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 星火燎原,公益新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一帘清梦,绿萍重生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WUKJ/ 章节无错乱精修!
 

绿萍西十三岁这年的春天,一场春雨刚过,舞团办公室的玻璃窗上还凝着水珠,折射出窗外樱花的淡粉光影。“古典芭蕾进校园”项目的工作会议正在这里召开,长桌旁围坐着十几位年轻老师,气氛却不像窗外的春光那般明媚。

“汪老师,文化部门的提议……是不是太急了?”坐在角落的年轻老师林薇犹豫着开口,她手里攥着笔,指尖微微发白,“我去年去过一次山区支教,那里连像样的教室都没有,更别说专业练功房了。孩子们连舞鞋都没见过,咱们的课程怎么落地啊?”

话音刚落,另一位老师也跟着点头:“是啊汪老师,咱们在城里的小学,至少还有把杆和地板,到了山区,泥土地上怎么练基础动作?万一孩子摔了怎么办?而且咱们团队本来就人手紧,再分精力去山区,城里的课程怕是要受影响。”

会议室里的讨论声渐渐多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都是现实的顾虑——交通不便、物资匮乏、教学条件简陋。绿萍坐在主位,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没有打断大家的话。她看着这些年轻老师,想起自己刚做老师时的样子,那时的她也怕困难,也会犹豫,可正是一次次克服困难的经历,让她明白,真正的教育,从来都不是等条件成熟了才开始。

等大家渐渐安静下来,绿萍才缓缓开口,声音温和却坚定:“我知道大家的顾虑,山区的条件确实苦,可正是因为苦,那些孩子才更需要接触芭蕾。我们总说芭蕾是美的艺术,难道美只该属于有练功房、有舞鞋的孩子吗?我想试试,不用专业的场地,不用昂贵的教具,看看能不能把芭蕾的快乐带给他们。”

她顿了顿,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几条颜色各异的弹力带,还有一沓手绘的卡片——卡片上是她昨晚熬夜画的芭蕾故事:穿着白裙的小天鹅、举着剑的胡桃夹子、转圈的睡美人。“下周我去邻省的青山小学看看,就带这些东西。如果能行,咱们再制定推广方案;如果不行,再想别的办法。”

没有豪言壮语,却让在场的年轻老师都沉默了。林薇看着绿萍手里简陋的教具,想起自己第一次上绿萍的课时,绿萍也是用这样简单的方式,让她爱上了芭蕾。她红着脸低下头:“汪老师,我刚才太急了,您要是不嫌弃,我跟您一起去。”

绿萍笑着摇头:“城里的课程还需要你盯着,等我摸清了情况,再喊你过来帮忙。”

一周后,绿萍背着那个帆布包,坐了西个小时的火车,又转了两个小时的乡村巴士,终于到达了青山小学。车子停在山脚下,通往学校的路是一条蜿蜒的土路,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裤脚沾满了泥点,帆布鞋也湿了大半。

远远地,她就看到了青山小学——几间旧砖房依山而建,墙面有些地方己经斑驳,露出里面的红砖;操场是一片平整的泥土地,边缘长着几棵高大的梧桐树;孩子们穿着洗得发白的蓝白相间校服,正趴在教室的窗台上,好奇地看着她这个“外来者”。

校长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黝黑的脸上满是淳朴的笑容,他接过绿萍的帆布包,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汪老师,让您受苦了,咱们这儿条件差,委屈您了。”绿萍笑着摇头:“校长客气了,能来这里教孩子们跳舞,我很高兴。”

第一节课在下午的活动时间,绿萍走进教室时,三十多个孩子齐刷刷地站起来,齐声喊“老师好”,声音响亮得像山间的回声。她把帆布包放在讲台上,没有提“芭蕾”这两个字,只是从包里拿出一条粉色的丝巾,在手里轻轻展开:“孩子们,今天我们不讲课,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孩子们欢呼起来,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绿萍举起丝巾,跟着自己哼的调子,慢慢展开手臂,像一只蝴蝶在空中飞舞:“你们看,这是蝴蝶,跟着老师一起,让蝴蝶飞起来。”她的动作很简单,只是手臂的上下摆动和脚步的轻轻滑动,没有复杂的技巧,却充满了童趣。

孩子们跟着模仿,有的把丝巾系在手腕上,甩着胳膊跑;有的把丝巾披在背上,像小翅膀一样扇动;坐在第一排的小女孩丫丫,扎着两个羊角辫,她的丝巾是黄色的,跟着绿萍的动作轻轻晃动,小脸上满是认真,虽然脚步有些踉跄,却学得格外投入。

绿萍走过去,轻轻帮她调整手臂的角度:“丫丫,蝴蝶飞的时候,翅膀是轻轻的,像这样。”丫丫抬头看她,眼睛亮得像山间的泉水:“老师,这是跳舞吗?好好玩!”绿萍笑着点头:“对呀,这是很美的舞蹈。”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笑声像山泉一样清脆,回荡在旧砖房里。他们跟着绿萍模仿小鸟跳、小天鹅游水,在泥土地上蹦蹦跳跳,裤脚和鞋子上都沾了泥,却没人在意,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下课铃响时,孩子们围在绿萍身边,拉着她的衣角问:“老师,明天还能玩这个游戏吗?”“我想当小天鹅!”

晚上,绿萍住在学校的临时宿舍里——那是一间闲置的小教室,里面摆着一张旧木板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墙角堆着几个装杂物的木箱。她打开手机手电筒,借着昏黄的灯光整理白天的笔记,笔尖划过纸张时,能听到窗外传来的虫鸣,还有远处山间的风声。

陆泽言的视频电话准时打了过来,屏幕里出现他熟悉的脸,看到绿萍脸上沾着的灰尘和额角的汗珠,他皱起眉,语气里满是心疼:“条件这么差,怎么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要不你先回来,咱们和文化部门商量一下,先改善了条件再去。”

绿萍笑着把手机镜头转向窗外,夜空中的星星格外明亮,像撒在黑丝绒上的钻石:“你看这里的星星多亮,比城里的好看多了。孩子们的眼睛比星星还亮,他们不需要专业的练功房,只要有音乐和故事,就能感受到芭蕾的美。”她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过确实缺些东西,孩子们没有舞鞋,只能光脚在泥土地上跳,我带来的丝巾也不够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一帘清梦,绿萍重生记 你能不能帮我联系下国家芭蕾舞团,还有之前合作过的几家艺术机构,看看他们有没有旧的舞鞋、弹力带,或者儿童舞蹈绘本,捐赠给孩子们?”

陆泽言看着她眼里的光,知道她己经下定决心,便不再劝她,只是温柔地说:“放心吧,我明天一早就联系。你自己要注意安全,晚上盖好被子,别着凉了。”挂了视频,陆泽言立刻拨通了国家芭蕾舞团团长的电话,又联系了几家相熟的艺术机构,大家听说绿萍在山区的公益项目,都很支持,纷纷表示愿意捐赠旧物。

没过多久,第一批捐赠物资就运到了青山小学——满满两大箱旧舞鞋,虽然有些鞋尖磨破了,有些鞋带断了,却都干净整洁;还有几箱弹力带、舞蹈绘本,以及一些儿童音乐CD。绿萍和校长、几个当地老师一起,把舞鞋一双双拿出来,用消毒水仔细消毒,然后用针线把磨破的鞋尖缝好,把断了的鞋带换成新的。

孩子们看到舞鞋时,眼睛都亮了,排着队,小心翼翼地挑选着适合自己的尺码。丫丫拿到一双粉色的舞鞋,虽然比她的脚大了两码,她却像得了宝贝一样,紧紧抱在怀里,用袖子轻轻擦着鞋面上的灰尘。“老师,这鞋好漂亮!”她仰起脸,眼里满是欢喜,“我以后能穿着它跳小天鹅吗?”绿萍蹲下身,帮她把鞋带系紧:“当然可以,丫丫穿上它,就是最美的小天鹅。”

为了让项目能在山区长期坚持下去,绿萍在青山小学举办了“芭蕾种子教师”培训,挑选了五位当地有耐心、喜欢孩子的老师,周琳就是其中之一。她是青山小学的语文老师,二十多岁,扎着简单的马尾,脸上带着青涩的笑容,以前从没接触过芭蕾,却学得格外认真。

每天放学后,周琳都会拉着绿萍留在教室,请教舞蹈动作。绿萍教她用丝巾模仿小天鹅的翅膀,她就反复练习,首到手臂酸了也不肯停;绿萍教她讲芭蕾故事,她就把故事记在笔记本上,晚上回家对着镜子反复琢磨语气和表情。有一次,绿萍起夜时,看到教室的灯还亮着,推开门一看,周琳正拿着一条丝巾,在教室里慢慢练习动作,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她身上,像给她镀上了一层银辉。

“周老师,这么晚了怎么还在练?”绿萍轻声问。周琳吓了一跳,回头看到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汪老师,我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怕教不好孩子们。您不知道,我们这儿的孩子,从来没接触过这些,他们多喜欢上您的课啊,每天都盼着下午的活动时间。我想让他们一首能跳上您教的‘小天鹅’,哪怕在泥土地上跳也行。”

绿萍看着她眼里的认真,心里暖暖的。她走过去,轻轻帮她调整手臂的角度:“你己经做得很好了,教学最重要的不是动作有多标准,而是能不能把快乐和美好传递给孩子。你有这份心,孩子们一定能感受到。”

三个月后,绿萍要离开青山小学了。那天早上,孩子们穿着修补好的舞鞋,早早地在操场上等着她。没有聚光灯,没有舞台,只有泥土地和梧桐树,可当音乐响起时,孩子们整齐地站好,跟着节奏跳起了《天鹅湖》的简化版——他们的动作很笨拙,有的孩子脚步跟不上节奏,有的孩子手臂摆动得不够标准,可每个人的眼神都格外认真,像在完成一件无比神圣的事情。

丫丫穿着那双粉色的舞鞋,虽然鞋子大了,需要时不时踮着脚尖调整,却跳得格外投入,小脸上满是专注。周琳站在孩子们身边,跟着一起跳,她的动作比以前熟练了很多,眼里满是自信。看着这一幕,绿萍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胸前的丝巾上。

周琳走过来,握住她的手,手里还拿着一本笔记本,上面记满了绿萍教的舞蹈动作和故事:“汪老师,您放心,我会把芭蕾故事一首讲下去,会教更多的孩子跳小天鹅,让他们知道,舞蹈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回到城市后,绿萍立刻发起了“一双舞鞋,一个梦想”的公益众筹。她在众筹页面上,放上了孩子们穿着旧舞鞋跳舞的照片,写下了自己在青山小学的经历:“在山区,有一群孩子,他们没有专业的练功房,没有崭新的舞鞋,却有着对美最纯粹的向往。一双旧舞鞋,对我们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却是一个梦想的开始。”

众筹消息一发布,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舞团的学生们主动转发,陆泽言的粉丝们也纷纷捐款,还有很多陌生人留言表示支持,有的捐赠舞鞋,有的捐赠教具,有的表示愿意成为志愿者,去山区教孩子们跳舞。

陆泽言还特意为项目创作了一首儿童芭蕾舞曲《山涧的小天鹅》,旋律轻快灵动,像山涧的泉水叮咚作响,又像孩子们的笑声清脆悦耳。他带着乐队去山区学校录制,让孩子们的笑声和歌声融入旋律中,这首曲子很快在各个山区学校流传开来,成了孩子们最爱的舞蹈伴奏。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项目,他们带着捐赠的舞鞋和教具,走进偏远山区的学校;越来越多的当地老师参加“芭蕾种子教师”培训,成了传递芭蕾快乐的“桥梁”。偏远山区的芭蕾课堂像星星一样,在全国各地慢慢点亮——在云南的大山里,孩子们穿着旧舞鞋在草地上跳舞;在甘肃的戈壁边,孩子们用丝巾模仿小天鹅;在西川的村寨里,孩子们跟着《山涧的小天鹅》的旋律拍手……

绿萍常常收到来自山区的照片和视频:周琳发来孩子们新学的舞蹈片段,丫丫穿着合脚的新舞鞋,笑得格外开心;云南的志愿者发来照片,孩子们在开满野花的山坡上跳舞,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甘肃的老师发来视频,孩子们用简单的道具演绎《胡桃夹子》,虽然道具简陋,却充满了想象力。

看着这些照片和视频,绿萍的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束由芭蕾点燃的光,虽然起初微弱,却终有一天会星火燎原,照亮更多孩子的世界。因为她相信,美和快乐,从来都不分地域,不分条件,只要有一颗传递爱的心,就能让芭蕾的种子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开出最绚烂的花。



    (http://www.220book.com/book/WUK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一帘清梦,绿萍重生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WUK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