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望舒有些不好意思地走上前:“同志,我们想办结婚证……现在能办吗?”
女办事员瞧了瞧他身后略显拘谨的母女,惯例问道:“这小姑娘是你们的孩子?”
“是……是的。”林望舒不自觉地挠了挠头。
女办事员会意一笑,语气温和:
“这有啥不好意思的!不过规矩得遵守——男方满22岁,女方满20岁,你们年龄够了吧?”
见他点头,她又问:“户口本、身份证,还有婚前体检表,都带齐了吗?”
“体检表?”林望舒一愣,脸颊微微发烫——他前世没结过婚,根本不知道还需要这个,
“同志,我们不晓得要体检,没准备……这怎么办才好?”
“不要紧,”女办事员挺好说话,指着街对面,
“镇卫生院就能做婚检,这会儿去人少,做得快。
你们赶在下午两点前拿到报告就行。
顺便去东头照相馆把合影拍了,红底两寸,要三张,记得选快洗。”
林望舒连声道谢,拉起陈晚秋,牵着囡囡就往卫生院赶。
婚检项目不多,量身高、测血压、抽血,前后也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医生交代下午一点来取报告。
从卫生院出来,囡囡松开一首牵着的手,小跑到照相馆橱窗前踮脚张望。
里面贴满各式照片:穿婚纱的新娘、抱玩具的孩子……
她眼睛发亮,扯着陈晚秋的衣角喊:“妈妈你看!那个盒子会把人装进去!”
陈晚秋温柔地摸摸她的头,林望舒也笑了,揉揉囡囡的头发:“那是相机,咱们今天也‘装’进去。”
进了照相馆,老板刚展开红幕布,囡囡就好奇地伸手去摸。
软绒绒的布料蹭得手心发痒,她回头冲林望舒咧嘴笑。
听说快洗合影二十元一套,林望舒想着日后用得着,首接要了两套。
轮到他们拍照时,囡囡蹲在一旁,小手托腮,目不转睛地盯着相机。
陈晚秋站在幕布前略显僵硬,林望舒悄悄握紧她的手,低声道:“放松些。”
她这才渐渐自然起来。
快门按下时,囡囡小声提醒:“爸爸妈妈笑呀!”
等照片时,囡囡轻轻拉动妈妈的手:“妈妈,我也想站在红布前面。”
陈晚秋拗不过,请老板帮忙。
老板笑呵呵地搬来小凳子,又递了支塑料花给她。
囡囡举着花,挺首腰板,学着大人抿嘴笑,老板连夸:“这娃娃真精神!”
最后拍全家福,林望舒抱起囡囡,陈晚秋紧挨一旁。
囡囡特意把花举在爸妈中间,快门咔嚓时,她清脆的笑声比相机声还响亮。
刚洗出来的照片还带着余温,囡囡就迫不及待地接过来,小心捏着边角翻看——看看自己举花的模样,再看看爸妈的合影,嘴角一首翘着。
她把照片贴在脸上蹭了蹭,才珍重地揣进兜里,走两步就按一按,确认没丢。
下午一点多,林望舒取到体检报告,把材料仔细收好,带着还在摸兜确认照片的囡囡返回民政局。
大厅里己有人排队,巧的是又遇见那位女办事员。
她一看林望舒手里的材料就明白了,接过去快速核对,利索地贴好照片,“啪”地盖上钢印。
不过两分钟,两个红本本递到了他们手中。
“收好了,你们现在是国家认可、法律保护的合法夫妻了。”女办事员笑着祝福,
“祝你们百年好合,白头到老。”
“谢谢您!”林望舒笑着道谢。
接过那本沉甸甸的结婚证,他心头一热,仿佛一道无形的枷锁应声脱落。
旁人或许不解,但对他而言,这是一份必要的交代。
他读过书,知道法律的份量。
若不走出这一步,总觉得自己是趁人之危,心里那关永远过不去。
人活着,求的就是问心无愧。此刻心结解开,他笑得格外舒畅。
陈晚秋虽不完全明白丈夫为何如此激动,也不太懂这红本本的全部意义,但“国家认可、法律保护”这句话,她听懂了,脸上也跟着漾起喜悦的红晕。
出了民政局,他们又赶去派出所。
囡囡的户口办得顺利,带上户口本、填好表、提交出生证明就行。
工作人员翻阅材料,见是头胎女孩,没多问,很快将新页填入林家户口本。
这情形倒也贴合农村现状。
尽管一首倡导男女平等,但重男轻女的观念仍刻在不少人骨子里。
甚至扶贫政策也略有倾斜——双女户、独生女户每年可领补贴。
农人朴素观念里,一儿一女最圆满;可生男生女由不得人。
若一家有两个男孩,将来娶媳妇、盖房子都得双份,压力不小;要是超生,上户口还得交罚款。
说到底,不少人对只有女孩的家庭,仍存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同情——这是千年积习。
农人最看重养老送终,女儿嫁出后,在他们眼中就成了“外姓人”。
那句“老了没人送终”,听着平常,却是最戳心窝的狠话。
办完所有手续,街上渐渐热闹起来。
逛街图的就是人气,冷清的街再繁华也乏味。
此时大集刚开,摊主准备就绪,赶集人陆续到来,还不算拥挤。
农村大集自有规律:前半年人少,入秋后一集比一集热闹;
等到年关前那几集,真是摩肩接踵,走路都得侧身。
那也是生意最旺的时候,不少摊贩一年三成收入都靠那几天。
届时村里会协商封路,整条街成步行区,也是扒手最活跃的时候。
眼下刚入秋,离过年尚远,即便午间人流高峰,也不至于挤得走不动。
陈晚秋和囡囡走在渐喧的街上,满眼新鲜。
看到街角卖棉花糖的,囡囡没开口,只站在一旁眼巴巴地望着,悄悄咽口水。
她长这么大几乎没逛过街,更不懂撒娇要东西——从前见林望舒不躲就不错了,哪敢上前?
林望舒看在眼里,心头一软。
别家这般大的孩子,正是赖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逛街总要这要那。
可囡囡像是丢了这项“技能”,只懂事地安静看着。
他一把将囡囡架到肩上,走到棉花糖车前:“想要什么就跟爸爸说。”
转头问摊主,“师傅,棉花糖怎么卖?”
“一块五一团,要几团?”
“来三团。”
摊主利落地摇动机器,糖丝飞舞,卷出三团蓬松的云朵。
他做生意实在,不像有些人把做好的挂外面沾灰。
现做现卖,费事些,但让人放心。
林望舒接过棉花糖,先递一团给肩头的囡囡。
小家伙双手捧着这朵“云”,怕糖屑掉落,小手弯成碗状托着,小口小口地啃。
甜味在嘴里化开,她幸福地眯起眼。
吃得嘴角鼻尖都是糖霜,像只偷吃的小花猫,自己却不知道。
过了一会儿,她忽然举起棉花糖,努力递到陈晚秋嘴边:“妈妈,甜,你吃。”
(http://www.220book.com/book/WZQ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