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杯咖啡〉
晨光在奶渍里完成转译
我们的睡眠被拆解成
计量单位:三次啼哭
一次冲泡 和纸尿裤堆积的
经济学
当创业计划书蜷缩在
奶粉罐旁发酵
你变卖唱片的动作
像在赎回我们最初的月光
而此刻
速溶的夜色里
我终于尝到
星光溶解的滋味
静那句“买更好的回来”,像一粒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散尽后,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更为坚硬的决心。日子依旧被初眠的哭声、奶粉和尿布切割成碎片,但厨房里那次凌晨的交谈,仿佛给这些碎片镀上了一层柔韧的膜。我们不再仅仅是疲惫地应付,而是开始尝试着,在这片混沌中,重新编织属于我们的秩序。
我的“书房办公室”依旧与婴幼儿用品共享空间。但静开始在我对着屏幕苦思冥想时,轻轻带上书房的门,尽管那扇薄薄的木板门并不能完全隔绝外面的一切。有时,初眠在她怀里睡着后,她会抱着她,悄悄推开一条门缝,看我一眼。若见我正专注,便又悄悄退出去,在客厅里抱着孩子踱步,哼着那些古老的歌谣,声音压得极低,像是怕惊扰了我脑海中那些尚未成型的、脆弱的灵感。
外婆来的那天,带来了一个用旧毛线织成的、厚实柔软的垫子。“给你垫在椅子上,”她把垫子放在我的电脑椅上,拍了拍,“老是坐着,腰受不了。”她又看了看我屏幕上那些关于“文化符号在品牌营销中的下沉市场应用”的文档,摇摇头,“你们这些文化人,说的话我是一句也听不懂。不过,能做事就好。”
她的话朴实,却让我心头一暖。这种来自长辈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认可,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时刻,显得尤为珍贵。
经济的窘迫依然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静的唱片墙空出的位置越来越多,像豁了牙的嘴巴,无声地诉说着某种牺牲。她不再试图用新买的小物件来填补那份失落,而是更沉默地,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初眠和这个家的运转中。我注意到,她开始在一些育儿论坛上活跃,用她记者特有的观察力和细腻文笔,分享带初眠对抗肠绞痛的经历、挑选奶粉的心得,甚至是如何在有限预算内,把婴儿辅食做得既营养又美味。那些帖子下面,跟随着许多感谢和共鸣。她似乎在这些琐碎的分享里,重新找到了一点文字的掌控感和与他人的连接。这微小的火苗,让我在愧疚之余,也隐约看到了一丝别的可能。
我的“诺亚方舟计划”进展缓慢。金融危机的寒意并未散去,企业对文化咨询这类“软性”服务的预算砍得最狠。我投出的商业计划书大多石沉大海,偶尔有几个回音,也只是礼节性的“保持联系”。挫败感像南风天的回潮,湿漉漉地贴在心口。
一天下午,我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是以前在上海工作时认识的一位前辈,姓陈,如今在一家本土饮料品牌做市场总监。寒暄过后,他语气有些为难地切入正题:“夏璟,听说你在自己做?我们这边……唉,预算紧得很,集团又要求我们老品牌焕新,抓住年轻消费者。线上推广烧钱太快,效果还不好把握。你搞文化研究的,有没有什么……嗯,花钱不多,又能做出点‘文化味儿’的点子?”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BashfulCoffee》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他的话,像在黑屋子里突然划亮了一根火柴。我几乎是屏住呼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没有立刻抛出宏大的方案,而是花了整整两天时间,研究他们品牌的歷史、产品线、以及目前有限的营销动作。然后,我给他回了一封长邮件。没有华丽的PPT,只是用文字勾勒了一个想法:围绕他们品牌几十年来沉淀的“城市记忆”做文章,发起一个“寻找老味道·讲述新故事”的线上征集活动。利用社交媒体,低成本征集消费者与品牌相关的老照片、老故事,同时邀请本地一些有影响力的文化评论人、独立摄影师,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进行深度解读,形成话题联动。核心是“情感共鸣”和“文化赋能”,而非硬广轰炸。
邮件发出去后,我忐忑不安。这更像是一次学术性的策展提议,而非标准的商业提案。
等待回音的那几天格外难熬。初眠似乎也感受到了我的焦虑,夜醒更加频繁。有一个晚上,她哭闹得特别厉害,我和静轮番上阵,精疲力尽。凌晨三点,静抱着终于睡着的初眠靠在沙发上,眼皮沉重得几乎睁不开。我冲了两杯咖啡端过去。
“有进展吗?”她接过咖啡,轻声问,声音里带着浓重的倦意。
“等一个消息。”我摇摇头,在她身边坐下,“希望不大。”
她没再说什么,只是将头轻轻靠在我肩膀上。我们就这样靠着,听着彼此疲惫的呼吸和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微弱声响。杯中的咖啡渐渐冷掉,谁也没再去喝一口。那是第二十一杯咖啡,滋味比之前的任何一杯都要苦涩,却也因为肩头这沉甸甸的依靠,而多了一丝共同承重的暖意。
第三天,陈总监的电话来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夏璟,你的想法,我们老板有点兴趣!他说……有点意思,让我们试试水。预算不多,只有……”
他说了一个数字,对于曾经的我来说,微不足道。但在此刻,却像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挂掉电话,我坐在电脑前,久久没有动弹。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不是因为喜悦,更像是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
我站起身,走出书房。静正坐在地垫上,陪着初眠玩一个色彩鲜艳的摇铃。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们身上,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初眠看到我,咧开没牙的嘴,咿呀了一声。
“静,”我开口,声音有些沙哑,“项目,谈下来了。一个小项目。”
静抬起头,愣了一下,随即,那个久违的、如同卸下重负般的笑容,再次在她脸上缓缓绽开,比阳光更明亮。
“真的?”她放下摇铃,站起身,走到我面前,仔细看着我的眼睛,仿佛要确认这不是幻觉。
“嗯。”我点头,伸出手,将她轻轻拥入怀中。初眠在我们中间,好奇地仰着小脸,看看我,又看看妈妈。
那一刻,书房里堆积如山的资料,屏幕上未完成的方案,空气中弥漫的奶粉气味,还有怀中妻女真实的体温,交织在一起。我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前路依然布满荆棘。但这一点点微小的突破,像在浓得化不开的夜色里,终于看到了一丝属于自己的、虽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星光。
咖啡的余味,似乎还在舌尖萦绕。它依旧苦涩,却终于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名为“希望”的回甘。这滋味告诉我,或许我们这艘小小的“诺亚方舟”,真的能载着我们,在这时代的惊涛骇浪中,勉强航行下去。而船上的我们,也将在这一次次共同啜饮的咖啡里,淬炼出更坚韧的筋骨。
(http://www.220book.com/book/WVF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