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饼的暖意仿佛还留在指尖,连着几日,云疏雪都能在波洛感受到一种不同以往的氛围。安室透依旧是那个温和专业的店员,但云疏雪敏锐地察觉到,他落在她身上的目光,似乎比以往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专注,那是一种超越了熟客关系的、带着探究与些许温和审视的视线。他依然会为她推荐合适的茶点,续杯时的手指稳定而干燥,只是偶尔,在她低头翻看速写本时,能感觉到那道目光的短暂停留。
这天下午,天气阴沉,浓厚的乌云预示着又一场秋雨。云疏雪坐在波洛的窗边,正在完成一幅米花町街景的速写。画面上,铅灰色的天空下,行人步履匆匆,街角的邮筒和路灯被她细致地描绘出来,带着一种风雨欲来的宁静。
“很有张力的画面。”安室透的声音在一旁响起,他刚为邻桌的客人送完餐,目光落在她的画纸上,“云小姐似乎很擅长捕捉特定时刻的氛围。”
云疏雪抬起头,对上他带着欣赏的眼眸。这不是客套的恭维,而是基于专业眼光的评价。她轻轻颔首:“只是想把看到的感觉画下来。”
安室透没有立刻离开,他看着她笔下的街道,忽然问道:“云小姐对米花町的建筑历史有兴趣吗?”
这个问题有些出乎意料。云疏雪放下笔,如实回答:“了解不多,但觉得它们很有特色。”
“有些老建筑背后确实藏着故事。”安室透的语气像是闲聊,紫灰色的眼睛却微微眯起,看向窗外逐渐密集的雨丝,“比如街角那家旧书店,据说战前就有了。还有斜对面的钟表行,老板是个很有故事的老人。”
他的话语平淡,但云疏雪的心弦却被轻轻拨动了一下。她想起冲矢昴纸条上提到的“以酒为代号的组织”,想起那枚纽扣,以及安室透不经意间流露的疲惫。他此刻的“闲聊”,是否另有所指?是在暗示米花町平静表面下的暗流,还是在……试探她是否注意到了什么?
她不动声色地回应:“是吗?听起来很有趣。”她没有追问,只是表现出适当的兴趣,将主导权留给他。
安室透看了她一眼,唇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弧度,似乎对她的反应并不意外,甚至有些满意。他话锋一转,语气轻松了些:“说起来,过两天附近的神社有秋日祭典,晚上会有屋台和灯笼,景致应该不错。云小姐如果有空,或许可以去写生,晚上的光影和白天很不同。”
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关于她爱好的建议,听起来合情合理。但在这个时机提出,由他提出,便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意味。是单纯的推荐,还是……某种形式的邀约?云疏雪感到自己的心跳稍稍加快了一些。她看着窗外越来越大的雨,又看向安室透。他站在那里,身形挺拔,眼神温和而坦荡,等待着她的回应。
雨点密集地敲打着玻璃窗,发出沙沙的声响。店内温暖的灯光,将他周身冷硬的气息柔化了几分。云疏雪沉默了几秒,并非犹豫,而是在品味这瞬间微妙的气氛。最终,她点了点头,声音平静却清晰:“好的,谢谢安室先生告知。我会考虑去看看。”
没有过分的热络,也没有羞涩的回避,只是一个得体的回应。安室透眼中的笑意似乎加深了些许,他微微颔首:“祭典的红茶羊羹很有名。”说完,他便转身回到吧台后,继续忙碌。
云疏雪重新拿起铅笔,却无法立刻投入绘画。笔尖在纸面上轻轻划过,勾勒出的不再是清晰的街景,而是一些流动的、模糊的线条,如同她此刻的心绪。她看向窗外被雨幕模糊的世界,神社秋日祭典的灯笼光影,似乎己经在她脑海中隐约浮现。而他最后那句关于红茶羊羹的话,更像是一个只有他们两人才懂的、关于她口味的小小默契。
雨没有停歇的迹象。当云疏雪结账离开时,安室透递给她一把素色的折叠伞。“雨一时半会儿不会停,带上吧,下次来再还给我就好。”他的动作和语气都极其自然,仿佛这只是店主对未带伞客人的寻常帮助。
云疏雪接过伞,轻声道谢。推开店门,风雨声立刻变得清晰。她撑开伞,走入雨幕。伞很大,足够遮风挡雨,伞骨结实,握在手中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她没有回头,但能感觉到身后玻璃窗内,那道目光一首追随着她,首到她的身影消失在街角。
回到公寓,她将伞小心地立在门边。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敲打着她的心扉。那场还未到来的祭典,因为一个男人的随口提及,仿佛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她不知道那是否会是一个转折,但她清楚地感觉到,某种无形的界限正在被雨水温柔地冲刷、渗透。
她翻开速写本,在新的一页上,画下了一把在雨中静静撑开的素色雨伞。这一次,她没有画伞下的身影,只画了伞面上滚落的雨珠,和远处朦胧的、预示着祭典到来的暖光。
一种无声的期待,如同这秋日的雨丝,悄无声息地浸润开来。
(第三十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XM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