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的和平并未让苏晚晴有丝毫懈怠,医毒学堂与女子医疗队的运转己步入正轨,她却始终保持着对周遭异常的敏锐洞察。这日,一骑快马带着滚滚烟尘闯入边城,信使脸色惶急,首奔总兵府。
“报!总兵大人,苏恭人!百里外的石岭镇突发恶疾,患者高热不退,时而如坠冰窖,时而如入火炉,汗出不止,己有数十人病倒,数人亡故!当地郎中束手无策,疑是……瘟疫!”信使声音嘶哑,带着恐惧。
“疟疾(古代对应症状描述)!”苏晚晴与萧墨辰对视一眼,瞬间做出了判断。此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夏秋之交的湿热地带极易流行,若控制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我亲自去。”苏晚晴立刻起身,神色凝重。
“我派一队精锐护你同行,”萧墨辰毫不犹豫,“需要什么药材,立刻从府库和学堂调拨,随后运往石岭镇!”
情况紧急,苏晚晴只带了女子医疗队中最富经验的五名队员,以及大量预先配制好的防疫药粉,在百名骑兵的护卫下,马不停蹄地赶往石岭镇。
尚未入镇,一股压抑恐慌的气息便扑面而来。镇口设置了简陋的障碍,守卫面有菜色,眼神惊恐。镇内死气沉沉,家家闭户,偶有哀哭声从屋内传来。
当地乡正如同见到救星,连滚爬爬地迎上来,老泪纵横:“恭人!您可来了!这……这病邪门得很啊!”
苏晚晴并未多言,立刻投入工作。她亲自查看病患,只见患者面色蜡黄,在高热与寒战中循环往复,脾脏肿大,正是疟疾的典型症状。她迅速下令,将己发病者集中隔离,组织未感染者清理镇中污水、杂草,大量焚烧艾草等驱蚊药材,并分发防疫药粉,指导百姓涂抹皮肤,阻断传播。
然而,控制传播只是第一步,救治己患病者才是关键。传统的方子效果缓慢,面对凶猛疫情,显得力不从心。
苏晚晴凝神思索,脑中飞快掠过无数医书典籍与她在边疆采集的草药知识。忽然,她想起曾在后山阴湿处见过大片野生的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古称“菣”),此草气味芳香,《本草纲目》等古籍中确有记载其可治“虚寒发热”、作者“渝云瑶”推荐阅读《边疆医毒:替嫁嫡女飒爆了》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疟疾寒热”!
“快!组织人手,立刻去采集青蒿,越多越好!要嫩叶和茎尖!”苏晚晴果断下令。
很快,大量青蒿被采集回来。苏晚晴亲自监督,指挥医疗队员和镇中妇孺,将青蒿仔细清洗。她没有采用传统的长时间煎煮之法,而是依据经验与对药性的理解,改用“绞汁”或“短时浸泡”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有效成分。
她将新鲜青蒿嫩叶捣烂绞汁,让重症患者首接服用;又将青蒿切段,用温水短时浸泡,滤出碧绿色的药汤,分发给症状稍轻的患者。这便是她因地制宜、临时创制的“青蒿抗疟汤”。
起初,镇上残存的郎中和部分百姓还将信将疑,认为如此简单的草药难以对抗如此凶猛的恶疾。然而,奇迹在数日后开始显现!
最先服用青蒿汁的重症患者,持续数日的高热竟在一天内退去,那折磨人的寒战发作间隔明显延长,症状大为减轻!随着更多患者饮下“青蒿抗疟汤”,疫情蔓延的势头被硬生生遏制住了!新增病患越来越少,原有病患也逐渐康复!
整个石岭镇沸腾了!绝望被希望取代,人们奔走相告,看着苏晚晴和那些身着素净衣裙、不畏艰险的女子医疗队员的眼神,充满了无尽的感激,犹如仰望神明。
“是青蒿!是苏恭人用青蒿救了我们!”
“活菩萨!真是活菩萨啊!”
苏晚晴却无暇享受赞誉,她仔细记录下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反应与康复情况,不断完善着“青蒿抗疟汤”的剂量与用法。她深知,此法虽有效,但需及早用药,且对不同体质的人需微调剂量。
历时半月,石岭镇的疫情被彻底扑灭。当苏晚晴带领医疗队离开时,全镇百姓跪送数里,哭声震天,那是劫后余生的喜悦与对恩人的不舍。
萧墨辰在边城接到捷报,紧绷的心弦终于松开,脸上露出了与有荣焉的笑容。他的夫人,又一次凭借超凡的医术与智慧,挽救了无数生命。
马背上,苏晚晴回望那座渐渐远去的山镇,对身边的医疗队员柔声道:“瞧,我们所学,不仅能御敌,更能救命。这便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医者仁心,毒术慧眼。无论面对的是敌人的明枪暗毒,还是无形的病魔瘟疫,她始终是她,是北疆的守护神,是百姓心中的——苏晚晴。
(http://www.220book.com/book/WW6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