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顺着林枫的头发流进脖颈,冰冷的触感让他因愤怒和挫败而灼热的头脑稍微冷静了一些。
他捏着那只装有微型人偶关节的证物袋,站在荒废的铁轨旁,环视着被雨幕和黑暗笼罩的废弃厂区。
这里不再是简单的案发现场,而是一个被精心设计的舞台。
凶手不仅预料到了警方的反应,甚至预料到了他林枫会独自在周边勘查,并留下了这个充满嘲弄和暗示的“礼物”。
人偶关节……这进一步将凶手的标识与“人偶师”的形象绑定在一起。
他没有再返回主车间与李雯汇合。那边有标准的勘查程序,多他一个不多。此刻,他更需要的是跳出凶手设定的节奏。那个指向“万事屋”的箭头,以及新增的水滴(或许是泪滴?)标记,像一根刺,扎在他的神经上。
“调虎离山……”
林枫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把他和警方的注意力吸引到城东的陈浩身上,真正的目的却是在城北的纺织厂布置这个虚拟现场。
那么,在这段时间里,凶手是否还做了别的什么?比如,去参观了一下被暂时“清空”的万事屋?
这个念头让林枫的后背泛起一丝寒意。他不再犹豫,转身大步离开废弃厂区,在路边拦了一辆路过的夜班出租车。
“去城南,旧码头区,万事屋。”他报出地址,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但眼神却比窗外的雨夜更加深邃。
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他一眼,没多问,踩下了油门。
林枫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看似在休息,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凶手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谨慎、狡猾、具有极强的控制欲和表演欲,熟悉城市角落,可能具备手工或模型制作技能,并且……对他林枫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这种兴趣并非源于个人恩怨,更像是一种创作者对“特殊观众”的挑剔选择。
万事屋所在的旧码头区,在雨夜里显得格外寂静。路灯昏黄,照亮着湿漉漉的石板路,两旁老旧的建筑在雨幕中沉默矗立。付钱下车后,林枫没有立刻走向自己的事务所,而是隐入对面一条狭窄的巷道阴影里,如同蛰伏的猎手,仔细审视着万事屋所在的那栋小楼。
窗户紧闭,窗帘和他离开时一样,没有异常。楼下的大门也似乎完好无损。一切看起来平静如常。
但他没有放松警惕。凶手能够如此精准地布局,未必会用粗暴的破门而入方式。他绕着建筑走了一圈,从各个角度观察,确认没有可疑的灯光或动静后,才像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来到万事屋门口。
他没有立刻用钥匙开门,而是先蹲下身,仔细检查门锁和门槛。门锁没有撬动的痕迹,但在门槛内侧不易察觉的缝隙边,他注意到一点极其微小的、与周围灰尘颜色略有差异的泥渍。很新鲜,像是被鞋底不小心带进去,又被试图擦拭过,但未能完全清除。
林枫的眼神彻底冷了下来。有人进来过。
他缓缓掏出钥匙,以最小的动静插入锁孔,轻轻转动。推开门的瞬间,他没有立刻进入,而是侧身倾听。
屋内一片死寂,只有窗外淅沥的雨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极其轻微的陌生气息,混杂在熟悉的泡面、旧书和灰尘味道里。那是一种……淡淡的、类似于模型胶水或者某种化学溶剂的清冷气味。
林枫没有开灯,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天光,像熟悉自己掌纹一样扫视着屋内的每一个角落。东西看似都还在原位:堆积如山的游戏光碟、散落的杂志、吃剩的泡面桶……但一种首觉告诉他,有些东西被移动过,被触摸过。
他走到电脑桌前。显示器的电源指示灯是熄灭的,但他伸手摸了摸主机箱,却感觉到一丝极其微弱的余温。有人动过他的电脑。
林枫打开电脑,快速检查了系统日志和访问记录。对方很小心,清除了大部分痕迹,但在林枫这种高手眼中,依旧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有人在他离开后不久,试图访问他的硬盘,但似乎被密码阻拦,并未深入。
他又检查了抽屉和储物柜。他那盒印着万事屋地址的名片,少了几张。这在他的意料之中。但当他打开一个存放旧物和杂件的箱子时,他的动作停顿了一下。箱子里原本杂乱无章的东西,似乎被人稍微整理过,而且,在最上面,多了一样本不该存在的东西。
那是一小段红色的丝线,质地细腻,与受害者身上穿的红色连衣裙布料很像。丝线被小心翼翼地打了一个结,放在一个陈旧的、印着卡通图案的铁皮糖果盒上——那是林枫早己遗忘的、童年时代存放小玩意儿的盒子。
挑衅。窥探。还有一丝……试图触碰他过去的诡异意图。
凶手不仅入侵了他的物理空间,更试图侵入他的私人领域。这种被全方位窥视和玩弄的感觉,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无声惊雷起》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让林枫胸腔里涌起一股冰冷的怒意。他拿起那段红丝线,在指尖,感受着那细腻而危险的触感。
他走到窗边,掀开窗帘一角,望向外面空无一人的街道。雨还在下,街灯的光晕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扭曲变形。他仿佛能感觉到,有一双眼睛,或许就在某扇黑暗的窗户后面,正带着戏谑和期待,观察着这里的灯光是否亮起,观察着他的反应。
林枫没有拉上窗帘,反而将窗户推开了一条缝,让冰冷的雨气和夜晚的气息涌入。他需要这寒冷来保持绝对的清醒。
他回到电脑前,没有理会那个被入侵的系统,而是拿出了那本随身的笔记本。在上面,他画下了三个案发现场附近的简易地图,标出了废弃的“屋”,写下了“红衣”、“人偶”、“窒息”、“雨夜”、“名片”、“红丝线”、“人偶关节”等关键词,并在“万事屋”三个字上画了一个圈,旁边标注了“箭头”和“水滴(泪滴?)”。
凶手的行为模式具有强烈的仪式感和符号性。每一次作案,每一次互动,都在强化他内心的某种叙事。他将现实变成了他的黑暗剧场。而林枫,从一开始的意外卷入者,变成了他选定的特邀嘉宾,甚至是……最终的对手或展品?
那个“寂静地带”论坛,那个引导张悦的“影”,依然是关键。凶手需要认同感,需要观众,哪怕是在虚拟世界。他不会满足于独自表演。
林枫拿出手机,拨通了李雯的电话。电话很快被接起,背景音里还能听到纺织厂现场的嘈杂。
“李队,是我。我回了万事屋。”林枫的声音平静无波。
“那边怎么样?”李雯立刻问道,语气紧张。
“被人进来过。动过电脑,拿走了几张名片,还留了件小礼物。”林枫简要地说,“对方很小心,但留下了痕迹。是一种模型胶水或者溶剂的味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李雯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他胆子太大了!我马上派人过去取证!”
“不必大规模动静,容易打草惊蛇。你派两个绝对信得过、手脚干净的技术人员过来,重点采集门框、电脑键盘、鼠标以及我指定的几个位置的微量物证和潜在指纹。另外,那个‘寂静地带’论坛和‘影’的追踪,必须加快。凶手在寻求互动,网络是他的舒适区之一。”
“明白。”李雯干脆地答应,“纺织厂这边……基本可以确定是凶手的故意示威。没有受害者是不幸中的万幸,但也说明他更加肆无忌惮了。林枫,你那边……要不要换个地方住?或者我们安排人……”
“不用。”林枫打断她,“这里是我的地盘。他既然来了,留下了东西,就是希望我留在这里,陪他把戏唱下去。我等着。”
他的语气很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退缩和隐藏不是他的风格。面对这种扭曲的对手,唯有正面迎击,才能找到破绽。
挂断电话后,林枫泡了一碗浓茶,坐在窗边的旧沙发上,静静地喝着。茶水的热气与窗外涌入的冷空气交织,让他的侧脸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他不再去看那些线索,只是慢慢地喝着茶,望着窗外的雨夜。万事屋里异常安静,只有他轻微的呼吸声和雨点敲打玻璃的声响。这种极致的安静,反而更容易让人感知到那些细微的、不寻常的动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凌晨时分,雨势渐渐变小,最终停了下来。城市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空气中弥漫着湿土和凉意。
天光微亮时,李雯派来的两名便衣技术人员悄无声息地到来,效率极高且专业地完成了林枫指定的取证工作,没有多问一句话,便悄然离去。
林枫送走他们,关上门,回到屋内。经过一夜的沉寂和思考,他的眼神变得更加锐利和专注。入侵者的痕迹己经被记录,接下来的,就是反击。
他打开电脑,这次不是检查被入侵的痕迹,而是开始主动出击。他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像一只耐心的蜘蛛,开始在网络深处编织信息之网,重点搜寻与“人偶关节”、“特定型号的模型胶水”、“红色丝绸布料来源”以及“寂静地带”论坛可能泄露的任何蛛丝马迹。
同时,他也在等待。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等待凶手的下一个动作。他知道,经过昨晚的挑衅和试探,那个“人偶师”不会沉寂太久。这场在雨夜中开始的追逐,己经进入了更加凶险的阶段。
而这一次,他不会再被牵着鼻子走。他要反过来,成为那个让阴影无所遁形的猎手。
窗外的天色渐渐亮起,雨后的清晨带着一丝清澈。但林枫知道,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黑暗并未散去,只是暂时蛰伏。他拿起一根草莓味的棒棒糖,剥开糖纸,放入口中。甜味在舌尖蔓延,与他眼中冰冷的战意,形成了奇异的对比。
(http://www.220book.com/book/WWS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