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章 窃听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 http://www.220book.com/book/X1LS/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

自从小溪边那几枚杂乱的人类脚印,如同烧红的烙铁般深深烙在他的意识里后,凌云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破庙,这个曾经象征绝望的囚笼,此刻反而成了他唯一熟悉的、相对安全的堡垒。他不再轻易踏足远离庙门的区域,每一次外出取水或搜寻野菜,都变得如同侦察兵执行敌后任务般谨慎,速去速回,绝不逗留。

然而,龟缩带来的安全感是虚假的。生存的压力,像不断上涨的潮水,持续地拍打着这脆弱的壁垒。野菜日渐稀少,昆虫也非取之不竭,身体的虚弱和对盐分的渴望,如同两只无形的手,扼住他的喉咙,提醒他闭门造车只有死路一条。他必须获取信息,了解这个时代,了解周围的环境,了解……人。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语言。

这个认知,在他脑中清晰得如同手术刀下的解剖结构。空有领先数百年的知识,却无法与这个世界最基本的构成单元——人——进行交流,那他永远是个异类,是个哑巴、聋子,是游离于社会边缘的孤魂野鬼。无法获取信息,无法交易物资,甚至在遭遇他人时,连最基本的意图都无法表达,危险系数将成倍增加。

原主留下的记忆碎片,如同被飓风撕扯过的书页,零星、模糊,且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除了“饿”、“痛”、“冷”等几个最基本的生存词汇,以及“师傅”、“药”等与过往身份相关的词语外,几乎一无所有。这对于需要进行复杂交流的需求来说,简首是杯水车薪。

怎么办?像启蒙孩童一样,找人一个字一个字地学?在自身如此虚弱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这无异于自杀。将希望寄托于遇到一个耐心且善良的教书先生?这概率比他被雷劈中高不了多少。

他必须找到一个高效、隐蔽,且风险相对可控的方法。

最终,一个方案在他脑中成型——潜伏窃听。

这无疑是一次冒险。将自己暴露在可能有人经过的区域,本身就是风险。但相比于主动接触的不可预测性,窃听至少将主动权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可以选择时机、地点,可以在被发现前悄然遁走。

他开始了准备工作。首先,是勘察“教学地点”。他需要一条相对频繁有人走动,但又不能是交通要道的小径。太偏僻无人,失去了意义;太繁华热闹,暴露风险剧增。他凭借之前远行的记忆,选择了那条连接着荒村与未知方向、时有樵夫或零星农人经过的土路。

接着,是选择潜伏点。他需要一处既能清晰听到路上对话,又能完美隐藏身形的地方。他花了半天时间,在距离小径十几步远的一处茂密灌木丛后,找到了一个理想位置。这里地势略高,视野良好,可以观察到小径一段距离的情况,且灌木丛生,荆棘遍布,常人难以靠近,也提供了绝佳的掩护。

行动日开始。选择一个清晨,天色微明,路上行人可能较少。他仔细检查了左肩的包扎,确保不会因长时间压迫而破裂。然后将柴刀别在腰后,拄着拐杖,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破庙,如同一个潜入敌后的幽灵。

潜伏的过程,远比他想象的更加艰难和痛苦。

首先是生理上的折磨。他选择的姿势是半蹲半跪,利用灌木的根系和土坡作为支撑,尽量减少动作幅度。但这个姿势对于他虚弱的身体来说,无疑是酷刑。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受伤的左肩就开始传来阵阵酸麻和刺痛,仿佛有无数细针在扎。右腿因为承重而微微颤抖,脚下的土地冰冷潮湿,寒气顺着膝盖往上爬。更要命的是,秋日的蚊虫尚未完全绝迹,它们在灌木丛中嗡嗡作响,不时落在他的脸上、脖子上,叮咬出一个个红肿的包,奇痒难忍,他却不敢伸手拍打,只能强忍着,最多微微晃动头部驱赶。

其次是精神上的煎熬。等待是极其枯燥的。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数倍,每一分每一秒都缓慢得令人心焦。他必须保持绝对的专注和警惕,耳朵像雷达一样捕捉着远处的任何声响,眼睛透过枝叶的缝隙,死死盯住小径的方向。风吹草动,鸟雀惊飞,都会让他心跳加速,怀疑是否有人靠近。这种持续的高度紧张,极其消耗心力。

终于,在几乎要放弃的时候,远处传来了脚步声和若有若无的说话声。

凌云立刻屏住呼吸,将身体压得更低,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既兴奋又恐惧。

来的是两个扛着柴刀的樵夫,一边走一边大声交谈。他们的方言土语听起来晦涩难懂,语速又快,像连珠炮一样。凌云努力竖起耳朵,大部分内容如同天书,只能捕捉到一些零星的、重复出现的音节。

第一次“听课”,以失败告终。除了被叮了满身包和累得半死,他一无所获。

但他没有气馁。第二天,他再次前往。这次,他调整了策略。不再试图理解整个句子,而是专注于关键词和语境。

他运用起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当看到一个樵夫指着背上的柴火,大声对同伴说了一个词时,他紧紧盯住那捆柴火,反复默念那个发音,猜测其意为“柴”或“薪”。当另一个樵夫用袖子擦汗,抱怨地说出另一个词时,他结合动作和情景,猜测是“热”或“累”。

有时,他会遇到单个的行人,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或者自言自语。虽然信息量少,但发音相对清晰,更适合他模仿。

记忆与练习是另一个难关。没有纸笔,他只能依靠自己作为医生锻炼出的强大记忆力和专注力。每当听到一个可能的关键词,他就在心中反复默念,试图抓住其发音特点,并与猜测的含义强行绑定。回到破庙后,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他会压低声音,像个牙牙学语的孩童,甚至像个精神错乱的病人,对着墙壁或空气,一遍遍重复那些生硬的音节。

“柴……?”

“热……?”

“水……?”

“饼……?”

发音古怪,声调僵硬,连他自己听了都觉得滑稽可笑。挫败感如影随形。经常是今天记得清清楚楚,睡一觉起来就模糊了大半,或者将几个相似的音混淆在一起。有时,他会因为一个音总是发不准而烦躁得用拳头捶地,但发泄过后,又不得不重新开始。

进步是微乎其微的,慢得令人绝望。就像在坚硬的岩石上滴水,看不到任何明显的痕迹。但他知道,这是唯一的途径,他必须坚持下去。每一次成功的分辨和记忆,都是滴在岩石上的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持续不断,终能穿石。

转机发生在一个阳光不错的午后。他听到一个老农慢悠悠地走过,似乎在盘算着什么,嘴里念叨着:“……唉,这点黍米……也就换几个饼……盐又快没了……”

这一次,也许是老农语速较慢,也许是词汇重复,凌云清晰地捕捉到了几个音:“饼”、“换”、“盐”!

尤其是“饼”和“盐”,这是他极度渴望的物品!他心中狂喜,牢牢记住这几个发音。回到破庙后,他反复练习,甚至用木炭在相对光滑的墙壁上划下只有他自己能懂的符号来帮助记忆。

终于,在某天傍晚,当他能够磕磕绊绊地、带着奇怪口音地组合出“换……饼?”、“要……盐”这样的简单短句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涌上心头。这不仅仅是学会了几个词,而是意味着,他拥有了与这个世界进行最基础沟通的可能。

这微小的成功,如同在漫漫长夜中看到的第一颗星辰,虽然光芒微弱,却指明了方向。他知道,主动敲开这个陌生世界大门的时机,正在一点点接近。他不再只是一个被动承受命运的逃亡者,他开始拥有了那么一丝丝,掌控自己命运的筹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X1L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 http://www.220book.com/book/X1L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