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0章 废墟中的临时营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折叠空间:末世幸存者日志 http://www.220book.com/book/X1DC/ 章节无错乱精修!
 

纯白色的空间仿佛没有尽头,避难所在这片虚无中缓慢前行。陈远站在控制室前,手中的日志本持续散发着微弱的热量,如同一个活着的指南针,在无尽的白色中为他们指明方向。

“空间读数依然混乱,但有一种奇特的稳定性。”周雨报告着监测数据,“这里的物理法则似乎处于某种未定义状态,既不是我们熟悉的三维空间,也不是完全的高维领域。”

林默调整着导航系统:“日志本提供的坐标正在引导我们向某个边界移动。根据我的经验,系统的缓冲区不会无限延伸。”

几小时后,前方终于出现了变化。白色开始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扭曲景象——折叠城市的废墟。但与他们之前所见不同,这里的空间异常相对温和,建筑物虽然变形,但没有完全破碎。

“缓冲区边缘。”陈远判断道,“系统试图将我们重新纳入主测试区域。”

林默点头同意:“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建立临时营地。在系统完全修复漏洞前,我们可能只有有限的准备时间。”

避难所缓缓降落在一片相对平整的区域。这里曾经是一个城市公园,现在草坪和树木被扭曲成奇怪的几何形状,但地面基本完整。更幸运的是,附近有一栋半倾斜的办公楼,结构还算稳固,可以作为临时庇护所。

团队迅速展开行动。陈远和周雨负责勘测周边环境,林默则带领其他人建立基本生存设施。

“重力场在这里有周期性波动。”陈远用改装的空间测量仪记录数据,“每三小时会出现一次轻微的重力异常,持续时间约十二分钟。”

周雨检查着空气和质量读数:“空气质量可接受,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但检测到间歇性的时空涟漪,可能是系统正在修复漏洞的表现。”

他们小心地探索着周边区域。折叠城市的诡异景象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一辆公交车被压缩成只有几厘米厚却保持完整内部结构的二维物体;一棵树同时呈现春夏秋冬西种状态;甚至有一片区域的时间流速明显快于周围环境。

“这里的空间规则比我们之前经历的任何区域都要复杂。”陈远记录着观察结果,“但似乎有一种内在的逻辑。”

回到临时营地时,林默和其他人己经搭建起了基本的生活区。利用避难所携带的设备和废墟中搜集的材料,他们建立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庇护所。

“最重要的是水源和食物。”林默展示他们找到的资源,“公园的地下水管虽然扭曲,但仍有部分功能。我们还找到了一辆运送应急物资的卡车,里面的东西大部分还能用。”

陈远注意到林默的脸色比之前更加苍白:“你还好吗?”

林默勉强笑了笑:“多次循环的后遗症。每次系统重置,我的身体都会承受一定压力。不过暂时没有大碍。”

夜幕降临时,团队围坐在临时搭建的避难所内。外面的折叠城市在黑暗中显得更加诡异,几何纹路的天空发出幽光,偶尔有空间波动引起的闪光划过。

“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计划。”陈远打开日志本,上面己经浮现出新的信息,“系统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

周雨调出他们收集的数据:“根据监测,系统的自我修复进程正在加速。最多48小时,它就会完全修复我们利用的漏洞。”

林默补充道:“而且系统很可能会调整测试参数,防止类似的自主重置再次发生。”

陈远沉思片刻:“那么我们需要在这段时间内找到控制节点的确切位置,并制定接触策略。”

他转向林默:“你之前提到控制节点位于城市底部,有更具体的信息吗?”

林默调出他多次循环中收集的数据:“控制节点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它随着每次重置而变化,但总是与城市的基础结构相连。我怀疑它可能位于地铁系统的最深处,或者是某个地下综合体的核心。”

讨论被突然的空间波动打断。庇护所轻微摇晃,外面传来建筑材料扭曲的声音。

“重力异常提前了。”周雨查看监测设备,“而且强度超出了预期。”

陈远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系统可能在主动测试我们的适应能力。所有人采取抗重力姿势!”

团队成员迅速按照训练采取行动。重力场的变化使得一些未固定的物品漂浮起来,然后又以不同的方向坠落。这种混乱的重力环境持续了约十分钟,比之前监测到的时间要短,但强度更大。

当重力恢复正常后,庇护所内一片狼藉。幸运的是,没有人受伤,但一些重要设备受到了影响。

“系统在向我们发送信息。”林默冷静地分析,“它知道我们的位置,并且能够调整局部规则。”

陈远检查着受损的设备:“这也是一个机会。每次系统主动干预,都会暴露更多关于其运作方式的信息。”

他让周雨记录下重力异常的详细数据,同时自己在日志本上快速计算。“异常的模式不是随机的,”他很快得出结论,“它遵循一种复杂的数学序列,类似于量子引力理论中的某些公式。”

这一发现让团队感到既兴奋又忧虑。兴奋的是他们正在逐步理解系统的运作原理,忧虑的是系统展现出的能力远超他们最初的想象。

接下来的两天里,团队在临时营地中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生活节奏。白天,他们分头探索周边区域,寻找有用的资源和关于控制节点的线索;晚上,则聚在一起分析数据,讨论下一步计划。

陈远发现日志本对当地环境的变化异常敏感。每当有空间波动发生时,日志本上就会浮现出对应的符号和公式,似乎是在教他们如何理解和应对这些异常。

“它不仅仅是一本记录,”陈远在一次团队会议上分享他的发现,“更像是一个交互式学习工具,帮助我们理解这个折叠宇宙的规则。”

林默点头同意:“系统设计这个测试时,可能确实希望有些参与者能够逐步理解其本质,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

周雨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但如果系统的目的是筛选‘种子’,那么它希望找到什么样的人类?仅仅是能够适应高维现实的人吗?”

这个问题引发了深入讨论。团队分析了他们迄今为止的经历,试图推断系统的最终目的。

“适应能力肯定是重要标准,”陈远思考着,“但可能不是唯一标准。系统似乎也看重创造性和反抗精神——否则它不会对我们利用漏洞的行为如此关注。”

林默补充道:“在我的多次循环中,系统总是对那些试图理解其本质而非仅仅求生的个体特别关注。它似乎在寻找能够与它进行某种对话的存在。”

第三天清晨,监测设备发出了紧急警报。周雨叫醒了所有人:“系统修复进程加速了!剩余时间不足12小时。”

陈远立刻召集团队:“我们必须在系统完全恢复前找到控制节点的入口。林默,你之前提到地铁系统可能是关键?”

林默调出地图:“是的。城市的地铁网络在折叠事件中相对完整,而且深度足够。如果控制节点与基础结构相连,地铁隧道是最可能的通道。”

决定己下,团队迅速准备出发。他们带上必要的装备和物资,留下基本的防御系统保护临时营地。

“无论结果如何,”陈远在出发前对团队说,“我们己经证明了人类不是被动接受测试的棋子。我们能够理解,适应,甚至挑战这个系统。”

团队沿着扭曲的街道向最近的地铁站前进。折叠城市的景象在黎明的光线中显得更加超现实——破碎的摩天大楼与漂浮的街道碎片形成诡异的对比,几何纹路的天空开始发出晨光特有的色彩。

在地铁站入口处,陈远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眼他们建立的临时营地。那片区域在废墟中显得格外珍贵,不仅是他们在折叠世界中的一个小小避风港,也象征着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韧性和创造力。

“我们会回来的。”他轻声说,然后转身踏入黑暗的地铁隧道。

日志本在背包中发出温暖的脉冲,仿佛在认可他的决心。前方的道路充满未知,但陈远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经过这么多次循环,这么多挣扎,他终于不再是被动接受命运的幸存者,而是主动寻求答案的探索者。

隧道深处,黑暗如同实体般浓郁。但随着他们深入,墙壁上的几何纹路开始发出幽幽蓝光,指引着方向。这与他们之前在林默避难所见过的能量导引系统相似,但更加原始,更加古老。

“这些纹路不是系统创建的,”林默触摸着墙壁,感受着其纹理,“它们更加古老,可能是城市本身的基础结构。”

陈远点头,日志本上的符号与墙上的纹路产生共鸣:“也许系统不是创造了这个折叠宇宙,而是利用了己经存在的某种结构。”

这一发现可能改变他们对整个事件的理解。如果折叠空间不是系统创造的,而只是被它利用的现实现象,那么反抗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隧道在前方分叉,两条通道分别通向不同的方向。一条继续向下,深不见底;另一条则水平延伸,远处似乎有微弱的光亮。

“选择的时候到了。”周雨看着陈远和林默,“哪条路?”

陈远感受着日志本的引导,它明显倾向于向下的通道。但林默的经验告诉他,水平通道可能更安全。

就在他们犹豫时,隧道深处传来一声低沉的轰鸣。整个结构开始震动,仿佛有什么巨大的东西正在苏醒。

系统的最后修复进程己经开始了,而他们必须在这之前找到答案。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折叠空间:末世幸存者日志》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X1D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折叠空间:末世幸存者日志 http://www.220book.com/book/X1D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