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毒学堂第一期学员的成功毕业,如同在边疆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不断扩散。她们中有的在边城开设了小小的诊坊,有的回到周边村落成为了受人尊敬的“女先生”,基础的医毒知识开始如涓涓细流,渗入北疆的民间。
然而,苏晚晴的目光看得更远。边疆虽暂获和平,但小的摩擦、剿匪、巡逻遭遇战仍时有发生,军中的医疗压力并未完全解除。传统的军医营皆为男子,在某些需要细致操作或涉及女性伤兵(如后勤、少数女眷)的情况时,总有不便。
一日,她拿着十份精心挑选的学员档案,找到了正在校场检阅新兵的萧墨辰。
“墨辰,我想从毕业的学员中,挑选十人,组建一支‘军中女子医疗队’。”她开门见山,将档案递过去,“她们己掌握扎实的草药识别、外伤处理与基础解毒技能,心性沉稳,胆大心细。让她们随军行动,专司伤员初步急救与护理,必能极大提升伤兵的存活率,尤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萧墨辰接过档案,迅速浏览。这十人,有曾在瘟疫中失去亲人、立志学医救人的坚韧孤女,有性格泼辣、动手能力极强的铁匠之女,甚至还有一位心思缜密、对毒物感知尤为敏锐的归化北狄女子。皆是学堂中的佼佼者。
他没有丝毫犹豫,合上档案,目光锐利而充满信任:“好!此事利军利民,我准了。即日起,便以总兵府名义,招募她们入伍,编入军医营,单独成队,由你首接统辖训练。一应装备、药材,按最优标准配给!”
有了萧墨辰的鼎力支持,大梁王朝,乃至这片土地上第一支正式的“军中女子医疗队”,就此诞生。
消息传出,军中哗然。让女子随军?虽是医疗,但终究是军营,是刀枪无眼的战场!许多老兵、甚至部分将领都心存疑虑,私下议论纷纷。
“女人家,见血不怕晕过去?”
“战场上刀光剑影的,别到时候还要分心保护她们!”
“救治伤员?别添乱就不错了!”
面对这些质疑,苏晚晴并未多言,只是对入选的十名女子进行了更为严苛的针对性训练。模拟战场环境的嘈杂、混乱、血腥,训练她们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快速判断伤情,进行止血、固定、清创、搬运。甚至让她们观摩真实的伤兵处理过程,锻炼心智。
数月后,边境一处山谷发现小股流窜的北狄残匪,劫掠商队,萧墨辰派出一支五百人的精兵前往清剿。女子医疗队,迎来了首次随军实战的考验。
出征那日,十名女子身着特制的、便于行动的轻便皮甲,背负着统一的药箱,站在队伍一侧。她们面容肃穆,眼神却坚定,与周围铁血肃杀的士兵形成了鲜明对比,引来了不少或好奇、或怀疑的目光。
战斗在山谷中爆发,规模不大,却异常激烈。箭矢破空,刀剑碰撞,惨叫声不时响起。
当第一批伤员被从前线抬下来时,等候己久的女子医疗队立刻迎了上去。没有尖叫,没有慌乱。她们两人一组,迅速检查伤口。
“左臂箭伤,未伤筋骨,剪断箭杆,准备拔箭!”
“腹部刀伤,出血严重,快!金疮药,绷带加压!”
“这个昏迷了,检查是否有头部撞击!”
指令清晰,动作麻利。她们用熟练的手法为伤员清洗伤口,敷上特效药粉,进行包扎固定。遇到需要缝合的创伤,那穿针引线的沉稳,丝毫不逊于经验丰富的老军医。尤其是一位因腹部重伤而羞赧痛苦的年轻士兵,在一位女队员沉着冷静的安抚和专业处理下,逐渐放松下来,眼中充满了感激。
她们的存在,仿佛给血腥的战场注入了一股柔和却坚韧的力量。原本心存疑虑的士兵们,看着这些女子不顾血污,专注救治他们的同袍,眼神渐渐从怀疑变成了惊异,再到由衷的敬佩。
战斗结束,清点战果。此战歼敌百余,己方伤三十余人,阵亡五人。而军医营的统计结果更是令人震惊——在女子医疗队参与紧急救治的伤员中,因处理及时、护理得当,重伤员的存活率比以往同等伤情提升了近三成!轻伤员恢复速度也明显加快。
带队校尉带着一份不可思议的感慨,向萧墨辰汇报:“总兵大人,那些女医官……真是这个!”他竖起了大拇指,“手稳,心细,一点都不含糊!弟兄们都说,有她们在,心里踏实!”
萧墨辰看向身旁的苏晚晴,眼中满是骄傲与柔情。他知道,她又成功了。她不仅教会了这些女子安身立命的本事,更赋予了她们守护他人的力量,也悄然改变了军营的某些固有观念。
苏晚晴遥望着正在清理战场、细心照料最后几名伤员的那十道身影,轻声道:“她们证明了,女子亦可在这片天地间,凭借自己的能力,赢得尊重。”
巾帼不必让须眉。这支小小的女子医疗队,如同绽放在铁血军营中的坚韧之花,用她们的专业与勇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也成为了北疆军中一道崭新而温暖的风景。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边疆医毒:替嫁嫡女飒爆了(http://www.220book.com/book/WW6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