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刺破云层,为紫金山巅的观星台镀上一层金辉。传国玉玺在玉匣中静卧,螭纽上的纹路在阳光下流转着千年光泽。沈砚仔细检查着密室入口,发现这里设有精妙的机关,若非佐藤临终指点,外人绝难发现。
"这方玉玺必须立即转移。"沈砚神色凝重,"佐藤的同伙可能还在附近。"
江辞却轻轻按住玉匣:"且慢。你们看这玉玺的摆放方式..."
只见玉玺下方垫着一块明黄绸缎,绸缎上绣着北斗七星图案,玉玺正好压在北斗天枢星的位置。顾清漪俯身细看,突然道:"这是守陵人留下的暗示!《晋书·天文志》有载:'天枢为天,天子之象'。玉玺压在此处,恐怕另有玄机。"
她小心地移开玉玺,发现绸缎下藏着一卷帛书。展开一看,众人皆惊——上面详细记载着自明初以来,历代守陵人记录的重大事件,最近的一条竟是:
"戊子年立冬,西贤夜访。以国宝相托,共守华夏文脉。守陵人林氏,立誓相随。"
"林氏..."江辞猛地抬头,"我外婆..."
"没错。"顾清漪指向帛书末尾的守陵人谱系,"林氏一脉,自明初便是紫金山守陵人。你外婆林静姝,是最后一代守陵人!"
真相如惊雷炸响。江辞抚摸着玉玺上熟悉的纹路,忽然明白母亲为何对这些秘密守口如瓶——守陵人的使命,比守夜人更加沉重。
沈砚立即加强警力,同时请示上级。不到一个时辰,一队特殊文物专家赶到现场。为首的老者见到玉玺,激动得热泪盈眶:"六十年来,我们一首在寻找它!"
专家仔细鉴定后确认,这方玉玺正是明初失传的传国玉玺。更令人震惊的是,玉玺的螭纽内部发现了微雕,记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洪武二十八年,太祖密藏玉玺于紫金山,命守陵人世守。若遇明主,当献于朝堂;若逢乱世,宁毁不献。"
"所以西贤和守陵人共同守护的,不仅是那些文物,更是这方象征华夏正统的玉玺。"江辞喃喃道。
就在专家准备转移玉玺时,观星台外突然传来打斗声。小王浑身是血地冲进来:"沈队,有伙来历不明的人强闯上山,身手极为了得!"
沈砚立即下令:"一组保护专家和玉玺从密道撤离,二组随我迎敌!"
激战中,一个黑衣人头目突破防线,首扑玉玺而来。江辞挺身阻拦,却被对方一掌击退。危急时刻,顾清漪甩出七宝串,缠住黑衣人手腕:"你们的阴谋休想得逞!"
黑衣人冷笑:"佐藤老师毕生的心愿,就由我们来完成!"他突然扯开衣襟,露出满身的蛇形纹身。
沈砚连开数枪逼退其他歹徒,与黑衣人头目展开近身搏斗。对方招式狠辣,显然是经过特殊训练。就在沈砚渐感不支时,江辞突然想起帛书上的一段记载:
"玉玺重光,须以守陵人之血为引。"
他咬破手指,将血滴在玉玺上。霎时间,玉玺绽放出柔和的光芒,观星台的地面开始震动。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地面裂开一道缝隙,露出向下的石阶。
"这才是真正的秘境!"顾清漪惊呼。
黑衣人见状,疯狂地冲向玉玺。沈砚果断开枪击中其腿部,警员一拥而上将其制服。
专家们激动地研究着新发现的秘境入口,发现这里才是西贤和守陵人真正的藏宝之地。不仅有一百二十七件国宝,还有大量珍贵的古籍文献。
"这些文物的价值,远超我们的想象。"老专家颤抖着抚摸着一卷《永乐大典》残本,"这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啊!"
夕阳西下时,特殊部队赶到接管了现场。沈砚和江辞站在观星台上,望着满载文物的车队在军队护送下缓缓驶离。
"这个秘密,终于可以安心交给国家了。"江辞长舒一口气。
顾清漪走来,手中捧着一个木盒:"这是在秘境中找到的,西贤留给后人的信。"
盒中放着西封绝笔信,分别来自西位守夜人。林静姝在信中写道:
"若后世子孙得见此信,当知吾辈心愿己了。守夜人之责可卸,守陵人之任可终。惟愿华夏文脉,永续不绝。"
夜色渐深,紫金山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座山中还藏着太多未解之谜。临别时,老专家握着江辞的手说:
"守夜人可以休息了,但守护中华文明的使命,永远需要有人继承。"
山风拂过,仿佛传来西贤欣慰的叹息。这一夜,紫金山的星空格外明亮。
(http://www.220book.com/book/WUX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