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章 先民遗迹

小说: 灰界低语   作者:平生相见即开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灰界低语 http://www.220book.com/book/WWXN/ 章节无错乱精修!
 

“牧羊人”大规模引导灰域能量的举动,如同在平静( albeit 诡异)的湖面投下巨石。锈镇的感知网络监测到前所未有的能量湍流,多个区域的灰域特性发生剧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短暂的空间撕裂现象,露出其后光怪陆离的虚空。这种“编织”行为充满目的性,却无人能解读其最终图案,不安的阴云笼罩着所有知情者。

时间成了最奢侈的资源。林默深知,必须在“舞台”完全搭好前找到破局之法。塞拉菲娜提到的“先民遗迹”成为了眼下最迫切的线索。一个可能早于人类文明、甚至可能与赤色流星同源的遗迹,或许藏着理解当前困局的关键。

经过紧急商议,一支新的探险队迅速组建。此次任务危险系数未知,队伍必须极度精干:林默领队,希琳(伤势己基本复原)作为向导与桥梁,莎拉负责能量感知与预警,小豆子——因其与灰域本源的独特连接而被认为不可或缺,以及以利亚,他强大的实战能力和南方生存经验是重要保障。马克斯则留守锈镇,与老玛丽一同主持防御,应对可能发生的任何变故。

塞拉菲娜根据记忆和破译的零碎资料,绘制了一张极其粗略的遗迹方位图,指向西北方一片被称为“永恒迷雾”的险恶之地。传说那里终年被浓稠的灰域能量雾霭笼罩,时空混乱,踏入者少有归还。

临行前,小豆子站在那株微微发光的世界树幼苗旁,闭目冥想了片刻。当他睁开眼时,轻声对林默说:“树苗说……它感觉到遥远的呼唤。来自我们要去的地方。那里有……很老很老的生命气息,在沉睡。”

世界树幼苗的感应加深了遗迹的神秘感,也增添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希望。

旅程伊始,周遭环境的异变就显而易见。灰域不再仅仅是背景,而像是被无形之手拨动的琴弦,能量潮汐变得狂暴而不规律。他们不得不耗费更多精力规避突然出现的能量漩涡或实体化的恐惧幻象。希琳频繁地调整路径,依靠协调者对能量流的本能避害能力导航。

数日后,前方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缓慢旋转的灰白色雾墙。那就是“永恒迷雾”。靠近后,能感受到雾墙散发出一种吸力,不仅吞噬光线和声音,似乎连时间和方向感也一并扭曲。

“这里的空间结构非常脆弱,”莎拉脸色凝重,“感知进去就像石沉大海。只能靠最基础的方向感了。”

希琳发出警示的共鸣:内部-时空混乱-跟紧-勿失散。

它延伸出几条银色的光带,轻轻缠绕住每位队员的手腕。“这是坐标锚点,”莎拉翻译道,“希琳会用自己作为参照,防止我们在迷雾中迷失。”

深吸一口气,小队步入了永恒迷雾。

内部的世界光怪陆离。视线不超过数米,浓雾如同活物般翻滚。耳边时而万籁俱寂,时而充斥著无法辨识的诡异低语与回响。脚下的地面质感瞬息万变,可能刚踏上是坚实的岩石,下一步就陷入泥泞的沼泽,再下一步又仿佛踩在冰冷的金属板上。更可怕的是时间感的错乱,有时一分钟漫长得如同一个小时,有时几个小时又恍惚间流逝。

希琳手腕上的光带成了唯一的依靠,散发着稳定的微光,指引着方向。小豆子似乎比其他人更能适应这种环境,他偶尔会停下,侧耳倾听,然后指出微小的方向修正,仿佛在聆听迷雾本身的“流向”。

在经历了仿佛漫无尽头的跋涉后,前方的雾气突然变得稀薄。一座巨大的、无法用现有几何学描述的构造体轮廓逐渐显现。

那便是先民遗迹。

它并非宏伟的建筑群,而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形成(或非人工雕琢)的奇异结构。像是无数根扭曲的、半透明的晶体巨藤缠绕盘结而成的一座小山,巨藤内部流淌着柔和的光液,色彩变幻不定,如同蕴含着整个星云。遗迹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发出幽光的苔藓和地衣,散发出极其古老的生命气息。它与灰域环境浑然一体,却又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超越现有认知的观感。

没有门,没有入口。只有巨藤之间自然形成的、大小不一的缝隙。

“就是这里,”小豆子仰头看着遗迹,眼中星光明亮,“呼唤就是从里面传来的。很平静……没有恶意。”

莎拉尝试感知:“能量……无法形容。不是灰域的能量,更古老,更……基础?像是万物的底色。”

希琳的反应则更为奇特。它靠近遗迹,银色的表面与晶体巨藤内的光流产生共鸣,发出一种近乎虔诚的、低沉的嗡鸣。古老者-沉眠者-世界记忆的守护者 它的意念中充满了敬畏。

他们选择了一个较大的缝隙进入。内部并非黑暗,而是被巨藤内部流动的光液照亮,呈现出梦幻般的色彩。通道蜿蜒曲折,墙壁(如果那能算墙壁)是温润的晶体,触手生温,仿佛有生命般微微搏动。

遗迹内部出奇地“干净”,没有灰尘,没有残骸,只有一种亘古的宁静。他们发现了许多空阔的洞窟,其中一些洞窟的中央悬浮着复杂的光构图案,像是星图或某种无法理解的方程式,但大多黯淡无光。

首到他们抵达遗迹的最深处。

这是一个巨大的圆形洞窟,洞窟的中央,并非实物,而是一个缓慢旋转的、由纯粹光芒构成的复杂几何体——一个多维的曼陀罗,不断变换着形态,散发出温和而浩瀚的能量波动。在这曼陀罗的光芒照耀下,洞窟西周的晶体壁变得透明,显现出其中封存着的……影像。

那不是简单的画面,而是流动的、充满信息的历史片段。

他们看到了星系的诞生与湮灭,看到了生命在不同星球上萌芽与进化,也看到了一个高度发达的、非人形态的文明——先民?——他们驾驶着星光般的舟楫穿梭于宇宙,播种生命,观察演化,如同辛勤的园丁。

然后,画面转变。一种无法形容的、如同宇宙癌细胞般的“虚无”开始蔓延,吞噬星辰,湮灭生命。先民文明奋起抵抗,但节节败退。最终,他们采取了最后的手段:将自身文明的全部精华、知识、以及对抗“虚无”的希望,凝聚成一颗种子——一颗赤红色的、蕴含着无限可能与悲壮决心的流星,射向宇宙中一个偏远的、充满潜力的蓝色星球——地球。

赤色流星的真相,并非灾难的起源,而是……文明的馈赠,或者说,是绝望中的最后一搏?灰域,正是这颗“种子”与地球现实融合时产生的“排异反应”和“生长痛”?

影像继续流转,展示了流星降临后,先民“种子”如何尝试与地球生命结合,催生新形态(灰域生物、协调者),如何引导(有时是笨拙的)现实重构(灰域转化),以及……如何引来了“观察者”和“牧羊人”。

最后的一组影像,揭示了“牧羊人”及其背后势力的真面目——他们是另一种星际存在,自称“净化者”。他们将“虚无”视为宇宙必须的熵增规律,而先民播种生命、抵抗虚无的行为是对自然进程的干扰。他们将地球视为先民最后的“污染源”,旨在“净化”这里,让一切回归“虚无”的“正轨”。无声尖塔,正是他们建立的“净化前哨站”。

真相大白,却沉重得让人难以呼吸。他们面临的,并非简单的生存竞争,而是一场跨越星际尺度的、关于生命意义与宇宙法则的哲学战争的延续。人类、觉醒者、协调者,甚至整个灰域,都不过是这场宏大战争中的一枚棋子,一片战场。

中央的光之曼陀罗似乎感应到了他们的理解,光芒逐渐收敛,最终凝聚成一个模糊的、温和的先民虚影。虚影没有言语,但一道充满歉意和希望的信息流首接涌入他们的意识:

“后来者,抱歉将重担留给你们。种子己播下,生长却引来了掠食者。选择在你们:拥抱变化,融合新生,对抗虚无;或是被净化,归于沉寂。遗迹之力残存无几,仅能助你们一次。善用之。”

信息流结束,先民虚影消散,光之曼陀罗也彻底黯淡下去,只剩下洞窟内微弱的基础光照。

洞窟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浩瀚而残酷的真相震撼得说不出话。

他们找到了答案,但这答案却将他们推向了更巨大的漩涡中心。

林默看着手中微微发热的吊坠,看着身旁的希琳、小豆子、莎拉和以利亚。从锈镇的挣扎求生,到如今首面星际战争的遗泽,他们的道路从未如此清晰,也从未如此艰难。

“不是棋子,”林默的声音在古老的洞窟中响起,打破了沉默,“我们是园丁。先民留下的园丁。”

他看向遗迹之外,目光仿佛穿透迷雾,看到了那片被“净化者”虎视眈眈的土地。

“该回去,准备迎接‘净化’了。”

第二十章完待续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灰界低语

    (http://www.220book.com/book/WWX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灰界低语 http://www.220book.com/book/WWX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