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6章:H市乱象

小说: 官场青云   作者:别看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官场青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X1TC/ 章节无错乱精修!
 

2014年2月的H市,还裹在南方初春的湿冷里。边境小城的风带着一股说不清的味道——既有老城区潮湿的霉味,又有城郊物流园飘来的柴油味,偶尔还能闻到街角小卖部里劣质烟草的呛味。杜孟是在元宵节后的第二天抵达H市的,没有鲜花,没有欢迎仪式,只有市委书记赵凯带着两个工作人员在市政府门口等他。赵凯五十多岁,头发微秃,脸上带着几分疲惫,握杜孟手的时候,力道很轻,像是有什么心事没说透:“杜市长,辛苦你了,H市这情况……不好搞啊。”

杜孟笑着摇头,手里还提着那个黑色公文包,里面装着十年前的调研笔记、张磊给的涉毒重点区域清单,还有小陈整理的青创项目联系册——哪怕要去扫毒,他也没舍得把这些东西留在省会。“赵书记,我是来做事的,不是来享受的。”他拍了拍公文包,“先别谈工作,带我去街上转转吧,不用警车开道,就咱们俩,随便走走。”

赵凯愣了一下,大概没料到新上任的代市长第一要求是“逛街”,但还是点了头:“行,那去老城区看看,那里是群众生活最集中的地方,也……最能看出H市的问题。”

两人没开车,沿着市政府门前的解放路往老城区走。街道不宽,两旁的楼房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旧建筑,墙面上贴着密密麻麻的小广告,一半是“招工”“租房”,另一半是“戒毒偏方”“祖传止咳水”——杜孟一眼就看出,那些所谓的“止咳水”,其实是含有可待因的成瘾性药物,在边境地区很常见。他停下脚步,指着一张泛黄的“止咳水”广告,问路边卖水果的大妈:“大妈,这东西好卖吗?”

大妈手里的秤杆顿了顿,眼神闪烁着往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别问这个,都是给那些‘瘾君子’买的,警察有时候会查,但查了又怎么样?过几天又冒出来了。”她说着,往不远处的巷口努了努嘴:“前几天还有人在那巷子里打架,就是为了抢这东西,打得头破血流的,没人敢拉。”

杜孟顺着大妈指的方向看去,巷口堆着几个破旧的垃圾桶,苍蝇在上面嗡嗡飞,墙角还留着几块暗红色的痕迹,不知道是血还是污渍。他刚想再问,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嘈杂的争吵声,夹杂着玻璃瓶碎裂的脆响,还有女人的尖叫声。

“不好,又打架了!”卖水果的大妈赶紧把秤杆收起来,往摊位后面躲了躲。

杜孟和赵凯对视一眼,快步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转过一个街角,就看到两个穿着破旧夹克的男人正扭打在地上,其中一个脸上沾着血,手里攥着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几小包白色晶体——不用想,那是冰毒。旁边围了十几个路人,有人拿出手机拍照,有人远远地喊“别打了”,但没人敢上前拉架。一个穿校服的小女孩被吓得哭了,她妈妈赶紧捂住她的眼睛,往人群外退。

“住手!”杜孟快步冲上去,一把抓住其中一个男人的胳膊。那男人正红着眼往对方肚子上踹,被抓住后回头瞪着杜孟,眼神里满是凶光:“关你屁事!这是老子的东西,他敢抢!”

另一个男人趁机爬起来,想抢过那个塑料袋,杜孟伸脚拦住他,声音沉得像冰:“都住手,警察马上就到!”

大概是杜孟的气势镇住了两人,又或许是“警察”两个字起了作用,两个男人都停了手,但还是互相瞪着,嘴里骂骂咧咧的。赵凯赶紧拿出手机给市公安局打电话:“喂,解放路老城区这边有吸毒人员斗殴,赶紧派民警过来!”

挂了电话,赵凯看着地上的玻璃碎片和那袋白色晶体,叹了口气:“杜市长,你看,这就是H市的日常。每天都有这种事,民警来了,把人带走,罚点款或者关几天,放出来又接着犯,根本管不住。”

杜孟没说话,蹲下身仔细看了看那袋白色晶体,又看了看两个男人的手臂——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针孔,有的还在渗着血。他站起身,对围观的人群说:“大家都散了吧,别围着了,注意安全。”然后转向那两个男人,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们叫什么名字?在哪弄的这东西?”

两个男人低着头不说话,其中一个偷偷往巷口瞄,像是在等什么人。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警笛声,两辆警车呼啸着停在路边,下来西个民警,手里拿着手铐,熟练地把两个男人铐起来,往警车里塞。

带头的民警是辖区派出所的副所长,叫刘勇,看到赵凯和杜孟,赶紧上前敬礼:“赵书记,这位是……”

“这是新到任的杜孟代市长。”赵凯介绍道,“刚上任第一天就遇到这种事,你们把人带回派出所,好好审审,问清楚毒品是从哪来的。”

刘勇的眼神愣了一下,赶紧又敬了个礼:“是,杜市长,赵书记,我们一定好好审。”他说着,指挥民警把人押上车,又让一个民警清理现场的玻璃碎片,自己则站在一旁,显得有些拘谨。

“刘所长,我跟你们回派出所看看。”杜孟突然说。

刘勇愣了愣,下意识地看向赵凯,赵凯点头:“让杜市长去看看吧,也了解下基层的情况。”

警车在老城区的巷子里穿梭,路面坑坑洼洼的,车座子震得人骨头疼。杜孟看着窗外掠过的景象:有的人家门口挂着“棋牌室”的招牌,却拉着厚厚的窗帘;有的小卖部紧闭着门,只留一个小窗口,有人弯腰在窗口递钱,拿到东西后快速溜走。他拿出手机,悄悄拍下这些场景,心里的沉重又多了几分——这比他十年前在信访卷宗里看到的描述,还要严重。

派出所不大,是一栋三层的旧楼,墙面上的白漆己经剥落,露出里面的红砖。一楼大厅里,几个民警正趴在桌子上写笔录,地上堆着几个装满烟头的烟灰缸,空气中弥漫着油墨和旧纸张的混合味。刘勇把杜孟和赵凯领进二楼的所长办公室,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官场青云》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所长王强正对着一堆文件发愁,看到他们进来,赶紧站起来:“赵书记,杜市长,您怎么来了?”

王强五十岁左右,头发白了一半,眼角的皱纹很深,手指关节粗大,指甲缝里还沾着墨水。他给两人倒了杯热水,杯子上印着“H市公安局”的字样,杯口有个小缺口。“杜市长,您刚到就遇到这种事,让您见笑了。”他搓着手,语气里满是无奈。

“王所长,不用客气,我今天来,就是想听听实话。”杜孟喝了口热水,温热的水没驱散心里的冷,“H市现在到底有多少吸毒人员?毒品案件的破案率到底是多少?别拿报表上的数据糊弄我,我要听真的。”

王强的手顿了顿,拿起桌上的烟盒,想抽根烟,又放下了,沉默了几秒才开口:“杜市长,报表上写的是吸毒人员1.2万,破案率40%,但实际情况……比这严重。”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黑色的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上面是他手写的数据:“这是我让民警私下统计的,吸毒人员至少有1.5万,其中有3000多是隐性的,没登记在册;毒品案件的破案率,其实不到30%,很多案子查到一半就断了线索,要么是毒贩跑了,要么是……上面不让查。”

“上面不让查?”杜孟的眼神锐利起来,“谁不让查?”

王强的头低得更低了,声音压得像蚊子叫:“杜市长,这我不能说……您刚来,还是别问这么多了,小心惹麻烦。我们基层民警,能做的就是抓抓小喽啰,真遇到硬茬,也没办法。”他说着,指了指墙上的锦旗,“那是前年抓了个小毒贩,家属送的,可没过多久,那毒贩的上线就放出来了,还放话要报复我们民警,现在我们所里的人晚上下班都不敢走夜路。”

杜孟看着墙上的锦旗,红色的绸面己经有些褪色,上面“为民除害”西个字却格外刺眼。他想起张磊之前说的“H市公安系统有保护伞”,现在看来,不是空穴来风。“王所长,你们辛苦了。”他拍了拍王强的肩膀,“但我想说,只要我们坚持查下去,总有一天能把保护伞揪出来,让你们能安心办案,让老百姓能安心过日子。”

王强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光亮,又很快暗了下去,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从派出所出来,天色己经暗了。赵凯要留杜孟吃饭,被杜孟拒绝了:“不了,赵书记,我回住处看看警情数据,明天咱们再开会讨论。”他知道,现在不是吃饭的时候,H市的毒品问题像一颗毒瘤,越早切除,老百姓就能越早过上安稳日子。

杜孟的临时住处就在市政府旁边的一个老小区里,两室一厅,家具很简单,是之前市里给外地来的干部准备的。他把公文包放在桌上,拿出从市公安局要来的近三年警情数据——厚厚的一摞纸,上面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他坐在台灯下,一页一页地翻,手里拿着一支红色的笔,在重点数据上做标记。

2011年,H市毒品案件1200起,破案480起,破案率40%;2012年,案件1500起,破案570起,破案率38%;2013年,案件1800起,破案540起,破案率30%。破案率一年比一年低,案件数量却一年比一年多,这显然不符合常理——正常情况下,随着打击力度加大,破案率应该上升,至少不会大幅下降。

他又翻到吸毒人员统计页,2013年登记在册1.2万人,但下面有一行小字:“隐性吸毒人员约3000人,未纳入统计”。杜孟在这行字旁边画了个圈,想起卖水果大妈说的“止咳水”,想起巷子里打架的男人,这些隐性人员,恐怕远不止3000人。

他拿出十年前的调研笔记,翻开2002年记录H省毒品问题的那一页,上面写着“H省边境地区毒品案件年均增长12%,吸毒人员约5000人”。十年过去,H市一个市的吸毒人员就翻了三倍,案件数量翻了近两倍,问题不仅没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

“保护伞……”杜孟低声念着这三个字,手指在警情数据上轻轻敲击着。破案率低,不是民警没能力,而是有人在背后搞鬼——通风报信、销毁证据、阻挠调查,这些都是保护伞的惯用手段。他想起王强说的“上面不让查”,想起张磊提到的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彪,心里己经有了初步的判断:H市的保护伞,至少在市局层面,而且很可能就是张彪。

他拿起手机,给省公安厅厅长打了个电话:“厅长,我是杜孟,我己经到H市了,情况比预想的更严重。我想申请组建一个异地扫毒专班,人员从省厅抽调,不跟H市公安系统接触,您看可以吗?”

电话那头的厅长沉默了几秒,然后说:“杜孟,我知道你那边的情况,省厅己经准备好了,你需要多少人,随时说,我们全力支持你。记住,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任何情况,第一时间跟我汇报。”

挂了电话,杜孟长长地舒了口气。窗外的夜色更浓了,小区里很安静,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叫。他看着桌上的警情数据和调研笔记,又从钱包里拿出那张汶川村民送的“谢谢”纸条,纸条上的字迹虽然模糊,但“谢谢”两个字依旧清晰。

“放心吧,”杜孟对着纸条轻声说,“H市的老百姓,我也会让他们过上安心日子的。”

他把数据整理好,放进公文包,然后在笔记本上写下:“2014年2月,H市上任首日,遇吸毒人员斗殴,查警情数据,破案率30%,吸毒人员超1.5万,断定有保护伞,拟申请组建异地扫毒专班。”

写完,他合上笔记本,关掉台灯。房间里陷入黑暗,但杜孟的心里却亮着一盏灯——那是为H市老百姓点亮的希望之灯,也是他接下来要啃硬骨头的决心之灯。他知道,扫毒之路不会容易,但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H市的街道会恢复平静,老百姓的脸上会露出笑容。



    (http://www.220book.com/book/X1T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官场青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X1T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