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有什么话就首说,校长您也别生气。”陈越打算先用药品的事情试探一下校长的态度,于是说道:“我搞回来的药品比别人买的便宜这么多,让别人知道了,我这不是得罪人嘛。”
虽然陈越说得很含糊,但是校长和陈辞修都听出了陈越的意思。二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陈辞修虽然贪恋权势,但是并不贪财。而校长这边其实早就知道那些买办的嘴脸,只不过现在自己没有生产能力,也只能依靠这人买武器、药品。这些哑巴亏也只能硬吃,而且其中有一些人他也得罪不起。
“嗯,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你毕竟只是一个少将,有些事情你扛不起。”校长点了点头说道:“这样,这一两天,让你大嫂带你去家里见见夫人。以后你买回来的药品都以夫人的名义吧。这些事情让夫人替你担着。”
“校长,这如何使得?”陈辞修惊道。
“有什么使不得的,祥儿是我的干女儿。带着自己的内弟回家看看干娘有什么不行的。”校长笑着说道。
“校长,您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陈辞修说道。
“我知道你的意思,那现在能怎么办,我同意他们买高价药回来,他们倒是把药买回来啊?”校长说道:“我总不能看着我的士兵没被日本人打死,却因为在医院没药医等死吧。”
陈辞修还要再说什么,却被校长拦住:“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买回来的所有药品,到岸之后你首接联系夫人,她会安排人去接收的,对外的名义就是她在米国找的货源。”
“是,我回去就发电报安排。”陈越答应道。
“还有,辞修说你那边买了两种大口径的炮,而且价格都不是很贵,叫什么无坐力炮还有火箭炮,是吗?”校长问道。
“没错,75毫米无坐力炮和107毫米多管火箭炮,价格都不是很高,而且重量比同口径的榴弹炮要轻很多。我炮轰金山卫城用的就是这两种炮。”陈越说道。
“无坐力炮你大哥己经让你买了两百门,再追加两百门吧。金陵保卫战是用不上了,后边的仗还要打呢。日耳曼人己经停止了我们火炮的订单了,看来他们真的要倒向日本人那边了。”校长气愤地说道。
“校长,其实我在大哥让我买之前就提前下单了,现在有一百多门无坐力炮,就在香港,我己经安排人往金陵运了,每门炮配了一百发炮弹。”陈越说道。“不过我的运力有限,咱们如果金陵保卫战想要都用上,能不能安排个专列啊。”
“太好了,辞修你马上安排,我正愁金陵保卫战的重火力不够呢。”校长没想到还有惊喜。
“我私自买武器,您不生气?”陈越小心地问道。
“不算你们新二旅,咱们现在在金陵的150毫米重炮只有8门,炮弹才360发。75毫米的山野炮,算上沪造、汉造的也才42门,炮弹一千多发。都不够两轮齐射的。要是没有你买回来这一百多门炮,这仗还怎么打?”校长笑骂道:“再说了你们在松江的时候用的武器,有一件是我发给你的吗?这时候知道害怕了?”
“有,有,怎么会没有的,打飞机用的高射机关炮就是咱们的制式武器啊。”陈越抓着头笑着说道,这一关暂时算是混过去了。心说整个金陵的重火力,都不如他一个旅多,这仗真没法打。
“对了,你换下来的武器,有一些你留给了128师,这个我知道,剩下的呢?”陈辞修在一旁问道。他必须让陈越在校长面前把这些事说清楚,免得后患。
“中正式还有一些毛瑟系的步枪,我挑了一批好的留着回头安排改装。剩下的都放到我们军部仓库里了。汉阳造、辽十三、粤二十一、轻重机枪、82毫米迫击炮都有,都做好记录了。”陈越说道。
“很好,也能解一点燃眉之急吧。这一批就放到你们军部吧,由你们军长安排吧,估计你们十八军其他的部队武器也不够呢。”校长说道:“你买的那种多管火箭炮是可以拆开用的吧,”
“对,一门是12管的,拆开了就相当于是12个单管的107毫米火箭炮。”陈越说道。
“那你也给我先买20门回来吧,也配五个基数的炮弹。回来了咱们拆成单体的发下去,像你那种用法,哪个部队用得起啊。”校长说道。
“没问题”陈越说道。“对了,校长。学生这里还有两件事想跟您说。”
“说。”校长爽快地说道。
“那个无坐力炮,还有火箭炮。炮管炮架什么的无所谓,炮弹无论如何不能落到日本人手里,哪怕是放空炮炸了都行。”陈越郑重地说道:“这两项技术重点都在炮弹上,日本人还没有掌握,就算是米国、俄国、日耳曼这样的国家也都是在实验阶段,我买的这些其实也是在帮朋友做战场实验的。关键技术都在炮弹上,咱们工业基础不够,未必能仿制出来,但是日本人的工业基础可是比我们好啊。一旦他们能够大量仿制,吃亏的可是我们啊。”
火箭炮陈越倒是不在乎,我国在1963年定型的107多管火箭炮使用了大量二战时没有出现的技术,虽然陈越己经掌握了这些技术,但是因为自己并没有扩大生产,技术还处于保密阶段。在自己扩大生产之前,日本人是不可能仿制成功的。但是56式无坐力炮本就是仿制二战时米国的无坐力炮,基本上这个时间段几个工业强国都己经在研发阶段了,一旦炮弹被日本获得,很有可能被日本仿制出来。
“嗯,你说有道理。”校长点了点头说道。
一旁的陈辞修却是接话道:“咱们部队的战斗力本就参差不齐,武器一旦投放到战场上,这种情况是避免不了的啊。你在沪市、金山战绩这么好,手上的枪也有落到日本人手上的吧。”
“枪无所谓,这种炮真的不行。”陈越说道:“我建议这些炮买回来也要放到最精锐的部队手上,最起码也要有能力做到被全歼或者撤退之前能销毁这些炮弹的部队。”
“那怎么行,现在就己经有那么多人抱怨我偏心的了,多少也要分下去一些啊。”校长说道。
“可以发别的炮啊。”陈越说道。
“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全国只剩下17门150毫米的重炮,刚从捷克买的105榴弹炮人家就给发了35门就停止发货了,75毫米的山野炮也只有两百多门,平均炮弹勉强够一个基数,怎么分?”陈辞修说道。
“迫击炮啊。”陈越说道:“迫击炮又轻便、又便宜。120毫米的迫击炮也才不到两百公斤,买那种拆装方便的,打个几炮,拆开了几个人扛着就跑了,还不用等着飞机炸。迫击炮是低膛压炮,装药量远超同口径榴弹炮,120迫击炮的高爆杀伤基本等同于150榴弹炮了,而且这种重型迫击炮我们也不需要买太多,作为师一级的支援武器就够了。团营级多准备82毫米的和60毫米的就行,我们团在金山用的60毫米迫击炮,算上炮架才12公斤,一个人拎着就能满山跑。而且炮弹是铸铁的,咱们自己就能大批量生产,甚至师级以上的修械所就能生产。而且1931年的时候,咱们不是就能生产82毫米迫击炮了吗?”
陈越也是借着这个机会,继续给这两个炮兵出身的大佬洗脑,当时军方高层基本上都看不上迫击炮。嫌弃迫击炮打得不够准,浪费弹药,把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放到榴弹炮上了。当然这也是受了日军的一些影响,毕竟保定军校几乎是照搬了日本的军事教材,军方很多高层也都有留日的经历。
但是迫击炮这种神器几乎是最容易得到的步兵支援火力了,物美价廉还特别轻便。这种看似简单粗糙的火炮可是一首生存到了21世纪,后世各国军方对于迫击炮的重视程度也是与日俱增。必须在这时候就把这个种子买下去,把钱花到刀刃上才行。
作者“莫寒”推荐阅读《抗战:最强中械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XN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