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浓重,山林间弥漫着潮湿的寒意。野狼峪如同一条沉睡的巨蟒,静静地匍匐在大地之上。两侧陡峭的山梁在微弱的星光下勾勒出狰狞的剪影,谷地中长满了半人高的荒草和灌木,一条被踩踏出来的小路蜿蜒其间。
就在这片死寂之中,无数双警惕的眼睛隐藏在岩石后、灌木丛中、土坎下方。赵启明的323团主力,近两百名士兵,静静地埋伏在谷地出口处的有利地形后。他们利用夜间就构筑好了简单的射击阵地,身上披着用树枝和枯草做成的简易伪装,枪口指向谷内,手榴弹整齐地摆在触手可及的位置。士兵们屏住呼吸,身体紧绷如同即将离弦的箭,只有胸膛内心脏有力的搏动声在耳边回响。寒冷和露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但没有人动弹一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山谷的入口方向。
北侧山梁上,王大山亲自带领着他322团的那个精锐连,外加加强的两挺歪把子轻机枪。士兵们大多将步枪背在身后,手里紧握着磨得雪亮的大刀片,刀柄上的红布在黑暗中如同凝固的血点。他们埋伏的位置更高,视野开阔,可以清晰地俯瞰整个谷地。王大山的目光如同觅食的猛虎,在黑暗中搜寻着猎物的踪迹。那两挺机枪被他布置在能够覆盖谷地中后段和撤退路线的关键点上,机枪手趴伏在岩石后面,手指轻轻搭在扳机护圈上。
南侧山梁,孙胜324团的那个连则构成了交叉火力的另一极。他们配备了较多的步枪手和两挺捷克式轻机枪,任务是用密集的火力覆盖谷地前半段,尤其是敌人先头部队进入的位置。孙胜没有像王大山那样亲临一线,而是将指挥权交给了手下一位经验丰富的营长,自己则在稍靠后的位置建立了一个临时指挥点,负责联络和协调。
在更外围的山坡和林地间,徐天派出的警卫排士兵如同幽灵般散布开,警惕地监视着通往柳河镇的方向。他们的任务是确保伏击部队的后背安全,一旦发现鬼子援军,将不惜一切代价迟滞其前进,为主力撤退争取时间。
整个野狼峪,己经变成了一张精心编织的死亡之网,只待猎物闯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东方的天际逐渐泛起鱼肚白,山林间的轮廓变得清晰起来。谷地中的雾气缓缓流动,更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埋伏的士兵们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长时间的潜伏是对意志和耐力的极大考验。有些新兵因为紧张和寒冷,身体开始微微发抖,但很快就被身边的老兵用眼神或轻微的动作制止、安抚。
在山谷入口附近一块巨大的岩石后面,赵启明半蹲着身子,举着缴获的那副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远处的小路。他的副官和几名传令兵匍匐在他身后,随时准备传递命令。他的脸色平静,但紧握着望远镜的手指关节有些发白,显露出内心的并不轻松。这是他第一次完全按照林峰制定的、带有明显“主动设伏、快打快撤”现代游击战术色彩的方案来指挥战斗,他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当太阳终于挣脱地平线的束缚,将金色的光芒洒向山峦时,在小路的尽头,终于出现了晃动的人影。
“来了!”赵启明身边的一个老兵压低声音说道,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和杀意。
赵启明调整望远镜的焦距,看得更加清楚。大约三十多名头戴钢盔、穿着土黄色军服的小鬼子排成相对松散的行军队列,沿着小路向野狼峪走来。队伍前面,是十几名穿着杂乱灰布军装、端着步枪、畏畏缩缩的伪军,他们负责探路和趟地雷(如果有的话)。队伍中间,西名小鬼子扛着两个掷弹筒,还有几名弹药手跟在旁边。队伍后部,一挺歪把子轻机枪由三名鬼子操控着,机枪手扛着机枪,副射手提着弹药箱,警惕地观察着两侧的山梁。
为首的是一名挎着指挥刀、身形粗壮的鬼子曹长,他一边走,一边不时地用日语对身边的士兵吆喝着什么,显得颇为骄横。这支小队显然没有意识到他们己经一步步走进了死亡的陷阱,依旧保持着行军状态,只是出于职业习惯,对两侧的地形保持着基本的警惕。
赵启明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冷静。他轻轻放下望远镜,对身后的传令兵做了一个准备的手势。命令通过低声传递和手势,迅速在伏击阵地上蔓延开。所有的枪口都微微调整,对准了各自预定的目标。机枪手将脸颊轻轻贴在了冰冷的枪托上,准星牢牢套住了谷地中的敌人。掷弹筒兵和机枪组,是首要打击目标。
伪军们率先踏入了谷地,他们东张西望,脚步迟疑,似乎也感觉到这地方安静得有些过分,那狭窄的谷地和两侧陡峭的山梁让他们本能地感到不安。但后面的鬼子曹长不耐烦地催促了几句,伪军们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当大部分伪军和鬼子先头部队进入谷地,那挺歪把子机枪和掷弹筒组也完全踏入伏击圈中心位置时,赵启明眼中寒光一闪,猛地举起右手,然后狠狠向下一挥!
“打!”
信号兵几乎在同一时间,扣动了手中驳壳枪的扳机。
“砰!”一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山谷的寂静,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哒哒哒!哒哒哒!”
“砰!砰!砰!”
“轰!轰!”
南北两侧山梁上的机枪率先开火,炽热的子弹如同两条交叉的火鞭,猛地抽向谷地中的鬼子队伍。南侧孙胜部的捷克式机枪重点照顾了队伍前部的鬼子和伪军,密集的弹雨瞬间将几名伪军和两名鬼子兵打成了筛子,惨叫着扑倒在地。北侧王大山部的歪把子机枪则死死咬住了队伍后部的鬼子机枪组和掷弹筒组,子弹打在岩石和土地上,溅起一串串烟尘,试图压制他们的反击。
几乎在机枪响起的同时,谷地出口处,赵启明323团埋伏的士兵们也开火了!步枪、轻机枪爆发出密集的射击声,子弹如同瓢泼大雨般倾泻向陷入混乱的敌人。几名掷弹筒兵还没来得及放下装备,就被迎面飞来的子弹击中,歪倒在一旁。那挺歪把子机枪的射手刚把机枪从肩上取下,就被数发子弹同时命中,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炽刃1937》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胸开几团血花,一声不吭地栽倒在地。
“敌袭!隐蔽!反击!”鬼子曹长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在枪响的瞬间就拔出了指挥刀,声嘶力竭地吼叫着,试图组织抵抗。残存的小鬼子也展现出了其精锐的军事素养,在最初的慌乱后,立刻就近寻找掩体,岩石、土坎、甚至同伴的尸体都被他们利用起来,举枪向两侧山梁和谷口方向还击。
“叭钩!叭钩!”三八式步枪特有的清脆射击声零落地响起,子弹打在伏击阵地的岩石上,迸射出点点火星。
但108师占据了绝对的地利和先手。火力完全占据了上风,交叉的火网将鬼子分割成几块,压得他们抬不起头。不断有鬼子兵在试图移动或举枪射击时被子弹击中,惨叫着倒下。
“手榴弹!”赵启明看准时机,再次下令。
数十颗木柄手榴弹如同冰雹般从323团的阵地飞出,划着弧线落向鬼子聚集的区域。
“轰!轰!轰!”连绵不断的爆炸声在山谷中回荡,震耳欲聋。硝烟和尘土弥漫开来,破碎的弹片和冲击波将残存的鬼子炸得人仰马翻。惨叫声、哀嚎声被巨大的爆炸声淹没。
爆炸的硝烟还未散去,北侧山梁上,王大山猛地站起身,将手中的大刀向前一挥,发出如同炸雷般的怒吼:“弟兄们!跟老子冲下去!剁了这帮狗娘养的!杀!”
“杀!!!”
埋伏在北侧山梁的322团精锐连士兵们如同下山的猛虎,发出震天的喊杀声,端着明晃晃的大刀,沿着陡峭的山坡,如下饺子般冲向己经伤亡惨重、阵型大乱的鬼子残部。他们速度极快,利用山坡的冲势,瞬间就扑入了敌群。
白刃战在弥漫的硝烟中骤然爆发!这些西北军出身的大刀队士兵,个个都是挑选出来的悍卒,刀法狠辣,气势惊人。他们三人一组,背靠背,相互掩护,手中的大刀片挥舞得呼呼生风,专门朝着小鬼子的脖颈、胸腹等要害招呼。刺刀与大刀碰撞,发出刺耳的金属交击声,夹杂着临死前的惨嚎和怒骂。
王大山的勇猛更是无人能挡,他如同一尊煞神,手中大刀左劈右砍,一名试图用刺刀捅他的鬼子曹长(并非指挥官那个)被他连人带枪劈成了两半,鲜血和内脏溅了他一身,他却毫不在意,反手一刀又削飞了另一个鬼子的半边脑袋。
残存的鬼子虽然拼死抵抗,刺刀术也颇为精湛,但在兵力绝对劣势、士气遭受重创、又被对方近身缠住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往往一个鬼子刚架开一把大刀,侧面或背后就有另一把大刀砍来。战斗呈现出一边倒的屠杀态势。
谷地出口处,赵启明看到王大山部己经成功切入敌阵,彻底搅乱了敌人,立刻下令:“全体上刺刀!冲锋!解决战斗!”
“冲啊!”
323团的士兵们纷纷装上刺刀,跃出掩体,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冲向谷地,加入了最后的清剿。孙胜在南侧山梁也命令部队停止射击,以免误伤,同时派出一个排下山协助打扫战场和补刀。
战斗很快接近尾声。零星的枪声和拼杀声逐渐停息。谷地中弥漫着浓重的硝烟味和血腥味,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小鬼子和伪军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地面的荒草和泥土。一些受伤未死的伪军跪在地上,高举双手,用带着哭腔的中国话哀求着:“饶命!长官饶命!我们投降!”
王大山提着滴血的大刀,浑身浴血,如同刚从血池里捞出来一般,他环顾一片狼藉的战场,咧开嘴,露出森白的牙齿,哈哈大笑道:“痛快!真他娘的痛快!”
赵启明在警卫的护卫下走进谷地,他看了一眼战场,确认己经没有成建制的抵抗,立刻下令:“迅速打扫战场!收集所有武器弹药!优先带走机枪、掷弹筒和子弹!伤员立即抬走!动作快!我们只有十分钟时间!”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熟练地从鬼子尸体上摘下弹药盒,捡起散落在地上的步枪,将那挺被打坏了一个脚架但主体完好的歪把子机枪和两具掷弹筒,以及找到的几箱弹药快速收集起来。卫生兵则忙着给受伤的战友进行简单的包扎,然后由担架队迅速抬离战场。对于投降的伪军,则由专人看管起来。
整个过程高效而迅速,充分体现了林峰之前强调的“快打快撤”原则。
十分钟后,当远处柳河镇方向隐约传来尖锐的哨声和摩托车的轰鸣时,108师的伏击部队己经带着战利品和伤员,如同潮水般退去,迅速消失在野狼峪两侧的山林之中,只留下满地的尸体和一片死寂,证明着这里刚刚发生了一场短暂而残酷的猎杀。
一名负责外围警戒的警卫排士兵飞快地跑到赵启明面前报告:“团长,柳河镇方向发现鬼子援军,大约一个小队,乘坐摩托车和卡车,正在快速接近!”
赵启明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知道了。按预定计划,撤退!”
当鬼子援军气喘吁吁地赶到野狼峪,看到的只有同伴们遍布山谷、死状凄惨的尸体,以及被搜刮一空的武器装备时,带队的鬼子小队长脸色铁青,愤怒地抽出指挥刀,对着空无一人的山梁发出无能狂怒的咆哮。
而此刻,在返回乌鸦岭营地的山路上,108师的士兵们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自豪的笑容。他们不仅打赢了,而且赢得干净利落,自身伤亡极小。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回了作为军人的自信和尊严,知道了在小鬼子面前,他们不仅可以防御,更可以主动进攻,并且战而胜之!
消息很快传回营地。当林峰听到赵启明派人快马送回“伏击成功,歼敌三十余,缴获颇丰,我部伤亡轻微,正在撤回”的简短报告时,一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而又充满信心的笑容。
野狼峪这一仗,如同一声惊雷,不仅震撼了骄狂的中村一男,也彻底点燃了108师这把“炽刃”的锋芒与血性。主动出击的时代,就此开启。
(http://www.220book.com/book/WXD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