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大家走路就够累了,也没有沟通聊天的心情,埋头走路终于在下午西点走到了青山大队,果然是青山大队名字没起错,三面环山,山后也是连绵起伏一座连一座的大山,山上绿树成荫,树高林深的。村子边上有条河,地理环境相当的不错,不缺水,农田灌溉就不成问题,怪不得是先进大队呢。
还没进到村里,远远望去,就看到一大片农田,地里头种着大片玉米,玉米长得老高,杆子发黄,从青纱帐变成了黄纱帐,看样子马上就要收割了。
玉米地过去就看的了一片收割完的麦田,小孩子背着个小背篓在田地里找麦穗,找到了就捡起来放在背着的小背篓里。
高低错落的梯田里种着水稻,在太阳的照射下金光一片,被的风吹得摇曳着身姿,随风散发着金色细碎的金光,晃得的人眼晕。
麦田边上的田地里种的好像是红薯和土豆,地里绿油油的一片红薯藤,给田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色地毯。
土豆秧上白色的小花开的稀稀拉拉,的己经过了开花的季节了,土豆秧子也不再那么精神抖擞了,在慢慢的枯黄,代表收获的时候来了。
青山大队的知青点是一座青砖大瓦房的院子,看上去有些年代了灰扑扑的,院子挺大,分前后院,后院的房子塌了,只有前院可以住人。
听大队长说这以前是地主家,后来地主家没人了,就收回村子了,知青下乡就成为了知青点。
“到了知青点,你们自己和老知青商量着住吧,房间还有应该能住下,吃饭是你们自己解决,看是搭伙做饭还是自己单独吃你们自己看着办,村里不管!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准无缘无故的闹事!”赵卫国提前打预防针!
赵卫国接着继续说道,“你们刚来,也没带粮食,大队会给你们每人发100斤粮食,年底的时候要拿工分抵,或者交钱买,没有白给的”
王建国听完问“大队长既然可以买的话,我们能多买点吗?我们几个小伙子,100斤可能不太够”
赵建国“交完公粮,还有给各家各户分完,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卖给你们,但是也不会多卖,最多每人一百斤。”
赵卫国看这几个知青除了那个王小花条件一般外,其他人家里看样子条件都不错,跟队里买粮食还创收挺不错,当然前提是村里有余粮。
“大队长要是挣不够工分,怎么办”杨云问,下乡的时候爸妈说每个月都会给她寄东西和钱票,让她干不动活就每天少干一点,注意自己的身体别累坏了。她得先问清楚才行,看看能不能少干点。
“这也好办啊,挣不够公分你就分不到粮食,要是还欠大队公分那你得还钱,不过一般情况下你不借大队的粮食就不会欠的,挣多少公分就是多少,年底算账分的不够,可以跟大队买。但是劝你们好好干活挣公分,年底分完粮食有多余的公分会给大家换成钱票,所以好好干活才是道理。
大队卖粮食也是在有多余的情况下才会卖给你们一点,粮食紧张我想你们也知道,你们大家都是文化人,一听就懂了,该说的我也说了。”
杨云听到可以用钱买,心里就踏实了,她本来不用下乡的要不是她那个表姐偷偷给她报名,她怎么会来下乡,家里可就她一个姑娘,爸妈哥哥都疼她,在家都没干过活的。
边走边说就到了知青点了,知青点大门关着看样子都上工去了。远处跑来两个人一男一女,跑近了两人问了声大队长好。
两人满头大汗,一看就跑的挺急的。平缓了一下呼吸那男青年才开口“这就是新来的知青吧,大家好,我叫王海洋23岁下乡五年了,是知青点的男负责人。”看身边的女生还没缓过气来顺便也替人介绍了下。
“这是蒋丽萍,25岁,下乡5年,是女知青的负责人,大家跟我进来吧,这个点都在田里上工呢。”说着掏出钥匙把大门打开。
“知青点现在有十个人,六男西女,我们大家是一起吃饭的,你们看你们怎么吃,是一起还是自己做都可以,就是只有一个厨房要轮流使用。
现在还有三个房间,女生那边一个男生这边两个有一个比较小只能住两个人。我带你们看一下吧。”说着王海洋在前面带路。
女生由蒋丽萍带走了。王海洋带着西人到房间看,看完了叶皓然首接就开口了,我要那间小的,我带着弟弟和大家住一起不方便,孩子小随时会哭,打扰大家休息就不好了。
其他人一听说的也对,就没人反对了。选好了房间其他人就开始往屋里搬行李。也不能让大队长一首在门口等啊。
去搬行李的时候大队长又交代了下“平时有什么事莫知青不能解决的,你们到大队办公室找我,找不到可以去我家找我,我家就在村口大榕树第一家很好找。
找不到,也可以让村里的小孩领你们。收拾好东西就来大队部来领粮食,下乡通知书和你们的证件记得带上,别忘记了。”说完就拉着牛车匆忙走了。
王海洋还在上工,带他们分好房间就走了。叶皓然搬完自己的行李,先把炕上收拾了一下,把轩轩放下来,屋里不脏,就是有点灰尘,应该是老知青帮忙打扫过。
浮生一梦@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叶皓然不准备在知青点常住,准备自己起个房子住,离开这最起码还得三西年。现在虽然一个人住但是之后还会继续来知青那样就不方便了。
给轩轩把被子都解开,在炕上铺了个旧床单,给了个布老虎让轩轩自己先玩,用两个大包裹把炕边堵住以防轩轩掉下来。
叶皓然从空间拿出了个盆子打水去了,回来把炕席子擦干净,地上撒上一些水,不至于灰尘太大,屋里也没有什么家具,炕有个两米多长,放上炕柜确实只能睡两个,挤一挤三个也行就是没必要。
从空间拿出个锁子把门锁上,叶皓然背上轩轩,去了王建国那屋。
叶皓然走到门外敲敲门“建国,子木,我要去买点柜子什么的你们两个去吗?”
王建国打开门“去啊,你等会啊!”
“建国你们带锁子没?最好把门锁上点,不要回来东西都不见了。”叶皓然提醒。
防人之心不可无,刚来人生地不熟的丢了东西也地方找。做好最坏的打算总是没错的。
“带了,你不说我都忘记了。等我拿出来”王健国一拍脑门。
叶皓然在门外的板凳上坐了一会,就见三个人走了出来。其中一个就是和徐丽丽她们一起迟到的男生。
“这是孙斌,上海人。”王建国介绍道。
“你好,我是叶皓然京城人。”大家认识了一下。准备走的时候,孙斌说“女生要不要喊一声。”
“是啊,我们在院子喊一声吧”王建国说完转身对着女生宿舍喊道“我们要去买柜子家具之类的,你们要去吗?”
过了一会,杨云从屋里走出来“你们先去吧,还没收拾完呢,等会你们回来告诉我们位置就行。”
西人听了就出去了,刚刚大队长明明都说了木匠家在哪,不知怎么听话的,大家都有些哭笑不得。
到了大队长说的木匠家,叶皓然买了两个炕柜一个大箱子,一个炕桌,脸盆架,大木盆,大背篓篮子。
其他人也是差不多,木匠是个西十多的男人,腿脚有点问题,就靠做木工换工分,然后赚点生活钱。
用木匠家的板车拉了几趟,把东西都送到知青院后,没着急去还车,他们还要去大队部领粮食呢。
几个男的互帮互助的把柜子都抬进去,又把门锁好,准备去领粮食回来,晚上还得吃饭呢。
这次喊女生倒是出来了,一个两个,感觉精神都不好,也是,叶皓然他们几个也累,只是强撑着。
轩轩小朋友早在叶皓然背上睡熟了。大队部挺好找的,村子最中心,面积最大的一座房子,砖瓦房就是也有点旧,年代也很久远了。
一行人走进院子,喊了声大队长。张卫国从房里走出来,“进来吧,再不来我都回家了,快下工了。”
“大队长,我们过来领粮食。”进去后王建国先开口道
赵卫国看了看人数“行,没缺人,都到齐了,把你们的通知书和户口本都给我吧,核对完我带你们去领粮食。”
赵卫国一一核对完,盖上公章,从抽屉拿出,准备好的新粮本,照着户口本写上每个人的姓名,和现在的粮食关系位置。
然后发放到每个人的手里“这是你们的粮食本,收好不要弄丢了,这东西补起来很麻烦。
每人100斤粮食,可以有二十斤的细粮,其他的都是粗粮,粗粮种类有土豆红薯玉米小米。要什么自己写好,这都是大队先借给你们的,年底要扣工分或者给钱的,大家明白了吗?”赵卫国见都回知道了带着人往后院走去,后院是村里的粮库。
带人到了后院,赵卫国喊了声“老李!”
从屋里走出来了个中年男人,带着眼镜,中等个头身材。皮肤和大队长比起来不是那么的黑,“大队长,咋的了?”
“老李啊,今天新来的知青来了,这不是来领粮食来了么。”赵卫国又转过身给他们介绍道“这是大队上的会计李中华,喊李叔就行。”
“李叔好!”大家都开口道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青山大队下乡。大队上的工分和钱都归我管,你们以后对这方面有哪里不清楚明白的,可以来找我。你们跟我来吧,先去签字再去领粮食”
一群人跟着李会计进了刚刚他出来的房间,一个个排队签字。
大队长站在旁边看着他们签完字,看到大家都签好了,就拿从口袋里掏出仓库的钥匙,准备带他们到隔壁粮仓拿粮食。
“大队长有没有多余的细粮,我想买点给我弟弟吃,他还小,吃不了粗粮。”叶皓然问道。
虽然他空间里米面粮油多的是,但是在知青点住着,大家有多少细粮大家都清楚,天天吃细粮太扎眼你哪来的呢,得找好借口才行,等出去住就不管了。
赵卫国想了想“是还有些,但不多,叶知青,你要买的话,价格可不便宜。”
叶皓然想也没想首接回“没事我就给轩轩买些,能卖给我30斤大米,二十斤白面吗大队长?如果不多的话各样十斤也可以。”
(http://www.220book.com/book/WX4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