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大捷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在朝堂内外激起千层浪。
摄政王萧临不仅稳固了边防,更以一种前所未闻、近乎诡谲的战术赢得了胜利,这让他本就显赫的威望更添一层神秘且令人畏惧的色彩。
然而,对于深居宫中的皇帝萧铭而言,这份捷报带来的,除了边境暂安的松快,更多的是难以言喻的猜忌和一丝不安。
御书房内,香炉青烟袅袅。萧铭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心腹太监总管高德胜。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案上那份详述了奇战术的密报,眼神晦暗不明。
“高德胜,”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却透出锐利,“你说,朕这位皇弟,何时变得如此……不拘一格了?这疲敌、离间、辱俘的手段,可不像他往日霸道刚猛的风格。”
高德胜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道:“陛下明鉴。王爷用兵如神,或许……是得了高人指点?”
“高人?”萧铭眯起眼,“朕也听闻,近日临渊王府颇不平静。那位一向不起眼的王妃苏氏,似乎……活跃了不少?前有林氏失宠被禁,后有柳氏举止怪异,如今又出了这边境奇谋……这王府的后院,何时成了藏龙卧虎之地?”
高德胜低眉顺眼:“奴才也听了一些风言风语,说是……苏王妃似乎与以往大不相同了。”
“哦?”萧铭指尖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兴味,“朕这个弟媳,倒是让朕有些好奇了。传旨,明日召摄政王妃苏氏入宫,朕要亲自瞧瞧,她是如何的‘不同’。”
圣旨传到王府时,萧临正在西院与苏杳对弈——这是他们“剧本研讨会”之外的又一项新活动,美其名曰锻炼战略思维。
听完内侍宣旨,萧临落子的手微微一顿,看向苏杳,眼神传递着无声的询问: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苏杳执起一枚白子,从容落下,截断了黑子的一条大龙,这才抬眼,对萧临露出一个“放心”的眼神,然后转向内侍,语气平和:“臣妾领旨,明日定准时入宫觐见。”
内侍退下后,萧临挥退左右,沉声道:“皇兄生性多疑,此次召见,必是听到了风声,意在试探。你当如何应对?”
苏杳拈起一颗棋子把玩,笑道:“王爷放心,剧本早就写好了。皇帝想看什么,我就给他看什么。一个偶然得了些启发、略有小聪明、但又深知分寸、不敢逾越的王妃,这个角色,我还是演得来的。”
她起身走到书案边,从一叠书稿中抽出一份早己准备好的绢册,递给萧临:“这是我准备的‘说辞’,或者说,‘保守版’方案摘要。请王爷过目,看看是否合乎‘人设’。”
萧临接过翻开,只见上面写的确实也是关于边境策略的建议,但与他之前看到的那份“缝合怪”版本相比,己然大相径庭。
这份方案剔除了所有“离经叛道”的细节,比如在水源下毒、俘虏涂鸦、城头骂战等,只保留了“坚壁清野”、“小股骚扰”、“稳固防线”等相对正统的军事建议,并且言辞谦恭,多处强调“此乃臣妇愚见,或源自杂书野史,不足为凭,唯陛下与王爷明鉴”。
通篇看下来,像是一个略有见识的闺阁女子,碰巧读了些兵书杂记,提出的些许浅见,恰好与萧临的某些想法不谋而合,便被王爷采纳了一二。
锋芒尽藏,只余恭顺。
萧临看完,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女人,不仅奇谋百出,更懂得审时度势,藏拙之道运用得炉火纯青。
“很好。明日,便按此应对。”
次日,皇宫,凤仪殿偏殿。
苏杳身着符合规制的王妃朝服,妆容得体,举止端庄,在宫人的引导下,垂首步入殿内。
她依礼参拜,声音清柔:“臣妾苏氏,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萧铭端坐于上,目光看似随意,实则锐利地扫过殿下的女子。
与他记忆中那个唯唯诺诺、面色苍白的苏杳相比,眼前的女子确实大不相同。
虽然低眉顺眼,但身姿挺拔,气息沉稳,那份从容的气度,绝非往日可有。
“平身,赐座。”萧铭语气温和,带着惯有的慵懒,“朕听闻,此次边境大捷,皇弟所用的策略,似乎与爱妃有些关联?”
苏杳依言起身,侧身坐下,闻言露出恰到好处的惶恐之色,微微欠身:
“陛下谬赞了。臣妾惶恐,岂敢妄议军政?只是前些时日,见王爷为边境之事忧心,臣妾偶然想起曾在一些杂书中看到过类似‘疲敌之术’、‘守正出奇’的说法,便斗胆在王爷面前提了几句浅见。万万没想到王爷胸怀广阔,竟真的采纳了其中一二,此实乃王爷运筹帷幄之功,臣妾不敢居功。”
她回答得滴水不漏,将功劳全数推给萧临,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萧铭眯了眯眼,笑道:“爱妃过谦了。能入皇弟法眼的‘浅见’,想必非同一般。不知爱妃看的是何杂书?竟有如此妙论。”
苏杳早有准备,从容答道:“回陛下,不过是些《战国策》、《淮南子》中的寓言故事,以及一些地方志中记载的民间御匪土法。臣妾愚钝,只是胡乱联想,拾人牙慧罢了。”她报出的都是常见典籍,让人抓不住错处。
“哦?”萧铭身体微微前倾,看似随意地问道,“那以爱妃之见,对于北狄,是战是和,长远当如何?”
这是一个陷阱。无论苏杳主战主和,都可能被引申出对朝政的干预之意。
苏杳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恭顺:“陛下天威浩荡,王爷雄才大略,战和之策,自有圣心独断,岂是臣妇可以妄加揣测的?臣妾只知道,陛下与王爷定下的策略,必是为我朝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着想。臣妾在内宅,唯愿陛下龙体康健,王爷事事顺遂,边境安宁,便是福分。”
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又将皮球踢了回去,丝毫不露个人观点。
萧铭盯着她看了片刻,忽然朗声笑道:“好,好一个‘唯愿安宁’。皇弟得此贤内助,真是他的福气。”他话锋一转,看似关切,“朕听闻王府近日颇多事端,林氏病弱,柳氏跳脱,爱妃掌管中馈,辛苦了吧?”
这是在试探她对王府内斗的态度。
苏杳微微垂眸:“谢陛下关怀。林姐姐需静养,柳妹妹性子活泼,皆是王爷家事。臣妾身为王妃,自当恪尽职守,和睦后院,不让王爷为家事烦心。”
应对得体的让人挑不出丝毫错处。
她展现出的,就是一个识大体、懂分寸、偶尔有点小聪明但绝不越界的标准王妃形象。
萧铭眼底的探究之色更浓,但面上笑容不变,又闲话了几句家常,便赏赐了一些珠宝绸缎,让苏杳退下了。
看着苏杳恭敬退出的背影,萧铭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手指轻轻敲着龙椅扶手。
“高德胜,”他淡淡开口,“你觉得朕这位弟媳,如何?”
高德胜低声道:“苏王妃……言辞恭谨,举止得体,似与以往无异。”他顿了顿,补充道,“只是……这份得体,似乎太过周全了些。”
“周全得不像个深宅妇人,倒像个……久经官场的老手。”萧铭冷哼一声,“藏得可真深啊。朕这个皇弟,身边何时多了这么个‘妙人’?”
他原本只是对边境奇谋的来源好奇,如今,却对这个看似温顺恭谨的弟媳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这个苏杳,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她就像一颗突然被投入棋盘的、看似无关紧要的棋子,却可能搅动整个局面的平衡。
“给朕盯紧临渊王府,尤其是……这位苏王妃。”萧铭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朕倒要看看,她这恭顺的面具下,究竟藏着什么。”
皇帝的试探,暂时被苏杳以完美的演技化解。
但她也清楚,这仅仅是开始。
皇帝的目光己经投注过来,未来的每一步,都需更加谨慎。
而这场围绕权力与命运的博弈,因为皇帝的正式入局,变得更加复杂和凶险。
(http://www.220book.com/book/WVR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