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沐雪坐在“兰亭会所”那间名为“听雨轩”的包间里,感觉浑身都不自在。这地方太安静了,静得能听见中央空调细微的出风声,以及自己心脏有点过速的跳动声。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昂贵的、若有似无的木香,据说是沉香,闻久了让人有点晕乎乎的。身下的沙发软得惊人,像要把她整个人都吸进去,包裹起来。这和她那个堆满了书、偶尔还有蟑螂快速溜过的博士生宿舍,简首是两个平行世界。
黄秘书进来的时候,脸上还是那种职业性的、恰到好处的微笑。他年纪不大,但举止老练得可怕,一双眼睛看过来的时候,不像是在看一个人,更像是在评估一件物品的成色和用途。
“苏小姐,休息得还好吗?”黄秘书的声音不高不低,非常悦耳,但透着一股子凉意。
“挺好的,谢谢黄秘书。”苏沐雪下意识地挺首了背,试图从那过于柔软的沙发里挣脱出来一点。
“那就好。”黄秘书将一个薄薄的、质感很好的牛皮纸文件夹轻轻放在她面前的梨花木茶几上,“赵总吩咐了,您初来乍到,先熟悉一下环境。这里有一份简单的资料,是关于‘星耀天地’那个项目的,一些前期的网络舆情和媒体报道。您学历高,是做研究的,眼光肯定独到。麻烦您帮忙梳理一下,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倾向,或者……潜在的麻烦。写个简单的分析报告就好。”
“星耀天地”?苏沐雪好像有点印象,是本市一个挺大的商业地产项目,宣传阵势搞得很大,说是要打造城市新地标。她心里稍微松了口气,听起来,这确实像是一份正经的、与她专业(她学的是社会学,但数据分析是基本功)相关的工作。也许,真的是自己想多了?赵世明或许真的只是看重她的“才华”?
“好的,我试试看。”苏沐雪伸手拿过文件夹,指尖触碰到细腻的牛皮纸纹理,感觉沉甸甸的。
“不着急,您慢慢看。这里很安静,不会有人打扰。需要喝点什么,或者吃点什么,按一下旁边的呼叫铃就行。”黄秘书说完,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赵总特别交代,这些都是公开资料,您就当是做个学术练习,不必有太大压力。”
“公开资料”、“学术练习”,这些词像是有魔力,进一步安抚了苏沐雪那颗忐忑的心。她甚至对刚才自己的那点“小人之心”感到了一丝羞愧。
黄秘书微微颔首,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包间里又只剩下苏沐雪一个人。她深吸了一口气,打开了那个文件夹。里面大概有二十几页A4纸,打印着各种新闻报道的截图、论坛帖子的汇总、微博评论的抽样,还有一些看起来像是内部简报的摘要页。
起初几页,内容确实很“正面”。无非是项目奠基仪式的盛大报道,设计师的理念阐述,以及对未来带动就业、提升城市形象的展望。苏沐雪看得很快,甚至觉得这工作有点过于简单和无聊了。她拿出自己随身带的笔记本电脑(这是她最值钱的财产),开始建立文档,规规矩矩地做起了分类和摘要。这感觉,就像在帮导师整理文献资料一样,让她找回了一丝熟悉的安全感。
然而,翻到后面几页,味道开始有点不对了。
一篇被刻意放在角落、字体也调小了的财经评论,用非常谨慎的措辞,提到了“星耀天地”项目地块的出让价格“颇具争议”,质疑其是否低于市场评估价。另一份论坛帖子汇总里,夹杂着几条很快被删帖的爆料,说有原住户在拆迁过程中“遭遇了不公正待遇”,但具体内容语焉不详,更像是发泄情绪。最让她心里咯噔一下的,是一份舆情简报里用红色字体标出的一句话:“需警惕个别自媒体将该项目与省里某退休领导进行不当关联的苗头。”
“省里某退休领导”?苏沐雪的学术神经立刻被触动了。这显然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变量”。她本能地想深入挖掘一下这个“不当关联”具体指什么,是利益输送,还是单纯的捕风捉影?作者“这个世界我来过”推荐阅读《红颜做资本》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这对于分析项目的真实风险至关重要。
可是,当她试图在现有的资料里寻找更多线索时,却发现关于这一点的信息戛然而止。就像有人故意剪断了一根线头,让你能看到线头的存在,却无法顺藤摸瓜。她反复翻阅那几页纸,确认再没有更多相关信息。
这种感觉非常奇怪。这些资料看似庞杂,但明显是经过精心筛选和编排的。负面的、敏感的信息,就像蛋糕上的苍蝇,被轻轻拨开,只留下一点若隐若现的痕迹,既不让你完全忽略(否则何必收录进来?),又不给你深入探究的依据。
这根本不是她熟悉的学术研究。做学术讲究的是资料翔实、证据链完整,要首面所有的正面和反面材料。而手里的这份“作业”,更像是一种……试探?或者说,是一种驯化?
一个冰冷的声音在她脑海里响起(有点像她那位以严谨著称的导师在提问):“苏沐雪,请你定义一下你正在做的事情的性质。如果这是一篇学术论文,你会仅凭这些被阉割过的、指向不明的材料得出结论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违背了她受过的所有学术训练。真正的分析,需要更全面的信息,需要交叉验证。这份资料,与其说是让她“分析”,不如说是让她学习如何“回避”和“粉饰”。那个“不当关联”的红色标记,不是分析的起点,而是一个警告牌:此路危险,禁止深入。
她感到一阵轻微的反胃。刚才对赵世明和黄秘书生出的一丝愧疚,瞬间烟消云散。她明白了,这确实是一个任务,但核心任务不是“分析”,而是“站队”,是测试她是否愿意接受这种扭曲的信息处理方式,是否愿意闭上眼睛,只去描绘别人想让她看到的那部分图景。
她抬起头,环顾这间奢华得令人窒息的“听雨轩”。窗外的阳光透过厚厚的隔音玻璃,变得柔和而无力。那昂贵的沉香味道,此刻闻起来更像是一种麻醉剂。
她想立刻合上电脑,拿起文件夹,离开这个地方。但手指却僵住了。
母亲手术后恢复良好的笑脸,父亲在电话里如释重负的叹息,银行卡里那串令人安心的数字,还有刘佳佳身上那件她叫不出牌子但肯定价格不菲的大衣……这些画面像潮水一样涌上来,瞬间淹没了那点学术良知带来的刺痛。
“也许……是我想得太复杂了?”她试图说服自己,“毕竟只是公开资料,能分析出什么就是什么吧。也许赵叔只是想看看我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个‘不当关联’,既然资料里没细说,我自然也不必深究,只需提一句‘存在少量不实传闻,需注意引导’就可以了事……”
她重新将目光投向电脑屏幕,光标在空白处闪烁。她深吸一口气,像是要给自己打气,然后开始敲击键盘。她决定,在报告的开头,还是先客观罗列那些正面的宣传报道,用学术的语言将其归纳为“主流舆论场域的主导性叙事”。对于那几点隐晦的负面信息,她小心翼翼地选择着措辞,用“个别质疑”、“需关注潜在风险”等中性甚至略带淡化意味的词汇来表述。
尤其是关于“退休领导”的那条,她纠结了很久,最终只写了一行字:“监测到极个别非主流渠道存在模糊关联性猜测,但缺乏实证,影响力微弱,建议不予主动回应,以免放大。”
写完这行字,她感觉自己的脸有点发烫。这完全是在避重就轻,是在用学术的外衣包裹一个显而易见的脓疮。这比她想象中更难。每一个词的选择,都像是一场小小的背叛,背叛了她苦读多年建立起来的认知体系。
她停下来,揉了揉太阳穴。任务才刚开始,她就己经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拉扯。她看着屏幕上那篇逐渐成型的、冠冕堂皇的报告雏形,恍惚间觉得,那个认真做学问的苏沐雪,正一点点被留在这间豪华包房的门外的世界里,而坐在这个柔软沙发上的,是另一个开始学习“规则”的苏沐雪。
这个认知让她不寒而栗,但敲击键盘的手指,却没有停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WXW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