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生产线危机 SOP标准

小说: 我的职场重生路   作者:文学游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职场重生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XBQ/ 章节无错乱精修!
 

UV逆向样品的成功,如同给李志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他在打样部的地位愈发稳固。马天妮在看到那份边界清晰、质感分明的样品和附带的详细测试报告后,破天荒地没有提出任何质疑,只是点了点头,说了句“可以”,便让助理立刻将样品送去了业务部。

然而,李志明心里清楚,打样的成功,仅仅是为这场战役赢得了前哨战。真正的硬仗,在生产线。

果然,几天后,“星辉”U盘包装盒的大货生产正式排上日程。消息传来,打样部都能隐约感觉到从后面大车间里弥漫过来的紧张气氛。

午休时分,江晨屿从生产部相熟的老乡那里打听到了最新消息,回来就咋咋呼呼地跟大家分享:“我的天,生产部那边都快炸锅了,UV逆向这玩意儿上了大机器,问题全出来了,听说废品率高的吓人,陆其先跟生产部的赵经理在车间里差点吵起来。”

李志明心里一沉,连忙问:“具体什么问题?”

“还能有啥?套印不准呗,大机器速度多快啊,稍微有点抖动,高光油和哑光油的边界就糊了。还有那个UV固化灯,跟咱们小打样机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功率调不好,不是固化不足就是过度固化,哑光不哑,高光不明。生产线的老师傅们都没怎么玩过这新工艺,全靠经验摸索,效率低得要命,听说一上午,良品还没凑够一箱。”江晨屿说得唾沫横飞。

李志明坐不住了。他知道这个单子对公司的重要性,也更清楚如果大货生产失败,之前打样部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甚至可能成为别人攻击的借口——打样部做的样品华而不实,根本无法量产。

“我去车间看看。”李志明站起身。

“哎,你干嘛去?”江晨屿拉住他,“生产部那帮大爷脾气可不好,现在过去,不是找不自在吗?他们搞不定,自然会来找我们。”

“等他们来找,就太被动了。”李志明挣脱开,“样品是我们打的,我们对工艺细节最熟悉,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订单出问题。”

他拿起那个记录着UV逆向工艺测试参数的笔记本,径首走向后方的生产大车间。

一进车间,一股更加强烈、混合着浓重油墨、溶剂和机器润滑油的热浪便扑面而来,伴随着西色印刷机、模切机、覆膜机等大型设备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与相对安静的打样部相比,这里才是真正工业化生产的战场。

在车间中央那台最新的海德堡五色印刷机旁,围着一群人。生产部经理赵大勇是个身材魁梧的东北汉子,此刻正皱着眉头,盯着刚下来的一张印张,脸色铁青。业务部的陆其先也在一旁,不停地看表,额头上全是汗,嘴里还在喋喋不休:“老赵,想想办法啊,客户催命一样,这效率,这良率,怎么按时交货?”

“想办法?老子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赵大勇没好气地吼道,“这鬼工艺就不是为我们这种大批量生产设计的,机器跑快点就套不准,跑慢点产能又跟不上,UV灯功率调来调去就没个准谱,你来调一个试试?”

眼看两人又要呛火,李志明赶紧挤了过去。

“赵经理,陆经理。”他打了个招呼。

两人同时看向他,赵大勇眼神里带着烦躁和不耐,陆其先则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又带着点怀疑:“小李?你来了正好,快看看,这大货怎么就跟你们打的样差那么远?”

李志明没有理会陆其先语气里的埋怨,而是凑到机器前,仔细观察刚刚下来的印张。果然,问题很明显:高光logo的边缘与哑光背景有肉眼可见的错位,大约有0.3毫米左右,使得原本锐利的边界显得模糊、发虚。同时,部分区域的哑光背景似乎光泽度略高,失去了那种厚重的粉质感。

“赵经理,”李志明转向赵大勇,语气恭敬但不容置疑,“能暂时停一下机吗?我想看看UV固化段的设置和目前的机器参数。”

赵大勇虽然烦躁,但也知道李志明是搞定样品的人,或许真有点门道,便挥挥手示意操作工暂停。机器巨大的轰鸣声逐渐停歇,车间里顿时安静了不少,只剩下其他机器的背景音。

李志明爬到机器上方,仔细查看了UV固化灯的功率设定和传送带速度,又下来检查了印刷单元的油墨粘度、供墨压力等参数。他对比着自己笔记本上记录的打样机最佳参数,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

“赵经理,问题可能出在几个地方。”李志明跳下机器,指着自己的笔记本说道,“第一,套准问题。大机器速度快,惯性大,对纸张的张力控制要求更高。我建议把印刷速度暂时降低15%,同时检查一下叼纸牙排和传纸滚筒的清洁与磨损情况,确保纸张传输更平稳。”

赵大勇对旁边的机长使了个眼色,机长立刻带人去检查。

“第二,UV固化问题。”李志明继续说,“大机器的UV灯功率强,但照射时间短(因为速度快)。我们现在用的哑光油是快速固化型的,但它的最佳固化能量窗口依然比较窄。目前设置的功率,对于高光油是够了,但对于哑光油来说,可能处于过度固化的边缘,导致哑光效果下降。我建议,将UV灯功率降低一档,同时将传送带速度再降低5%,让能量累积更温和,看看哑光效果能否恢复。”

“再降速度?”赵大勇眉头拧得更紧了,“那产能怎么办?”

“赵经理,”李志明诚恳地说,“如果不解决良率问题,跑再快出来的也是废品,产能更是零。我们先保证能生产出合格品,再想办法优化效率。”

赵大勇盯着李志明看了几秒,又看了看旁边一脸焦急的陆其先,咬了咬牙:“按他说的,调。”

操作工们立刻忙碌起来,调整参数,清洁部件。机器重新启动,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盯着出纸口。

第一张印张缓缓出来……李志明和赵大勇几乎同时凑上去。

套准问题明显改善了,边界清晰了许多,再检查哑光区域,那种厚重的粉质感也回来了。

“成了”,印刷副手兴奋地喊了一声。

赵大勇长长舒了一口气,用力拍了拍李志明的肩膀,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模样:“好小子,有点东西。”

陆其先也凑过来看,脸色缓和了不少,但还是催促道:“良率是上来了,可这速度太慢了,能不能再提点速?”

李志明看着缓慢运行的机器,脑子里飞速运转。他想起江师傅说过,规范化管理能解决混乱。眼前这种依靠老师傅经验和临时调整的生产模式,效率低下且不稳定。

“赵经理,陆经理,”李志明再次开口,“我觉得,我们不能总靠经验去‘试’。应该为这个UV逆向工艺,建立一套标准的操作程序。”

“标准操作程序?”赵大勇和陆其先都愣了一下。

“对,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李志明解释道,“就是把我们刚才调试出来的、能够稳定生产合格品的所有关键参数都固定下来。比如:印刷速度范围、各色组油墨粘度与压力、UV灯功率设定、传送带速度、甚至车间环境的温湿度要求。把这些都明确写出来,做成看板挂在机器旁。以后只要是生产这个工艺的产品,就必须严格按照SOP来操作和检查。这样,无论哪个班次、哪个操作工来开机,都能快速上手,保证质量的稳定,也才能在此基础上,安全地尝试逐步提速,优化效率。”

这一番话,让赵大勇陷入了沉思。他管理生产多年,习惯了老师傅带徒弟的口传心授,以及出现问题后的临时处置。李志明提出的这种“标准化”思路,对他而言既新颖又切中要害。

“SOP……听起来是那么个理儿。”赵大勇摸着下巴,“老是这么折腾,谁也受不了。小李,这个SOP,你能不能帮忙弄一个出来?”

“当然可以,”李志明毫不犹豫地答应,“我会结合打样数据和大货生产的调试经验,尽快整理出一份初稿。”

站在一旁的陆其先,看着在生产线前侃侃而谈、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李志明,眼神变得有些复杂。这个他之前并没太放在眼里的打样部新人,似乎远比他想象的要难缠和有能耐。

危机暂时解除,李志明回到打样部,心情却并未完全放松。他知道,制定SOP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需要他更系统、更严谨地梳理整个工艺流程。但他跃跃欲试,这不仅是解决问题,更是将他零散的经验和知识,升华为可复制、可传承的方法论。

晚上,当他拖着疲惫却充实的身躯走出车间时,意外地在厂区小路上遇到了似乎刚加完班准备回宿舍的王雪薇。

“听说你今天又立了一功?”王雪薇微笑着看着他,月光洒在她脸上,显得格外柔和,“都传到我们行政部了,说打样部的小李去生产部解决了大问题。”

李志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哪有立功,就是碰巧知道点细节。问题还没完全解决呢,还得弄什么SOP。”

“SOP?”王雪薇眼睛微亮,“那是很规范的管理方法啊。你真厉害,不仅技术好,还能想到管理层面的东西。”

她的赞赏让李志明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一天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两人并肩走在安静的厂区小路上,聊着工作,也聊着琐事,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李志明知道,UV逆向的风波还未完全平息,SOP的制定充满挑战,未来还有无数未知的困难。但他此刻心中充满了力量。他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点点拓宽能力的边界,一点点赢得尊重和认可,也一点点靠近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光明未来。

这片天地,他闯得越来越有信心了。

第6章?终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的职场重生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XB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职场重生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XB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