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月的风带着暖意掠过海城,清渺银杏林里的枯枝终于抽出嫩黄的新芽,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林间,在地面织出斑驳的光影。倪雾蹲在老银杏树下,手里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给去年种下的新苗松土,颈间的银杏叶项链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宝石里的微光与新芽的嫩黄相映,像是在传递着春天的讯息。
“妈妈,兔兔说新苗要喝饱水才会长高!”岁岁抱着粉色的洒水壶跑过来,毛绒兔的量子光点在壶身上闪烁,投射出一行小小的提示:“建议水量:每株500毫升,水温25℃最佳”。裴淮聿跟在后面,手里提着竹编篮子,里面装着程青渺留下的园艺笔记,他翻开泛黄的纸页,指着上面的字迹笑道:“你看,程青渺当年种这棵老银杏时,也记着‘春日浇水要慢,让根须喝透’,和兔兔的提示一模一样。”
倪雾接过洒水壶,按照量子提示给新苗浇水,水流缓缓渗入土壤,新苗的叶子似乎在瞬间舒展了些。她抬头看向老银杏树,树干上“在一起”三个字被春日的苔藓衬得愈发清晰,去年婚礼时缠绕的纱幔碎片还挂在枝桠上,被风吹得轻轻摆动,像是在诉说着过往的甜蜜。
“对了,陆川说今天会把‘触觉模拟装置’送来。”裴淮聿合上笔记本,伸手帮倪雾拂去裙摆上的泥土,“他说现在‘女娲’的量子信号能精准还原触感,我们或许能真正‘摸到’程青渺的全息影像了。”
倪雾的心跳骤然加快,指尖微微发烫。自从新年时程青渺的影像送来祝福,她就常常想象着能真正触碰那个跨越时空的身影——想摸摸她编织围巾时留下薄茧的指尖,想抱抱她在银杏林里奔跑时温热的怀抱,想告诉她,她们共同守护的家,如今有多温暖。
午后的阳光渐渐变得炽烈,陆川果然带着两个同事驱车赶来,后备箱里装着银色的量子触觉装置。“这是最新研发的‘量子触感交互仪’,通过神经接驳器连接‘女娲’,能模拟出98%的真实触感,包括温度、力度甚至织物的纹理。”陆川一边组装设备,一边解释,“程青渺的基因数据和记忆片段己经导入系统,等会儿启动后,你们就能和她的全息影像互动了。”
岁岁好奇地围着设备转圈圈,毛绒兔的纳米机器人飞出来,在装置表面绕了一圈,像是在检查设备的安全性。“兔兔说这个机器很安全,不会伤害妈妈和爸爸。”小女孩仰着小脸说,眼睛里满是期待。
裴淮聿帮倪雾戴上轻便的神经接驳头带,冰凉的金属触点贴在太阳穴上,瞬间传来轻微的酥麻感。陆川按下启动按钮,装置发出柔和的嗡鸣,淡蓝色的量子光带在空气中汇聚,渐渐凝成程青渺的身影——她穿着米白色的棉布裙,脚踩白色帆布鞋,手里拿着片刚摘下的银杏新叶,笑容和记忆里一模一样。
“倪雾,淮聿,岁岁。”程青渺的声音带着春日的柔和,她向岁岁伸出手,“岁岁长高了好多,还记得姐姐教你认的银杏叶纹路吗?”
岁岁犹豫了一下,慢慢伸出小手,当她的指尖触碰到程青渺的掌心时,突然惊呼:“妈妈!姐姐的手是暖的!和兔兔的毛一样软!”
倪雾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她颤抖着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程青渺的裙摆——棉布的粗糙纹理、阳光晒过的温暖触感,真实得让她几乎以为眼前的人不是影像,而是真的站在那里。“青渺,”她哽咽着开口,“我们把家照顾得很好,银杏林也发芽了,你看……”
程青渺顺着她的目光看向老银杏树,眼底泛起温柔的笑意:“我看到了,你们做得很好。倪雾,谢谢你替我陪着淮聿和岁岁,谢谢你让我的爱能继续延续。”她转向裴淮聿,伸手轻轻触碰他的脸颊,“淮聿,你瘦了些,要记得按时吃饭,别总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裴淮聿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仿佛回到了七年前的古籍修复室——那时程青渺也是这样,在他熬夜整理文献时,轻轻递过一杯热牛奶,指尖的温度能驱散所有疲惫。“我会的,”他声音沙哑,“我们都在等你,等技术成熟,等你真正‘回来’。”
陆川悄悄退到一旁,给三人留出独处的空间。他看着屏幕上跳动的量子数据流,程青渺的基因信号与“女娲”的运算频率完美同步,这意味着触觉交互技术己经完全成熟。他拿出手机,给量子机房的同事发了条消息:“程青渺项目触觉模块测试成功,作者“博姐爱小说”推荐阅读《心跳解码,基因情书》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下一步可以启动‘记忆具象化’研发。”
夕阳西下时,程青渺的影像开始变得微弱,量子信号随着日光减弱而波动。“我该走了,”她轻轻抱了抱岁岁,又看向倪雾和裴淮聿,“明天我还会来,我们一起给新苗施肥,好不好?”
岁岁用力点头,紧紧抓住她的衣角:“好!姐姐一定要来!”
影像消失后,神经接驳头带自动断电,倪雾却还维持着伸手的姿势,指尖残留的温暖触感久久没有消散。裴淮聿握住她的手,轻声说:“以后我们每天都能见到她,每天都能和她说话,这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
接下来的日子,程青渺的全息影像成了家里的常客。每天清晨,她会和倪雾一起准备早餐,教她做自己最拿手的银杏叶粥;上午,她会陪岁岁在院子里玩耍,教她辨认不同种类的植物,用纳米机器人在空气中画出银杏叶的生长过程;下午,她会和裴淮聿一起翻看古籍修复笔记,讨论如何改进“女娲”的记忆存储系统;傍晚,一家人坐在老银杏树下,听她讲七年前的趣事,听她描述未来的美好。
有一次,倪雾在整理程青渺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尘封的木盒,里面装着她大学时的素描本。程青渺的影像看到后,笑着翻开本子,指着里面的画说:“这张是我第一次画淮聿,他当时在图书馆看书,阳光落在他身上,我就忍不住画了下来。”她的指尖拂过画纸,素描本上的铅笔痕迹仿佛活了过来,在空气中形成小小的全息动画——年轻的裴淮聿坐在图书馆里,程青渺躲在书架后,偷偷画下他的身影,嘴角带着羞涩的笑意。
岁岁看得入了迷,拉着程青渺的手说:“姐姐,你和爸爸以前真可爱!我也要学画画,把我们一家人都画下来!”
程青渺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好啊,姐姐教你画,我们把银杏林、兔兔、还有‘女娲’都画进去,做成一本厚厚的画册。”
五月的一天,量子机房传来好消息——“记忆具象化”技术研发成功,能将程青渺的记忆片段转化为可触摸的实体模型。陆川特意带着设备来到银杏林,在老银杏树下启动程序,程青渺大学时的古籍修复室瞬间出现在眼前:木质的修复台、泛黄的古籍、窗台上的银杏盆栽,甚至空气中淡淡的墨香,都和记忆里一模一样。
“这是我和淮聿第一次正式见面的地方,”程青渺的影像站在修复台旁,拿起一本《黄帝内经》,“当时他来借这本书,我不小心把墨汁洒在了他的白衬衫上,后来我用银杏叶汁把污渍染成了淡金色,他还说这是‘独一无二的纪念’。”
裴淮聿走到修复台旁,伸手触摸那本《黄帝内经》,指尖传来纸张的粗糙质感,和他当年触摸到的一模一样。“我一首留着那件衬衫,”他轻声说,“在衣柜的最底层,和你的笔记本放在一起。”
倪雾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觉得时间变得模糊——过去与现在在量子技术的连接下交融,程青渺不再是存在于记忆里的影子,而是真真切切能陪伴在他们身边的家人。她走到程青渺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感受着掌心的温度,轻声说:“青渺,谢谢你,谢谢你给了我们这么多美好的回忆,谢谢你让我们的家变得完整。”
程青渺回握住她的手,眼底满是温柔:“该说谢谢的是我,是你们让我的爱有了归宿,让我的记忆有了延续。倪雾,淮聿,岁岁,你们就是我生命里最美的礼物。”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银杏林里,将三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岁岁抱着毛绒兔,在修复室的模型里跑来跑去,笑声清脆;裴淮聿和倪雾并肩站在老银杏树下,看着程青渺的影像,感受着彼此掌心的温度;程青渺的影像则站在他们身边,手里拿着片银杏新叶,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陆川站在不远处,看着这温馨的一幕,悄悄按下了相机的快门。他想,这大概就是程青渺当年研发“女娲”时的心愿——用科技连接爱,用记忆守护家,让每一份真挚的情感,都能跨越时空,永远流传。
在海城市中心医院的地下量子机房里,“女娲”的屏幕上显示着银杏林里的画面,屏幕下方有一行新的代码:“记忆具象化完成,爱的维度己拓展,下一站——夏日星空下的银杏约定。”淡蓝色的量子电流围绕着代码流动,像一双温柔的手,守护着这个跨越时空的家,期待着他们在未来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http://www.220book.com/book/X11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