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风波在“璃绣”一系列雷霆与春雨并济的手段下,逐渐平息,甚至反向为品牌进行了一次深度的价值普及。然而,沈清璃和霍凛都清醒地认识到,奥古斯特集团绝不会因为一两次的受挫而放弃。这场围绕东方美学话语权与市场份额的争夺,己进入相持阶段,比拼的是耐力、底蕴和系统性的抗风险能力。
在这个当口,沈清璃做出了一个让部分高层略感意外的决定——她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云锦里”改造项目和“璃绣技艺数字博物馆”的完善中,同时,启动一个更为宏大的“璃绣学院”筹建计划。
“清璃姐,现在外部压力这么大,我们把这么多资源投向这些……短期内看不到首接商业回报的项目,会不会有些……”一位负责财务的高管在战略会议上,谨慎地提出了疑虑。
沈清璃坐在主位,目光平静地扫过与会众人。经历了巴黎的辉煌与近期的风波,她身上那份从容愈发深邃,话语间自带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
“我知道大家的顾虑。”她缓缓开口,“商业竞争,产品、渠道、营销,是看得见的战场。但‘璃绣’能走到今天,靠的不仅仅是这些。我们的基石是什么?是独树一帜的设计语言,是深厚不可复制的技艺底蕴,是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以及,植根于文化的品牌灵魂。”
她站起身,身后的大屏幕亮起,显示出“云锦里”改造后的效果图——那座小院将保留原有的风骨,同时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成为集创作、传习、展示于一体的活态空间。
“这里,是我们的根。回到这里,是为了让我们的设计师,包括我们自己,不忘来路,汲取最原始的力量。‘数字博物馆’是对外的透明与自信,而‘璃绣学院’,将是我们对内的人才造血和能力沉淀。”她切换画面,展示了“璃绣学院”的初步规划,那不仅仅是一个培训机构,更是一个融合了传统工艺研究、现代设计思维、材料科学甚至美学哲学的综合性学术平台。
“奥古斯特可以用资本挖走一两个设计师,可以短期影响供应链,但他们挖不走我们沉淀下的技艺体系,复制不了我们培养人才的土壤,更夺不走我们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的文化根性。”沈清璃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加固我们的基石,同时在构建更高的穹顶。当我们的根基深不可测,穹顶高入云霄时,任何风浪,都只能是脚下的涟漪。”
她的话语,带着一种超越短期商业利益的战略远见,让在座的高管们陷入了沉思,随即,目光都变得坚定起来。他们意识到,沈清璃看的,早己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璃绣”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基业长青。
霍凛坐在她身侧,全程未发一言,但看向沈清璃的眼神,充满了激赏与支持。他深知,在硬碰硬的商业对抗之外,这种对核心能力的长期投资,才是真正构筑无敌壁垒的关键。他会后只对沈清璃说了一句:“需要什么资源,告诉我。”
计划一经确认,便高效推进。沈清璃亲自参与了“云锦里”改造方案的细节审定,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务求在现代化功能之外,最大限度地保留那份沉淀了母亲和她自己最初梦想的静谧与力量。
“璃绣学院”的筹建则更为复杂,牵涉到课程体系搭建、师资邀请、资质认证等诸多事宜。沈清璃利用自身和“璃绣”日益增长的行业影响力,向全球范围内的顶尖学者、匠人发出了邀请。令人感动的是,许多曾参与过非遗论坛的大师,在收到邀请后,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那位日本金缮大师甚至表示愿意每年抽出时间前来驻留教学。
周末,沈清璃带着小云舒,去看还在改造中的“云锦里”。工地被围挡隔着,但依稀能看出雏形。小云舒指着那熟悉的二层小楼轮廓,兴奋地说:“妈妈,以后我可以来这里学绣花吗?”
“当然可以。”沈清璃牵着女儿的手,站在巷口,仿佛看到了不久的将来,这里重新充满生机,年轻的学子在此研习,古老的技艺与最新的创意在此碰撞。“这里,将来会走出很多很多像妈妈一样,热爱刺绣的哥哥姐姐。”
“那我要当他们的老师!”小云舒扬起小脸,一脸认真。
沈清璃失笑,摸摸女儿的头:“好,等云舒学成了,就来当老师。”
夕阳将母女俩的身影拉长,投射在古老的青石板上。沈清璃知道,她正在铺设的道路,或许漫长而艰辛,短期内甚至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而看不到对应回报。但她坚信,这才是“璃绣”真正的护城河,是能够抵御任何资本风暴、穿越任何商业周期的定海神针。
奥古斯特集团或许拥有庞大的资本和显赫的声名,但他们没有这片土壤,没有这份代代相传、融入血脉的匠心,更没有这份将个人梦想与民族文化复兴紧密相连的使命感。
基石正在加固,穹顶正在升起。这场无声的较量,早己超越了商业报表的数字,关乎传承,关乎未来,关乎一条奔流不息的锦绣长河,最终将流向何方。
作者“光明峰的毕加猪”推荐阅读《重生后,绣国女王撕碎白月光》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WT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