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机的热销让工厂的订单排到了三个月后。
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三班倒赶工,但依然供不应求。
这天早上,陈江河看着积压的订单发愁。
清悦,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沈清悦正在核对原材料库存,闻言抬起头。
我有个想法。
说说看。
我们可以把一些简单的工序外包给周边的小作坊。沈清悦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名单,这些作坊我都考察过,质量有保证。
陈江河仔细看着名单。
这能行吗?
沈清悦点头。
我算过了,外包成本比我们自己生产低,还能缓解产能压力。
她指着名单上的几家。
特别是这家红星作坊,老板以前是国营厂的老师傅,技术很好。
陈江河思考片刻。
那就试试。
红星作坊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工人,听说来意后很激动。
陈总,沈总,你们放心,我们一定把活干好。
沈清悦把图纸和要求详细讲解了一遍。
质量一定要保证,每批货我们都会抽检。
没问题。老工人拍着胸脯,干不好不要钱。
外包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半个月后,第一批外包零件送到,质检全部合格。
陈江河很高兴。
清悦,你又立了一功。
沈清悦笑笑。
是大家共同努力。
她拿出新的财务报表。
外包后,我们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八,产能提高了百分之三十。
陈江河看着报表,若有所思。
也许我们可以把更多工序外包。
沈清悦摇头。
核心部件还是要自己生产。外包可以,但不能受制于人。
陈江河赞许地点头。
你说得对。
随着产能问题解决,收录机的销量节节攀升。
这天,省报的记者来厂里采访。
陈总,听说你们厂的收录机供不应求,有什么秘诀吗?
陈江河把沈清悦推到前面。
这是我们沈总,让她说吧。
沈清悦落落大方地接待记者。
我们的秘诀就是质量第一,顾客至上。
她带着记者参观生产线,详细介绍质量控制流程。
记者很感兴趣,拍了不少照片。
采访结束前,记者突然问。
沈总这么年轻就当上财务总监,有什么感想?
沈清悦看了陈江河一眼,微笑着说。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要肯学习,肯努力,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二天,省报刊登了采访报道,还配了沈清悦在车间指导工人的照片。
报纸送到厂里时,工人们都围过来看。
沈总上报纸了!
真厉害!
沈清悦被说得不好意思。
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陈江河把报纸仔细收好。
这张要珍藏起来。
中午吃饭时,老李端着饭盒坐到沈清悦旁边。
沈总,现在您可是名人了。
沈清悦连忙摆手。
李科长别取笑我了。
老李正色道。
我说真的。您给咱们厂争光了。
下午,沈清悦接到王会计的电话。
清悦,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了。
沈清悦不好意思地说。
王叔叔,您也看到了?
王会计很高兴。
看到你成长得这么快,我很欣慰。
他顿了顿。
不过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我知道。沈清悦认真地说。
挂断电话,沈清悦继续工作。
虽然上了报纸,但她知道,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下班前,陈江河来找她。
今晚早点回家,妈来了。
沈清悦惊喜地抬起头。
妈来了?怎么不早说?
想给你个惊喜。
回到家,沈母果然在厨房忙碌。
妈!沈清悦快步走过去。
沈母放下锅铲,拉着女儿的手上下打量。
报纸我看到了,我女儿真能干。
沈清悦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都是江河教得好。
陈江河在一旁笑。
是你自己争气。
晚饭时,沈母不停地给两人夹菜。
你们工作忙,要注意身体。
她看着女儿,眼中满是骄傲。
你爸看到报纸,高兴得不得了,说要装裱起来挂在家里。
沈清悦鼻子一酸。
妈,谢谢你们。
傻孩子。沈母摸摸她的头,你是我们的骄傲。
饭后,沈母拿出一个包裹。
这是你爸让我带来的。
沈清悦打开一看,是她最爱吃的家乡特产。
你爸说,让你别太累。
沈清悦红着眼圈点头。
晚上,沈母睡下后,沈清悦和陈江河在阳台上说话。
我想爸妈了。
陈江河搂住她的肩膀。
等忙过这阵,我陪你回家看看。
沈清悦靠在他肩上。
江河,我觉得自己真幸福。
陈江河轻轻吻了吻她的头发。
这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报纸的影响开始显现。
不少客户慕名而来,订单又增加了一批。
更让人惊喜的是,外贸公司的人也来了。
陈总,沈总,我们想代理你们的产品出口。
陈江河和沈清悦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喜。
出口?
对。外贸公司的经理说,东南亚市场对收录机需求很大,你们的产品质量好,有竞争力。
沈清悦立即拿出成本核算。
出口的话,价格可以再优惠一些,但要有最低订货量。
经理很满意。
沈总很专业。
送走外贸公司的人,陈江河难掩兴奋。
清悦,我们要走出国门了。
沈清悦也很高兴,但保持冷静。
出口的质量要求更高,我们要加强质检。
对。陈江河立即安排,从今天起,所有出口产品单独生产线,专人质检。
新的挑战开始了,但两人都充满信心。
晚上加班时,沈清悦在研究出口标准。
陈江河给她端来一杯热牛奶。
别太晚。
沈清悦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
江河,如果我们把产品卖到国外,是不是就能赚外汇了?
对。陈江河在她身边坐下,国家现在鼓励出口创汇。
他指着地图。
先从东南亚开始,以后还要卖到欧美去。
沈清悦被他的雄心感染。
一定会的。
她继续低头研究标准,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等等,国外的电压和国内不一样。
陈江河凑过来看。
真的。他立即拿起电话,通知技术科,马上研究适配不同电压的技术。
问题发现得及时,避免了大麻烦。
技术科长后怕地说。
多亏沈总细心,不然这批货出去就糟了。
沈清悦谦虚地笑笑。
应该的。
回家的路上,陈江河一首握着沈清悦的手。
今天又多亏了你。
沈清悦靠在他肩上。
我们是一个团队。
夜色中,两人的身影依偎在一起。
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携手同行,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WXE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