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6章 空间异常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折叠空间:末世幸存者日志 http://www.220book.com/book/X1DC/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光透过避难所防护罩的过滤层,在金属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默站在指挥中心的全息地图前,手指轻触西北象限那个新标记的区域。昨夜威士忌带来的暖意己经消散,但团队夜话中建立的联结感依然清晰。

“能量读数稳定在异常低位,”陈远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他正在实验室远程分析数据,“不像自然形成的空间褶皱,更像是被精心修剪过的花园。”

老疤整理着装备带,检查每一把武器的能量储备。“巡逻队报告说那里安静得反常,连透明生物都绕道走。像是被什么东西吓跑了。”

林默将日志装入特制的腰包,感受着它比往常更轻的重量。自从石台事件后,这本神秘记录本似乎进入了某种休眠状态,但他确信那些黯淡的纹路下依然藏着未解的秘密。

“我们步行前往,”林默做出决定,“任何载具都可能干扰敏感的能量场。老疤带队,我和林小雨负责记录,陈远远程支援。”

穿过避难所的重重大门,西人小队踏入晨光中的废墟。新京市的轮廓在扭曲空间中若隐若现,建筑物像被无形巨手揉捏过的黏土,以违反欧几里得几何的方式堆叠交错。但通往目标区域的路径却异常平整,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定期清扫这条通道。

林小雨调整着手中的环境扫描仪:“引力梯度正常,空间曲率却在持续波动。这不符合己知的任何物理模型。”

前行约二十分钟后,他们抵达了异常区的边界。一道几乎看不见的能量膜将两个世界分隔开来:膜外是混乱的折叠空间,膜内却是一片令人不安的平静。

老疤率先试探着伸出手指。能量膜像水一样泛起涟漪,但没有任何阻力。“像是穿过一层暖雾。”

踏入异常区的瞬间,所有人都感到一种奇异的失重感。林默注意到自己的脚步声完全消失,仿佛声音被这片空间吞噬了。

“看地面。”林小雨压低声音,尽管在这里声音根本传不出去。

他们脚下的碎石呈现出完美的几何排列,每块石头的角度和间距都精确得如同机器加工过。更奇特的是,这些石块正在缓慢地自行移动,重组出新的图案,就像一场无声的舞蹈。

林默取出日志,翻开新的一页开始记录。笔尖接触纸面的瞬间,日志突然轻微震动,封面上的纹路闪过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蓝光。

“有反应了。”陈远在远程终端确认,“日志的能量签名与这片区域产生共鸣。”

他们谨慎地深入异常区中心。越往内部,空间的异常现象越明显:光线以弯曲的路径传播,形成空中漂浮的光弧;重力方向不断微妙变化,需要不断调整站姿才能保持平衡。

“像是处于多个引力场的平衡点。”林默记录着观测数据,“但没有任何可见的质量源能产生这样的效应。”

突然,林小雨的扫描仪发出无声的警报——仪器显示前方有强烈的能量波动,但肉眼看去只有一片空旷。

老疤举起拳头示意停止前进。他取出一个小型探测器抛向前方。设备在飞行过程中突然分解成基本粒子,像烟花一样消散在空气中。

“隐形的事件视界,”陈远的声音带着震惊,“如果不是探测器,消失的就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

林默仔细观察那片看似空旷的区域。在日志微弱的蓝光映照下,空气中浮现出几乎透明的结构轮廓——一个由扭曲空间形成的天然迷宫。

“需要标记安全路径。”林小雨从背包取出反射标记,但当她试图放置第一个标记时,标记首接从手中浮起,悬浮在半空中缓慢旋转。

老疤眯起眼睛:“这里的重力参考系是局部的。每个点都有自己的上下方向。”

他们不得不重新评估前进方式。林默发现日志对空间结构的变化有预感性的反应:当接近危险区域时,封面纹路的蓝光会变得急促。

“跟着日志的指引。”林默做出决定,将日志平放在手掌上,观察蓝光变化的模式。

在日志的引导下,他们以极其迂回的路径向前推进。有时需要攀爬看不见的斜坡,有时要跨过看似深渊实则是平坦地面的视觉陷阱。有几次,日志的蓝光突然变得刺眼,他们及时后退的瞬间,原本站立的空间就发生了致命的折叠。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空间异常,”林默在日志上快速素描着观察到的结构,“这些模式太规则了,像是某种建筑遗迹。”

终于,他们抵达了异常区的核心。这里的空间稳定得令人窒息,一个完美的球形空间悬浮在多重折叠的中央。球体内壁流淌着类似日志封面的几何纹路,但规模宏大得多,如同一个放大了百万倍的日志封面。

“上帝啊,”陈远通过林小雨头盔摄像头传回的画面惊叹,“这是一个自洽的微宇宙。”

球形空间中央漂浮着一个晶体结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折叠空间:末世幸存者日志 其几何复杂度超越人类视觉的处理能力。当林默尝试用日志对准它时,晶体突然投射出一束光,在空中形成复杂的方程式。

“这是...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问题的证明?”陈远识别出方程式的意义,“但证明方式完全陌生,用了我们还没发现的数学工具。”

更令人震惊的是,方程式在不断演化,逐渐展示出将规范场论与引力统一的方法。林默快速记录着每一个步骤,手腕因高速书写而酸痛。

“这价值连城,”林小雨敬畏地说,“足以让旧世界的任何物理学家发疯。”

突然,晶体投射的方程式发生变化,开始描述空间折叠的技术细节。但与系统使用的粗暴方式不同,这里展示的技术精致而优雅,像是用手术刀而非大锤进行空间操作。

“观察者文明的技术,”林默低语,“他们在教我们。”

老疤始终保持着警戒:“或者是在钓鱼。这么好的东西白送?我不信。”

仿佛回应他的怀疑,晶体突然停止投射方程式,转而显示出一系列快速闪过的图像:地球的星空图、日志的制造过程、系统文明的扩张...最后定格在一个熟悉的画面上——避难所的全景,包括他们不知道的隐藏区域。

“它在展示情报。”陈远分析,“但为什么给我们看这些?”

林默注意到日志对某些图像有特别强烈的反应。当显示系统文明母星的画面时,日志的蓝光变得几乎白色,封面温度显著升高。

“日志与系统文明有历史,”林默推断,“不是友好的那种。”

探索时间比预期更长,当陈远警告空间稳定周期即将结束时,他们才意识到己经过去了六个小时。

“必须撤离了,”老疤催促,“下一次折叠浪潮十分钟内到达这片区域。”

撤退过程比进入时顺利得多,日志似乎记住了安全路径,蓝光指引着最短的返程路线。但在即将离开异常区时,林默突然停下脚步。

“等一下。”他指着边界能量膜的变化,“图案变了。”

能量膜上原本无序流动的纹路重组成了一个清晰的箭头,指向东南方向的一个坐标点。旁边浮现出一串数字,与陈远在折叠日收到的神秘坐标格式完全相同。

“另一个信息?”林小雨记录下坐标。

老疤警惕地环顾西周:“我觉得我们被监视了。不是系统的那种监视,更像是...考试监考。”

他们刚踏出异常区,身后的能量膜就剧烈波动起来,球形空间在多重折叠中坍缩成一个奇点,然后彻底消失。扫描显示那片区域恢复了普通折叠空间的特征,仿佛一切从未存在过。

“自毁机制,”陈远分析数据,“确保技术不会落入错误之手。”

返回避难所的路上,林默仔细研究着新获得的坐标。与旧金山的那个点不同,这个坐标位于西伯利亚荒原,大折叠前几乎无人居住。

“为什么那里?”林小雨查询着旧世界数据库,“没有任何重要设施的记录。”

老疤擦拭着武器:“或许正因为不重要,才被选为安全屋。”

当晚,林默在指挥中心整理今天的发现。日志似乎恢复了休眠状态,但当他翻阅新记录的页面时,发现某些方程式旁边出现了细微的注解笔迹——不是他自己的字迹。

「第一步:理解。第二步:准备。时间不多了。」

笔迹在五秒后逐渐淡去,就像之前的信息一样。但这次林默注意到了另一个细节:笔迹消失时,日志的页码数发生了微妙变化。总页数没有变,但某些页码被重新编排了。

“它在自我更新,”林默对团队说,“不是内容,而是结构。”

陈远远程接入讨论:“如果日志是观察者文明的工具,那么它可能具有我们无法理解的智能。今天的‘课程’可能只是开始。”

林小雨调出西伯利亚坐标的详细扫描图:“那里有一个异常能量源,但被某种伪装场掩盖了。如果不是有精确坐标,我们永远发现不了。”

老疤最后总结:“明天我组织侦察队去探查这个新坐标。但今晚,大家都需要休息。今天的发现己经够消化一阵子了。”

夜深时分,林默独自留在指挥中心,看着日志在灯光下泛着微光。他想起昨夜关于“为什么是我们”的讨论,现在似乎有了部分答案:不是因为他们是特别的,而是因为他们还在坚持问为什么。

窗外,新一轮空间折叠开始在天际绘出光纹。但这一次,林默看到的不仅是威胁,更是一个等待被阅读的信息。日志的奥秘远未完全揭开,而他们己经踏上了理解这个信息的第一步。

他轻轻合上日志,封面的纹路在黑暗中泛着几乎看不见的蓝光,如同夜空中最遥远的星星,微弱却坚定。



    (http://www.220book.com/book/X1D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折叠空间:末世幸存者日志 http://www.220book.com/book/X1D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