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振武军校场。
朔风裹着残雪,在空旷的校场上打着旋。郭子仪一身戎装,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台下列阵的士兵——五千人分成五队,手持长枪的步兵列成鸳鸯阵,骑兵则牵着战马立在西侧,马蹄踏在冻硬的地上,发出整齐的闷响。
这是张大人离开后的第一次全营操练,郭子仪特意把各营的军容都整饬了一遍:补好的铠甲擦得发亮,磨钝的长枪重新开了刃,连士兵们的皮袄都缝补整齐,不再露棉絮。他知道,李孝忠肯定会来挑刺,不能给对方留下任何把柄。
“将军,李副使来了。”陈六凑到高台上,低声提醒。
郭子仪转头,就见李孝忠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几个军吏,慢悠悠地走在校场边缘。他没起身,只是朝对方拱了拱手:“李副使今日怎么有空来校场?”
李孝忠勒住马,目光扫过士兵阵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郭军使整饬军容,我这个副使哪能不来看看?只是……这操练的阵型,怕是有些问题吧?”
说着,他指向东侧的步兵阵:“你看那队步兵,鸳鸯阵的间距太宽,真要是遇上敌军,怕不是一冲就散?还有那骑兵,马鞍都没系紧,要是战时掉下来,岂不是误了大事?”
郭子仪心里清楚,李孝忠是鸡蛋里挑骨头——鸳鸯阵的间距是按实战标准来的,骑兵的马鞍更是今早刚检查过的,个个系得牢固。他走下高台,走到步兵阵前,随手拿起一名士兵的长枪:“李副使,这鸳鸯阵间距三尺,是为了方便士兵挥枪,若是间距太窄,反而碍手碍脚。至于马鞍,您不妨亲自去看看。”
李孝忠翻身下马,走到一名骑兵身边,伸手拽了拽马鞍的皮带——皮带勒得死紧,他用了力气才拽动半寸。他脸色一沉,又指向士兵的铠甲:“这铠甲补得倒是整齐,可内里的衬布都磨破了,冬天穿着,冻得骨头疼,怎么打仗?”
这话一出,士兵们都低下了头。振武军的铠甲大多是前朝传下来的,衬布磨破是常事,能补好甲片就不错了,哪有多余的布料换衬布?
郭子仪皱了皱眉:“李副使,铠甲衬布的事,我己上报粮台,请求拨付布料,可粮台至今未批,不是我不愿换。”
“粮台没批?”李孝忠眼睛一亮,立刻转头对身后的军吏说,“你记下来,郭军使管军不力,连士兵的铠甲衬布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操练?回头把这事写进文书,上报节度使府!”
军吏连忙应着,掏出纸笔就要记录。郭子仪上前一步,按住军吏的手:“李副使,此事与管军不力无关,是粮台物资短缺。若是您能帮忙催促粮台拨付布料,我感激不尽,若是您只想借此问责,恕我不能接受。”
“你!”李孝忠被噎得说不出话,指着郭子仪的鼻子,“郭子仪,你别给脸不要脸!我是节度副使,管你怎么了?”
就在这时,校场入口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斥候骑兵浑身是雪,翻身下马,踉跄着跑到郭子仪面前:“将军!不好了!北边阴山方向,来了一队突厥游骑,约莫三百人,己经掠过咱们的前哨,抢了西坡的两个村落!”
这话像一颗炸雷,在演武场上炸开。李孝忠的脸色瞬间变了——突厥游骑虽人数不多,但个个凶悍,若是扰了边境,他这个副使也担责不起。
郭子仪立刻收敛神色,转身对高台上的周武喊道:“周校尉!率两百骑兵,随我去西坡!赵老栓,你带步兵守住校场,防止游骑绕后!”
“是!”周武和赵老栓齐声应道,转身去点兵。
李孝忠站在一旁,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他想开口阻拦,说要先上报节度使府再出兵,可一看郭子仪雷厉风行的样子,再想到突厥游骑抢了村落的后果,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郭子仪翻身上马,黄骠马仰头嘶鸣一声。他看向李孝忠,语气严肃:“李副使,校场就交给你了,我去去就回。若是游骑人数增多,立刻派人去灵州求援!”
说完,他一夹马腹,率先冲出校场,周武带着两百骑兵紧随其后,马蹄扬起的雪粒,溅了李孝忠一身。李孝忠站在原地,望着郭子仪远去的背影,拳头攥得发白——他本想借操练找茬,没想到被突厥游骑打乱了计划,反而让郭子仪有了表现的机会。
“副使大人,咱们怎么办?”身边的军吏小声问。
李孝忠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还能怎么办?守好校场,等着郭子仪回来。要是他输了,咱们再算总账;要是他赢了……”他眼神一冷,“总有办法让他不好过。”
另一边,郭子仪带着骑兵奔出振武军驻地,朝着西坡方向疾驰。雪地里的马蹄印杂乱无章,远处的村落冒着黑烟,显然是被突厥游骑烧过。
“将军,前面就是西坡村!”周武指着前方,声音急促。
郭子仪勒住马,举起望远镜(唐代军用望远镜为简易铜制,放大倍数有限)——西坡村的村口,十几名突厥骑兵正牵着抢来的牛羊,准备撤离,村里隐约传来百姓的哭声。
“分成两队,”郭子仪快速部署,“你带一百骑兵,从村后绕过去,堵住他们的退路;我带一百骑兵,从正面冲锋,记住,尽量抓活的,别伤了百姓!”
“明白!”周武调转马头,带着一队骑兵往村后奔去。
郭子仪拔出腰间的横刀,刀身在雪光里泛着冷光:“弟兄们,突厥游骑敢来咱们振武军的地界撒野,今日就让他们知道,咱们大唐边军的厉害!冲!”
话音未落,他一夹马腹,黄骠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身后的骑兵们齐声呐喊,跟着他冲向村口的突厥游骑。
突厥骑兵没想到唐军来得这么快,慌忙掉转马头,拔出弯刀迎战。郭子仪挥刀横扫,一名突厥骑兵躲闪不及,被刀光劈中肩膀,惨叫着摔下马背。
村口的厮杀声瞬间响起,长枪刺进铠甲的闷响、弯刀碰撞的脆响、战马的嘶鸣混杂在一起。郭子仪左劈右砍,横刀在他手里像有了生命,每一刀都精准地避开突厥骑兵的攻击,又能准确地击中对方的要害。
没过多久,周武带着骑兵从村后冲了出来,突厥游骑腹背受敌,顿时乱了阵脚。一名突厥小首领见势不妙,调转马头就要逃跑,郭子仪眼疾手快,从背上取下弓箭,拉满弓弦,“咻”的一声,箭羽精准地射中他的马腿。
战马轰然倒地,小首领摔在雪地里,刚要爬起来,就被郭子仪的马踩住胸口。郭子仪用横刀指着他的喉咙:“说!你们的大部队在哪?是不是还想再来犯境?”
小首领吓得浑身发抖,嘴里叽里呱啦地说着突厥语。郭子仪身边的翻译士兵立刻翻译:“他说……他们只是小股游骑,大部队还在阴山以北,没打算大举来犯,只是想来抢点东西……”
郭子仪冷哼一声,一脚将他踹翻:“把他们都绑了,带回去审问!再去村里看看百姓,给他们留点粮食,安抚好他们。”
士兵们立刻上前,将剩下的突厥骑兵绑起来,又走进村里,安抚受惊的百姓。郭子仪站在村口,望着远处的阴山,眉头紧锁——突厥游骑虽只是小股来犯,但这背后,怕是藏着更大的图谋。
就在这时,陈六骑着马奔来,手里拿着一封文书:“将军,李副使派人送来的,说朔方节度使府又派了人来,让您立刻回去议事!”
郭子仪接过文书,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李孝忠在文书里说,他“擅自出兵,未先上报”,让节度使府的人颇为不满,要他立刻回驻地解释。
郭子仪捏紧文书,指节泛白。他知道,李孝忠的报复,又开始了。
远处的阴山上,雪雾弥漫,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正盯着振武军的地界。郭子仪深吸一口气,翻身上马:“回驻地!”
马蹄声再次响起,朝着振武军驻地的方向奔去。雪地里,留下一串长长的马蹄印,像一条蜿蜒的线,一头连着村口的厮杀,一头连着驻地的暗流。
他知道,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WVI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