先把客观情况摸清楚!”

在王薇和李哲的调解下,这场突如其来的交锋暂时平息。

但谁都看得出来,顾云深和陆晨轩之间那道无形的鸿沟,非但没有因为这次协作而缩小,反而在专业理念的激烈碰撞下,变得更深了。

后续的讨论,基本变成了王薇、李哲与顾云深之间关于调研方法和数据需求的理流。陆晨轩大部分时间沉默着,在自己的素描本上无意识地涂抹着,偶尔抬眼看向旁边那个冷静陈述、逻辑严密的侧影,心情复杂。

他不得不承认,顾云深的思维极其缜密,考虑问题周全得可怕。那些他未曾细想的法律风险,被对方一一指出,虽然让人挫败,却无法反驳。

这个人,就像一台精密的法律分析仪器,精准,强大,也……冰冷得毫无转圜余地。

讨论接近尾声,确定了本周末进行第一次实地调研,去往学校附近一个待改造的老旧街区——梧桐巷。

“如果没有其他问题,今天就到这里。”顾云深合上电脑,做出了总结。

几人开始收拾东西。陆晨轩看着自己素描本上那些被批评为“空中楼阁”的构想,有些烦躁地合上了本子。

就在他准备起身离开时,目光无意间扫过顾云深正在收拾的文献资料。

最上面那一页,是关于历史建筑“地役权”复杂性的案例分析。而在页边空白处,除了顾云深那工整的法律批注外,竟然有几个极其潦草、与整体风格格格不入的、用铅笔轻轻画出的……建筑结构简图?

那简图似乎是在尝试将某个复杂的法律限定,通过建筑构造的手法进行化解?

陆晨轩猛地一愣,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

他下意识地抬头看向顾云深。

顾云深似乎并没有察觉他的注视,正专注地将资料放入文件袋,侧脸线条依旧冷硬。

那一闪而过的、混杂在冰冷法律条文中的建筑草图,是错觉吗?

还是说,这座冰山在思考问题时,并非全然排斥他所谓的“感性”与“创意”?

这个意外的发现,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小石子,在陆晨轩心中漾开了新的、更加复杂的涟漪。



    (http://www.220book.com/book/WTE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星轨交织时候 http://www.220book.com/book/WTE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