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3章 舞梦延续,童心未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一帘清梦,绿萍重生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WUKJ/ 章节无错乱精修!
 月色jq朦胧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绿萍六十六岁这年的初夏,阳光总带着恰到好处的暖,不烈,却足够把街道两旁的梧桐叶晒得透亮。每周三的清晨,她都会提前半小时出门,沿着熟悉的街道往公益教室走。脚步不如从前轻快,膝盖偶尔会传来轻微的酸胀——那是多年练舞留下的旧伤,阴雨天会更明显,但她从不在意,依旧穿着那双浅灰色的平底布鞋,鞋面上绣着一朵小小的白色天鹅,是念安去年亲手绣的,说“妈妈的鞋也要带着芭蕾的样子”。

公益教室在老城区的一栋居民楼里,是一间打通的底层商铺,墙面刷成了柔和的米黄色,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画作:有的画着穿着舞裙的小天鹅,有的画着彩虹色的舞鞋,还有一幅是用蜡笔涂的绿萍,头发是白色的,裙摆是金色的,旁边歪歪扭扭写着“汪奶奶像太阳”。教室里摆着几排简易的把杆,是陈默特意设计的,高度可以调节,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角落的音响是捐赠的,虽然有些旧,却总能准确播放出陆泽言改编的儿童舞蹈音乐。

绿萍走进教室时,十几个孩子己经到了,穿着统一的蓝色练功服,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围着刚到的志愿者姐姐问东问西。看到绿萍,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有的拉着她的手,有的抱着她的胳膊,仰着小脸喊:“汪奶奶好!”

“孩子们好呀。”绿萍笑着蹲下身,一一摸了摸他们的头,指尖拂过一个小女孩额前的碎发——那是上周刚来的朵朵,父母在外地打工,跟着奶奶生活,刚来的时候总是躲在角落,现在己经能主动牵着绿萍的手了。“今天我们不练基本功,汪奶奶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孩子们齐声喊“好”,围着绿萍坐在地板上,像一群等待听故事的小鸽子。绿萍清了清嗓子,慢慢讲起《胡桃夹子》的故事:“从前有个小女孩叫克拉拉,她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是一个胡桃夹子士兵……”她一边讲,一边做着简单的动作:讲到克拉拉开心时,就拍手,节奏轻快;讲到她难过时,就慢慢转身,手臂轻轻下垂;讲到胡桃夹子变成王子时,就伸展手臂,像拥抱阳光。

孩子们跟着她模仿,拍手声、笑声混在一起,教室里热闹得像个小集市。朵朵学得最认真,小脸上满是专注,模仿“拥抱阳光”的动作时,手臂伸得笔首,像要抓住天上的云彩。绿萍看着她,眼里满是温柔——这些孩子,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有的跟着祖辈生活,有的身体带着小小的缺憾,却都在舞蹈里找到了纯粹的快乐,这就是她坚持来这里的意义。

这周三,教室门口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那是个七八岁的女孩,扎着两个羊角辫,穿着粉色的连衣裙,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盲杖,杖头挂着一个红色的小铃铛。她的眼睛闭着,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淡淡的阴影,脸上带着几分不安,紧紧挨着身边的志愿者阿姨。

“汪奶奶,这是小雨,上周刚转来的,她……看不见。”志愿者小声说,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我们试过教她简单的动作,可她总怕撞到人,也跟不上节奏。”

绿萍走到小雨身边,轻轻蹲下身,声音放得更柔:“小雨你好,我是汪奶奶。”

小雨的身体微微一僵,攥着盲杖的手更紧了,小铃铛发出轻微的响声。过了几秒,她才小声回应:“汪奶奶好。”

绿萍没有立刻提跳舞的事,只是伸出手,轻轻握住小雨的手。小雨的手很小,有些凉,掌心微微出汗。绿萍的手掌温暖而干燥,带着常年练舞留下的薄茧,轻轻着她的手背:“小雨别怕,这里的小朋友都是你的伙伴,汪奶奶会陪着你。”

那天的课程,绿萍特意做了调整。她让每个孩子的手腕上都系上一个小铃铛,铃铛是彩色的,轻轻一动就会发出“叮铃叮铃”的清脆声响。“孩子们,我们今天来玩个‘听声音找朋友’的游戏。”绿萍说,“跟着铃铛的声音,找到你的小伙伴,然后一起做动作。”

音乐响起,是陆泽言特意为盲童改编的《快乐的小天鹅》,旋律轻快,节奏分明。孩子们跟着音乐晃动身体,铃铛声此起彼伏。绿萍握着小雨的手,慢慢引导她跟着节奏迈步:“小雨,你听,左边的铃铛声近了,那是朵朵在你左边;右边的声音远一点,是小宇在那边。我们跟着音乐,慢慢走,像踩在软软的草地上。”

小雨的脚步有些犹豫,偶尔会因为听到突然的铃铛声而停下,绿萍就耐心地等她,轻声安慰:“没关系,慢慢来,音乐在陪着我们呢。”她握着小雨的手臂,教她感受“飞翔”的动作:“你看,手臂这样慢慢抬起,像小鸟张开翅膀,要飞起来了。你听陆爷爷拉的小提琴,是不是像小鸟在唱歌?”

陆泽言今天特意来教室帮忙,坐在角落的椅子上拉小提琴。琴声温柔而灵动,像山间的泉水,像林间的鸟鸣。小雨的身体渐渐放松下来,跟着绿萍的引导,慢慢抬起手臂。她的动作有些笨拙,手臂抬得不够高,也不够首,却格外认真,小脸上满是专注,嘴角微微上扬。

当她完成一个完整的“飞翔”动作时,教室里的铃铛声突然停了下来,孩子们都看着她,然后齐声鼓掌。小雨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眼睛虽然闭着,却像盛满了星光:“汪奶奶!我好像真的飞起来了!我能听到铃铛的声音,能跟着音乐动,我飞起来了!”

绿萍看着她的笑容,眼眶微微发热。她想起自己重生后第一次穿上舞鞋的样子,那时的她,膝盖带着伤,心里满是忐忑,却在扶着把杆踮脚的瞬间,找到了久违的踏实;想起第一次去青山小学,孩子们在泥土地上穿着旧舞鞋跳舞,虽然动作稚嫩,却笑得比阳光还灿烂;想起小念昔刚满周岁时,跟着小提琴的节奏晃动手脚,小脸上满是天真的欢喜。

原来,舞蹈从来不是为了成为舞台上的明星,不是为了追求完美的技巧,而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快乐和希望——无论他们是否看得见光明,是否有专业的舞鞋,是否能做出标准的动作。舞蹈是心灵的语言,是情感的表达,是哪怕身处黑暗,也能感受到的光。

这年夏天,“舞蹈梦想教室”举办了第一届“童心芭蕾节”。来自全国各地二十多所山区学校的孩子们汇聚在北京,在国家大剧院的小剧场里,上演属于他们的舞蹈盛宴。剧场不大,却坐满了观众,有公益项目的捐赠者,有舞蹈界的前辈,还有孩子们的家人和老师。舞台背景是一幅巨大的画布,上面画着孩子们心中的芭蕾世界:有青山,有溪水,有穿着舞鞋的小天鹅,还有挂着铃铛的盲童,是小雨和其他孩子一起画的。

小雨和另外五个盲童的节目是《听见的翅膀》。当幕布缓缓拉开时,舞台上的六个孩子穿着白色的舞裙,裙摆上缀着银色的亮片,手腕上系着彩色的铃铛。音乐响起,是陆泽言创作的旋律,轻柔而坚定,像清晨的阳光穿透云层。

孩子们站在舞台中央,虽然看不见彼此,却能通过铃铛的声音判断位置。他们跟着音乐,慢慢伸出手臂,像小鸟展开翅膀;轻轻踮脚,像踩在云端;转身时,铃铛发出整齐的“叮铃”声,像一串流动的音符。小雨站在最中间,动作比在公益教室时熟练了许多,手臂伸展得笔首,转身时的节奏恰到好处,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仿佛真的长出了一双能听见的翅膀,在舞台上自由飞翔。

台下的观众都安静下来,有人悄悄擦着眼泪,有人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幕,没有掌声,却有默默的感动在空气中流淌。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孩子们一起伸展手臂,像拥抱整个世界,手腕上的铃铛发出最后一串清脆的响声,然后舞台灯光暗了下来。几秒钟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绿萍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看着舞台上的孩子们,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念安坐在她身边,轻轻递过纸巾,自己的眼眶也红红的。陈默握着念安的手,眼神里满是动容。小念昔坐在陆泽言的怀里,举着一个自己画的牌子,上面用蜡笔涂着一个跳舞的小人,旁边写着“外婆最棒”,虽然字迹歪歪扭扭,却格外醒目。

演出结束后,绿萍走上舞台。孩子们围了上来,小雨伸出手,摸索着抓住绿萍的衣角,笑着说:“汪奶奶,我们跳得好吗?我听到掌声了,是不是很大?”

绿萍蹲下身,握住小雨的手,又摸了摸其他孩子的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格外坚定:“你们跳得太棒了,是我见过最动人的舞蹈。谢谢你们,孩子们。是你们让我看到了舞蹈最本真的样子——不是完美的技巧,不是华丽的舞裙,而是心中的热爱和勇气。是你们,让我的芭蕾梦,变得更有意义;是你们,让这束由芭蕾点燃的光,照亮了更多的角落。”

台下的掌声再次响起,陆泽言拉着小提琴,旋律是熟悉的《山涧的小天鹅》,轻柔而温暖。念安和陈默站在台下,看着绿萍和孩子们,脸上满是骄傲。小念昔举着牌子,大声喊:“外婆最棒!小雨姐姐最棒!”

阳光透过剧场的窗户,洒在舞台上,照亮了绿萍花白的头发,照亮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也照亮了那一双双“听见的翅膀”。绿萍知道,她的芭蕾梦从来没有结束,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在孩子们的舞蹈里,在小雨的笑容里,在每一个因舞蹈而变得快乐的心灵里。

六十六岁的她,腿脚或许不再灵活,却依旧拥有一颗未老的童心,依旧热爱着舞蹈,热爱着这些孩子,热爱着这充满希望的生活。而这份热爱,会像夏天的阳光,永远温暖,永远明亮,永远传递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WUK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一帘清梦,绿萍重生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WUK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