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屯的空地上,三十多名被俘的便衣队员和伪军蹲在地上,双手反绑。西周是持枪警戒的涅槃队员,他们的眼神中既有胜利的骄傲,也有对这些汉奸的鄙夷。
屯里的老百姓也围了过来,站在外围指指点点。这些平日里受尽便衣队欺压的乡亲们,此刻既好奇又解恨地看着这些昔日的恶霸。
陆子铭站在人群中央,环视一周后开口:“乡亲们,弟兄们,今天我们要公开审判这些为虎作伥的汉奸。”
他转向俘虏群:“贾金标,出来。”
两名队员将五花大绑的贾金标拖到前面。这个昔日在北平城作威作福的汉奸头子,此刻面色惨白,浑身发抖。
“贾金标,你认罪吗?”陆子铭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我认罪...”贾金标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好汉饶命!我也是被逼无奈啊!”
“被逼无奈?”陆子铭冷笑,“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你是主动投靠鬼子的。北平沦陷前,你只是个地痞流氓。投靠鬼子后,你靠着出卖同胞、欺压百姓,当上了便衣队长。”
他转向围观的乡亲:“有哪位乡亲受过贾金标的欺压?今天可以当面指证。”
人群中一阵骚动。起初没人敢站出来,但在陆子铭鼓励的目光下,一个老汉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我...我要告这个畜生!”老汉指着贾金标,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去年冬天,他带人到我们村,说我儿子通匪,把我儿子活活打死了!我儿子只是...只是说了几句不满鬼子的话啊!”
老汉老泪纵横,几乎站立不稳。旁边的村民赶紧扶住他。
又一个中年妇女站出来:“贾金标这个天杀的!他看上了我闺女,硬说我们家私藏抗日分子,把我男人抓去修工事,活活累死了!我闺女...我闺女被他糟蹋后跳井自尽了!”
控诉声接二连三地响起。有被勒索钱财的,有被强占田产的,有亲人被无辜杀害的。每一条控诉,都让贾金标的罪行更加清晰。
陆子铭静静地听着,脸色越来越冷。待控诉声稍歇,他转向贾金标:“你还有什么话说?”
贾金标面如死灰,只是机械地重复:“饶命...饶命...”
陆子铭又提审了其他几个便衣队小头目。刘三麻子、马三等人,个个都罪行累累。有的专门负责刑讯逼供,有的专门敲诈勒索,有的专门搜捕抗日志士。
审问持续了整个上午。陆子铭让福伯一一记录下每个人的罪行,并让受害者按手印作证。
中午时分,审判结果公布。
“经查,贾金标、刘三麻子二人,投靠敌寇,残害同胞,罪大恶极,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马三等八人,虽为虎作伥,但罪行相对较轻,且有悔过表现,判处劳役改造。”
“其余人员,多是被迫或为生计所迫,经教育后可释放回乡。但必须立下保证,永不再为敌寇效力。”
判决宣布后,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许多受害家属跪地痛哭,连声感谢陆子铭为他们报仇雪恨。
贾金标和刘三麻子被押到屯外的一片空地。临刑前,贾金标突然大喊:“陆队长!我有重要情报!我知道坂本信一的计划!饶我一命,我全都告诉你!”
陆子铭冷冷地看着他:“说。”
“坂本...坂本己经调集了一个大队的兵力,准备对西山进行大规模扫荡。他还从东北调来了专门对付游击队的特战专家...”贾金标急切地说着,希望能换取一线生机。
陆子铭听完,点了点头:“这些情报很有价值。但是...”
他顿了顿,声音冰冷:“你的罪行,不可饶恕。”
两声枪响过后,两个汉奸头子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当天下午,陆子铭召集所有队员和愿意留下的俘虏开会。
“马三,”陆子铭看向那个曾经被放回去传递假消息的便衣队员,“你虽然曾经为鬼子效力,但后来配合我们行动,算是将功补过。现在我给你两个选择:回家,或者留下打鬼子。”
马三毫不犹豫地说:“队长,我要留下!我以前糊涂,跟着贾金标干了不少坏事。现在我想明白了,只有把鬼子赶出中国,咱们中国人才能过上好日子!”
其他七名被判处劳役改造的便衣队员也纷纷表示愿意留下。
陆子铭点点头:“好,既然选择留下,就要遵守涅槃游击队的三条铁律。福伯,给他们登记造册,从今天起,他们就是涅槃的新队员。”
他转向那些将被释放的俘虏:“你们选择回家,我们发给路费。但记住今天的教训,回去后老老实实做人。如果再让我知道谁又穿上了那身狗皮,贾金标就是你们的下场。”
俘虏们连连保证,绝不再为鬼子效力。
处理完俘虏问题后,陆子铭开始着手整顿队伍。随着新成员的加入,涅槃游击队己经扩大到近五十人,迫切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组织结构。
“从现在起,我们正式成立涅槃游击队。”陆子铭宣布,“我任队长,陈小刀任副队长兼侦察排排长,张奎任突击排排长,孙大勇任支援排排长,周铁柱任警卫排排长。”
他看向福伯:“福伯负责后勤和财务。王石头、赵铁柱分别任突击排一班、二班班长。”
新整编的队伍立即投入训练。那些前便衣队员虽然有些不良习气,但多数人熟悉枪械,有一定的军事基础。在严格训练和纪律约束下,他们很快融入了集体。
便衣队覆灭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西山各村。老百姓拍手称快,许多青年慕名而来,要求加入涅槃游击队。
王家庄的王老栓带着十几个青年来到靠山屯。
“陆队长,这些后生都想跟着您打鬼子。”王老栓说,“您就收下他们吧。”
陆子铭看着这些面带稚气但眼神坚定的年轻人,心中感慨。他严格筛选后,留下了八人,其余的劝回家中,嘱咐他们可以在村里组织民兵,配合游击队行动。
“民兵?”王老栓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就是老百姓自己的武装。”陆子铭解释,“平时种地,战时配合主力作战。我们可以派人对他们进行训练。”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周边村庄的响应。不到半个月时间,王家庄、李村、张家堡等七八个村子都组建了民兵队,总人数超过二百人。
陆子铭定期派队员去各村指导民兵训练,教授他们基本的射击、埋雷和游击战术。作为回报,各村为游击队提供粮食、情报和庇护。
一天,陈小刀从山下带回一个重要消息。
“队长,坂本信一果然大怒。他撤换了西山周边三个据点的指挥官,从天津调来了一个叫中村的鬼子大队长,专门负责清剿我们。”
陆子铭点点头:“这个消息很重要。中村是什么背景?”
“据说是鬼子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在东北有对付游击队的经验。他带来的大队装备精良,还配属了骑兵和炮兵分队。”
张奎听后皱眉:“队长,这回鬼子动真格的了。咱们是不是该避其锋芒?”
陆子铭沉思片刻,摇头:“不,我们要主动出击。”
他摊开地图,指着上面的标记说:“中村新来乍到,对西山地形不熟。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在他站稳脚跟前,给他一个下马威。”
“怎么打?”陈小刀问。
“打他的运输线。”陆子铭的手指沿着地图上的公路移动,“中村大队的补给必须从北平运来。我们就在半路设伏,吃掉他的运输队。”
孙大勇有些担心:“队长,一个大队的护卫兵力肯定不少,我们能吃得下吗?”
“谁说我们要打整个大队?”陆子铭微笑,“我们只打他最薄弱的一环。”
他详细解释了自己的计划:“中村大队分散在三个据点,补给要分别运送。我们集中兵力,打其中一路。打完就走,绝不停留。”
“那选哪一路呢?”
陆子铭的手指停在一个叫“老虎口”的地方:“这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而且这是通往黑山据点的必经之路,黑山据点距离最远,护卫兵力相对薄弱。”
计划确定后,涅槃游击队开始了紧张的战前准备。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准备更加充分。
陆子铭特别重视新老队员的融合。他将新老队员混编,以老带新。同时加强纪律教育,特别是对那些前便衣队员。
马三在训练中格外卖力。他似乎想用行动洗刷过去的耻辱。一次射击训练中,他五发子弹打了西十八环,引起了陆子铭的注意。
“枪法不错。”陆子铭称赞道。
马三不好意思地挠头:“以前在便衣队时,鬼子教官逼着我们苦练射击。没想到现在用上了。”
陆子铭拍拍他的肩膀:“过去的就让它过去。重要的是你现在为谁而战。”
“我明白,队长。”马三郑重地说,“以前我的枪口对着同胞,现在我要用它来打鬼子。”
在紧张的备战中,陆子铭也没有忽视根据地的建设。他派人加固了靠山屯的防御工事,挖掘了逃生密道,储备了足够的粮食和弹药。
同时,他还组织队员帮助老百姓生产。战斗间隙,队员们下地干活,修房铺路,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
一天傍晚,王老栓带着几个村民抬着两口猪来到靠山屯。
“陆队长,这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王老栓说,“你们打鬼子,保护我们,我们也不能让你们饿着肚子打仗。”
陆子铭感动地接过这份厚礼:“我代表全体队员谢谢乡亲们。请转告大家,涅槃游击队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
望着村民们离去的身影,陆子铭深深体会到什么是军民鱼水情。有了老百姓的支持,他们就像鱼游进了大海,再强大的敌人都不可怕。
十天后,陈小刀侦察到准确情报:中村大队的第一次补给运输将在三天后进行。一支由五辆卡车组成的运输队,在一个小队鬼子和二十名伪军的护卫下,前往黑山据点。
战机己到。
陆子铭立即召集排以上干部开会,部署战斗任务。涅槃游击队的第二场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南派的神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UH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