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章 迷雾中的数学模型

小说: 基因深渊   作者:御用作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基因深渊 http://www.220book.com/book/WXCZ/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夜晚像一块浸透了墨汁的厚重天鹅绒幕布,严密地笼罩着城市,吞噬了最后一丝天光。陈序再次将自己反锁在公寓的绝对堡垒之内。窗帘被拉得密不透风,将外界一切无关的光线、声响与生命气息彻底隔绝,只有三面巨大的曲面显示器散发出恒定而冰冷的幽蓝光芒,如同深渊本身睁开的、毫无感情的复眼,凝视着这片由数据和绝望构筑的方寸之地。先前那股几乎将他撕裂的、源自生物本能的恐慌,己被他用强大的意志力强行压制、冷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癫狂的、属于顶级科学家的纯粹偏执。他决定动用自己最信赖、也是唯一的武器——数学,这描述宇宙底层逻辑的语言,试图在那看似铁板一块的、注定的绝境中,硬生生地凿出一条通往生路的裂隙。

他的思维如同一台超频运行的超级计算机,开始构建一个极其复杂、维度极高的多变量随机过程与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首先,他将那个异常活跃的“终止码”——那个嵌入他基因深处的、散发着不祥波动的“卡戎信号”——不再视为一个抽象的遗传学标记,而是将其精确定义为一个强大的、具有奇异吸引子特性的初始条件边界。这个边界条件如同一个引力异常强大的黑洞,扭曲着周围概率时空的曲率。

接着,他将自身——陈序,这个拥有特定质量、体积、运动惯性和复杂生理反应的有机体——设定为模型坐标系中那个唯一的、无法替代的核心质点。他输入了自身所有的生理节律参数:基础代谢率、昼夜皮质醇波动曲线、甚至基于历史数据推测的免疫细胞活性周期。他的行为模式也被量化:从公寓到实验室的几条固定路径及其概率权重、在咖啡馆停留的通常时长、操作精密仪器时的手部稳定性范围……他甚至接入了随身佩戴的生物传感器,将实时的心率变异性(HRV)、皮电活动(GSR)以及脑电图(EEG)中的特定频段能量,都作为动态参数,实时反馈到这个庞大的模型中。

然后,他将目光投向外部。他将整个城市,这座由钢铁、混凝土、无数生命和复杂系统构成的巨兽,转化为一个庞大而动态的背景力场。他调取了城市交通控制中心的实时数据流,获取了以他为中心、半径三公里内所有道路的车辆密度、平均速度及预测轨迹;他接入了高精度微观气象模型,获取了未来72小时内,逐分钟的风速、风向、气压、湿度变化,乃至局部可能出现的、微尺度的空气湍流信息;他骇入了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库,调取了周边所有建筑物的外部维护记录、悬挂物安全评估报告,以及地下管网的压力实时监测数据;他甚至以研究的名义,获取了附近五家主要医院的急诊科实时状态、救护车GPS位置及其路径规划算法的逻辑核心……他试图通过这台无形的、由代码和算法构成的超级计算机,在海量数据的混沌湍流中,模拟、推演出“死亡”这个终极事件,最可能藉由何种看似随机、实则必然的路径降临。

是来自三百米高空某块因金属疲劳而松动的幕墙玻璃?是十字路口一次因信号灯时序微妙误差与驾驶员瞬间分神叠加导致的车辆失控?是突发性的、由未知环境诱因触发的、符合他基因易感性的恶性心律失常?还是某种迄今无法归类、由多个微小意外串联共振而成的新型“完美风暴”?

远程服务器集群中,被他以最高权限临时调动的海量计算资源开始无声地咆哮,CPU与GPU的算力被压榨到极限,数据洪流如同银河旋臂般奔腾不息,吞噬着 petabytes 级别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信息。屏幕上的进度条如同濒死者的脉搏,缓慢而粘滞地移动着,每一次微不足道的百分比跳动,都像是重锤,狠狠敲击在陈序那早己绷紧如钢丝的神经上。他像一个站在由亿万个数据点构成的、无比庞大的动态沙盘前的将军,调动着所有的知识储备,试图推演出那个看不见的敌人——“命运”本身——那最致命的一击,将来自何方,以何种形式。

数个小时在极度的精神凝聚与体力透支中无声流逝。当最终的计算结果,经过无数次迭代和蒙特卡洛模拟后,终于渲染完成,基因深渊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基因深渊最新章节随便看!如同神谕般呈现在主屏幕中央时,陈序的呼吸,连同他体内所有正在运行的生理进程,仿佛在这一刻被强行按下了暂停键。

模型没有给出任何一条清晰的、可供识别并规避的单一路径。没有指向某一块特定编号的松动广告牌,没有预言某一次发生在特定经纬度坐标的车辆失控。取而代之的,是一幅足以让任何理性心智彻底冻结的景象:一片汹涌澎湃、极度混沌、色彩斑斓到令人眩晕的概率迷雾。

在这片由无数概率幅构成的迷雾中,有亿万条看似完全随机、微不足道的因果链在同时蜿蜒、穿梭、纠缠——一位咖啡师因前晚睡眠不足导致手腕肌肉的一次微不可察的颤抖,使其在09:47:23秒失手将杯子边缘磕碰出纳米级裂纹;几个街区外,一个交通信号灯控制芯片因宇宙高能粒子撞击产生单粒子翻转,导致东西向绿灯持续时间出现了正负50毫秒的时序误差;对面办公楼的老旧中央空调系统,其7号压缩机叶片恰好到达疲劳寿命临界点,在一次启动时引发了特定频率的、几乎无法探测的次声波共振;甚至,一只途经上空的候鸟,其消化系统的一次随机蠕动,决定了它排便轨迹的微小偏转……

这些在平常时空里会相互抵消、湮没于宏观世界背景噪音之下的、概率无限趋近于零的微小事件,在“终止码”这个强大而诡异的概率吸引子的非线性作用下,开始以某种超越常规物理首觉的方式彼此碰撞、交织、共振、放大,如同无数条滑向同一个引力奇点的世界线。

最终,所有这些散乱的、看似毫不相干的、存在于微观与宏观交界处的线索,都像受到一只无形巨手的精确牵引,在倒计时归零的那个绝对时间坐标上,无可避免地、精准地收束于同一个终点——他,陈序,生命体征的永久性终止。

过程,是不可预测的、令人绝望的混沌。结局,却是冰冷坚硬的、百分之百的确定性。

这比面对一个明确的、手握利刃的敌人更令人绝望。你无法防御,无法对抗,无法谈判,因为你不知道攻击会来自哪一个维度,以何种你无法想象的物理形式呈现。你只能像一个被绑在靶心的囚徒,眼睁睁地看着无数条原本概率仅为亿万分之一的无害轨迹,在某种更高层级的、你刚刚窥见一角的规律驱动下,被强行扭曲、汇聚,最终以百分之百的必然性,将毁灭送达。这就像试图在一片由分子构成的暴风雨中,精准地躲避每一滴注定要击中你面部特定皮肤细胞的雨点——不仅是物理上的绝对徒劳,更是对人类理性与认知能力本身的终极嘲弄。

陈序瘫坐在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上,仿佛全身的骨骼被瞬间抽走,一股冰冷的冷汗瞬间从每一个毛孔中涌出,浸透了他后背的衣衫,黏腻地贴在皮肤上,带来一阵阵刺骨的、源于绝对无助的冰凉。他怔怔地望着屏幕上那片不断演化、绚丽而致命的概率云图,它仿佛一张动态的、覆盖了整个城市乃至更广阔范围的死亡星图,复杂、美丽,而又无比残酷。而他自己,就是这张星图上那个无法移动的、唯一的、正在发出最后脉冲的坐标。

在这一刻,他第一次,真正地、从数学和物理的层面上,理解了“终止码”那令人战栗的深层含义。

它不是一把悬在头顶、等待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是那只在幕后、按照某种未知算法编织着整个概率时空结构之网的无形之手。

而他,不过是网上那只侥幸感知到微弱振动,却绝望地发现,自己所有的挣扎与计算,都只是在加速将自身缠绕得更紧、更无法逃脱的……飞虫。

寂静的房间里,只有机器散热风扇持续不断的低鸣,以及屏幕上那个鲜红数字,如同心脏起搏器最后单调的蜂鸣,无情跳动的微响:

【67:05:17】

窗外的黑夜,依旧深沉如墨,仿佛永无尽头。陈序用理性与数学构筑的最后一座堡垒,在第一次与绝对的、不可抗拒的命运正面交锋中,便显露出了它不堪一击的、本质上的裂缝。

(第8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XC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基因深渊 http://www.220book.com/book/WXC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